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优化问题

2016-05-30谢杨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历史教学互联网+

谢杨

摘 要:“互联网+”是随着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形成新的经济形态,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对于历史教学来说,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

关键词:互联网+;历史教学;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091-01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随着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与多个产业相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形态。简单来说“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而本文主要是讲述“互联网+历史教学”有关问题,“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历史教学也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冲击,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一、“互联网+”对于历史教学的冲击

许多学生学习历史,只是因为它是应试教育所规定的必学科目,并没有对历史拥有足够的重视,这是对学习历史缺乏兴趣的根源所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在学生心目中是“冗长、无聊”的,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历史教学改革所关注的重点。学生缺乏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系,授课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差,只是一味的讲授课本上的东西,为了应试教学而教学,无法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的。尤其是在受众碎片化的现实情境中,学生更加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他们被娱乐、社交等消遣性的娱乐活动分散了太多的精力。而远程教学、网易课程等新型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师的作用,让学生更多地依赖于互联网去探索学习。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要利用的教学工具,否则历史教学将会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脱节。

二、“互联网+”为历史教学带来的便利

“互联网+”将传统线下教学转至线上,打破以往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线下教授讲解知识点,同时以线上教学为辅助,在线与学生沟通交流,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1.“互联网+”改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方式。“互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地广泛获取所需资源的教学工具,无论是校园网还是广域网,师生从中获取大量信息后,教学活动即可不再拘泥于课本上所有的知识。比如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一课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下搜集大量资料,并利用互联网制作新航路开辟的动态图,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2.“互联网+”有利于历史事件的直观呈现。从网络中获取的教育史片、图画都可以直接地呈现给学生。麦克卢汉曾将媒介分为热媒介、冷媒介,影片、图画都属于热媒介。热媒介可以清晰的直接的与受众进行互动,有利于受众对于媒介内容进行解构。同理,较之于冗长的文字,学生对于教育史片、图画等资料更容易记忆,更容易产生兴趣。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无论老师的讲述多么生动,都没有图片资料给学生带来的冲击大。

3.“互联网+”还会提供一种新的师生关系。互联网超越了时空界限,如果教师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的社交平台,则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的师生之间交流更加方便、便捷,有利于历史知识的交流、传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向老师询问问题,不会受到空间距离的限制。

三、“互联网+”优化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使我们享有了空前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历史网站,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从而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场变革,使历史课堂焕然一新。

1.全媒体教学。“互联网+”并不只是简单地将所用知识附加到微信、网页等多种终端上,而是要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革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网页将历史知识有条理地呈现在屏幕中,帮助学生理顺相关的琐碎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高三复习课时,历史教师可以将必修一到必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设计成网页,供学生查阅。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群效应,让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小平台,通过网络将整个班级的学生变成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

2.课上课下相结合。除了课堂上答疑解惑外,教师还应该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例如:利用QQ、微信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解答学生的问题;或者建立微信公共号,发布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还可以发布课堂作业、思考题。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完善配套教育措施。比如教师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秦始皇功过”问题,并留下时间让学生在微信公众号里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将课上所学知识与课下实践相结合。

3.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将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历史的作用,体现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以互联网作为公共舆论平台,让学生联系现实进行广泛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教师是教书育人者,而不是规范标准的制定者。教师应该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辨别能力时,要允许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模式。

4.利用“大数据”开发新型评价模式。以往的教学评价都是由学生或老师进行主观评价,而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新型的评价。老师的语调、用词、表情都可以进行数据化的记录,整合数据形成全方位的教学课堂评价,为老师改进教学课堂提供依据。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利用数据来进行分析,分析出学生知识扎实和知识混乱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填漏补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完善历史教学。

互联网时代正在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深深地融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在改变着现有的历史教学方式。每一位历史教师都面临着选择,要么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脱节者,要么成为互联网教育的佼佼者。随着Web3.0的时代的到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以积极的心态和全新的教学方式去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历史教学互联网+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