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德 执念如一的“中国通”
2016-05-30谢丹丹
谢丹丹
“大家好,我的中文名字叫‘曹思德,取自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的名字。”这个能说一长串连贯汉语的老外,经常向大家这样介绍自己。
他有时候还会特意突出,这个名字是他在北京买房时登记过的,以此和其他老外的中文名区别开来。
不过,他最近的开场白换成了“炫耀”自己的“绿卡”。就在几个月前,他成功拿到了被调侃为“史上最难绿卡”的中国“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从2004年至今,其发放量不超过一万人。曹思德把它打印出来,摆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和他同一时期获得绿卡的,还有效力于北京男篮的马布里。
31年前,31岁的曹思德加入总部设在美国的康明斯公司,被任命为国际业务发展经理,参与康明斯在中国首次试水许可证生产项目的前期规划。然而,谁能料想,这位项目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日后却在这家全球最大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的中国本土化进程中,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为会说中文,喜欢鲁迅,爱看《邓小平文集》,对中国古典音乐颇有研究等,曹思德被誉为康明斯的“中国通”。但事实上,作为康明斯在华业务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这样的盛赞背后,更多饱含的是对曹思德在康明斯本土化进程中所作贡献的肯定。
如果说,1990年代的中国区业务只是康明斯全球化布局中的一颗棋子,那么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康明斯最大的海外市场,地位举足轻重。
而实现这样的飞跃,作为目前康明斯中国及俄罗斯业务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思德是有力的推动者。
多元化就是“尊重不同”
1985年,曹思德成为第一批来到上海的外国人。那时候,在上海的外国人屈指可数,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学习。曹思德经常和那些外国人扎堆,调侃当地的文化。后来,他自己总结出一条生存之道: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如果能说当地语言就更好了。他经常跟人说,多元化就是尊重大家的不同。
事实上,曹思德早期对中国的认识,为日后康明斯本土化的一系列举措,奠定了重要的价值观基础。
在康明斯中国的北京办公室,一组工艺画被挂在会议室墙上。在《中外管理》采访开始之前,曹思德坚决要求摄影师将这面墙壁作为拍摄的背景。原来,这组画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
曹思德专门找来美国一位非常有名的当代画家,给了他一个命题作文:用康明斯公司的三种标志性颜色(红、蓝、白),创作一幅现代版“九龙壁”。初见此画,以为就是随意的泼墨。直到曹思德道出了这背后的来历,一群人纷纷转身,伸出自己的手去数,看着大家或是恍然大悟,或是纠结于是否真的有九条龙,曹思德暗自得意。
他对《中外管理》解释,九龙壁的寓意在于:基于多元化的团队合作是康明斯中国成功的法宝。虽然每条龙都显得形状各异,相互分离,但是这九条龙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一股合力。
“我们要尊重不同,享受多元化,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同,让一个公司变得更有价值。”曹思德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大声疾呼。
事实上他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作决策的习惯和其他高管不一样:不喜欢一人拍板,而总是将一群人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各抒己见。最后讨论出来的综合意见、集体决策,就是最终的决策。
俄罗斯市场的负责人对此也深有感触,他经常跟曹思德聊天:“你看,我跟你工作已经15年了,但是你从来不会告诉我,必须怎么做或者应该怎么做,很多情况下都是我们一起来作决策。”
在曹思德的观念里,多元化不仅仅是种族、国籍等看得见的多元化,更多是一些不可见的多元化,例如思想。
彻底“中国化”
当然,多元化的人群中间隐藏着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但外企在早期进入中国之初,尽管对中国市场的差异性有一定认知,却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将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等同来看。
那时候,很多外国公司把中国当作加工厂,仅仅在中国进行零件装配,而零部件仍然依靠进口。
曹思德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既然到中国来发展,为了降低成本,当然国产化越多越好。康明斯由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但曹思德丝毫不担心这些供应商将来会对康明斯造成威胁。在他眼里,只有一起成长,才能共同把蛋糕做大。
尽管曹思德的做法在当时已经领先很多,但康明斯在中国推行的国产化策略,仍然没过多久就遇到了新的麻烦。
2008年,康明斯中国的业绩出现明显下滑。曹思德发现,无论如何提高国产化率,康明斯发动机依然比其他品牌柴油机成本高20%左右,销量始终不上去。而那时候,外国公司的通常做法是: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会将欧美成熟的产品放在中国进行生产,再应用到中国市场。但是,这样的做法真的还能维持下去吗?
曹思德开始反思:单纯地让一个西方产品国产化,是否真的适合中国市场?如果设想一辆卡车只能使用三到四年,但是搭载的康明斯发动机的寿命却在十年以上,中国客户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发动机?
