APP下载

《中级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初探

2016-05-30周春才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周春才

摘 要:中级有机化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本文针对针对中级有机化学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中级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中图分类号:X7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105-01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学及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中,由于开课年级、篇章内容和结构及教学课时的限制,很难在知识体系的覆盖面与条理性及深度上达到平衡。为弥补这一不足,常在化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或研究生中开设《中级有机化学》这门课程。中级有机化学是一门论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整个有机化学及后续有机合成等课程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是在基础有机化学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不仅掌握其理论知识,同时能使学生学会理论结合实践,运用所学的机理及其他理论知识,从本质上分析有机合成问题,从微观的角度去解释实验中出现的宏观现象,从而提高高年级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将来的科研和工作,为以后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中级有机化学是基础有机化学的深化和提高,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基础有机化学课程中已经介绍了很多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所以中级有机化学这门课程重点介绍重点介绍基础有机化学未涉及的经典理论,例如周环反应,在基础有机化学中,我们仅略有涉及[4+2]环加成反应,但在中级有机化学的课程里,我们就要把周环反应分成三种类型:电环化反应,σ-迁移、环加成三种类型,这些反应是没有中间体产生的协同反应,仅在光或热条件下进行,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同时,让学生对分子轨道理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以及用分子轨道理论去解释电环化反应的条件(光或热)及产物。

介绍完中级有机化学教材中的机理和反应部分后,我们添加了复杂有机化合物的设计及合成路线讨论。学生们在学过了基础有机化后,实际上对有机合成及其应用了解不深。有机合成一般是运用有机化学的反应和理论,将简单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制备成较复杂的有机物的过程。随着有机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及新的有机试剂的产生,有机合成的发展将更迅速。有机合成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开展合成工作前,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这就是合成设计工作,它是有机合成设计的灵魂。有机合成设计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及科研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启示,重教学形式、轻思想内涵,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由于中级有机课程理论性强,且授课范围是多个专业,因此授课对象的学科背景以及他们的化学基础差异较大,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增加了教学难度。

第一,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上课时教师应避免保姆式、满堂灌的教学,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中级有机开设在本科的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学过基础有机化学,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比如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还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点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第二,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级有机化学的许多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例如立体化学部分,在基础有机化学课程中,教师用一些简单的模型来展示一些简单的化合物,但对于复杂的化合物,很难找到合适的模型。故可以制作动画来展示这一过程,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立体化学等内容。

第三,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机化学领域里的一些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等,这些都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入到课堂上,同时可以精心选择一些近年发表在国外顶级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及综述在课堂上讲解,这既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也能扩大学生科学的视野。

综上所述,在中级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单一、教条的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开发更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等.基础有机化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荣国斌,袁覆冰,王全瑞,等.高等有机化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陈乐培,董玉环,韩雪峰,等.中级有机化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孙宾宾.有机化学课程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15):298+300.

[5]韩宁娟,方欢乐,牛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244.

[6]牛亮峰,孙婷,李公春,鞠志宇,梁玮.网络环境下有机化学实验预习模式优化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06):161-163.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