曹思德不是对事浅尝辄止的人,他把这样的疑虑和担忧,传递给了总部。在最终获得总部的支持后,曹思德带领中国团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启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项目,曹思德特意把这款产品命名为“ISG”,最后一个字母“G”是中文“革命”的首字母,意味着这将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
第二件事,就是在2010年,重新制定了康明斯本土化的战略,即“Fit For Market(”适合市场需求)。曹思德对此的解释是:给中国市场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产品的低端化,从成本控管开始,他给所有新设计的产品,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满足材料成本要求;第二,产品表现要比竞争对手好;第三,燃油效率比竞争对手好。
2014年,康明斯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ISG系列柴油机开始量产,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而这一年,康明斯在华销售额接近40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了12%。显然,新产品的上市功不可没。
曹思德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洞察力,也许可以从他的子女身上看到一些影子。他的儿子和女婿经营着一家啤酒工厂。虽然生产的啤酒种类不多,销量却十分惊人。他们生产的不是普通啤酒,而是具有独特口味的啤酒,例如:他们会把辣椒或者南瓜放到啤酒里,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对于已经受够百威啤酒的美国人来说,这种产品非常走俏。
和他们的父亲一样,他们很清楚这个市场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当好“瞭望哨”
尽管近些年康明斯的中国化取得了累累硕果,但事实上,曹思德对此并不十分满意。作为中国区的负责人,曹思德既是联系总部和中国地区的桥梁,更是康明斯洞察在中国的发展机会,发现危险的“瞭望哨”。
在曹思德的心目中,FFM策略原来可以被更早地制定出来。早在2006-2007年间,东风康明斯合资公司拓展市场时,就已经面临了很大挑战。曹思德早已想走适合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的路线,但是这一想法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反对者最大的疑问就是:既然美国或者欧洲已经有成熟的产品,为什么还要再开发新的产品供给中国市场呢?而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通常会耗费四到五年,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成本都不足以支持这样的决定。
可是,曹思德心里有一个算盘,如果不这样做,康明斯中国很可能没有未来。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就这个问题和总部进行反复沟通,但得到的回答总是:不行!直到2008年业绩数据出来以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中国市场确实应该被区别对待。
2006年,曹思德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市场与日俱增的研发需求。他向总部提议,要求在武汉设立康明斯在中国的第一个技术中心。这个提议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技术开发和设计在美国或者英国已有的研发中心就可以完成,在中国设立技术中心并不是急迫的事情。
最后,在曹思德的努力下,2006年康明斯在华第一家技术中心正式落户武汉。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决定。研发中心的先行到位成为康明斯在华业务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车用和工程机械用等全新的动力平台都是诞生于此。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8月,武汉研发中心迎来了十周年纪念日。如果有人现在去参观,就可以看到研发中心正在全速运转,现场看不到一个空置的实验台,一片生机勃勃。
站在桌子边缘的那个人
研发中心虽然最后被证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发展过程中,曹思德也随时作好了承担失败风险的准备。很多时候,为了赶上机遇,在为中国市场争取资源的时候,他不得不走一些险棋。
1998年,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引进天然气发动机,东风汽车负责客车制造任务。而当时,作为合作伙伴的东风汽车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康明斯。
曹思德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兴奋了起来。五十年大庆,举世瞩目,举国欢腾。这是一个将天然气发动机引入中国市场的绝好机会。并且,康明斯的天然气发动机最新产品也刚刚研制开发成功。但持保守态度的人会纠结于“是不是先应用在美国市场,刚开始应用在中国市场会不会存在一些后续问题”?
一项新技术的应用的确伴随着风险,但同时也是个巨大的机会。康明斯中国最终还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当时最新的天然气发动机提供给了客户。
但无论怎样,风险确实存在。如何保证300台发动机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康明斯为此做了缜密的工作。例如:为了防止传感器不稳定带来的故障,曹思德特意为每一台发动机另外多配备了两台传感器。同时,他组建了一支由六位技术娴熟的工程师组成的特别行动队,他们长期吃住在北京公交,做现场服务支持。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效果。庆祝活动结束后,300辆装有康明斯天然气发动机的客车无一台出现重大故障。
曹思德至今还记得,北京公交董事长郑树森找他来谈第二年合作的时候,还没有谈到具体的价格和商务条款,就首先夸奖起了特别行动队的优质服务。他还提到,当时恰逢一位工程师的妻子生产,那位工程师从医院回来后,又立刻回到北京公交做现场支持。
和北京公交的合作一直持续了下去。而他们对康明斯最大的褒扬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期间,运送观众和运动员的客车,没有发生一次故障或者停运事故。
曹思德提起这些服务,很为他们的团队自豪。有一次,他坐着车去奥运会现场观看比赛,车行驶到一排装有康明斯发动机的北京公交面前。他注意到,康明斯服务团队的两个工程师特别自豪地站在车前合影。隔着车窗的曹思德,内心一阵感动。这个瞬间他至今记得。
但这些宝贵的点滴记忆,却是曹思德“冒险”收获的。在他看来,冒险是企业家最根本的精神。如果一群人站在桌子上,曹思德一定是那个站在桌子边缘的人。“不要想着我一定要站到桌子中间才是最保险的,很多时候,我宁愿站在桌子边缘,虽然有20%的机会会掉下来,但仍然有80%的机会取得成功。”他十分自信地对《中外管理》说道。
风险和机会总是并存。如果没有当初曹思德的这步险棋,就不会有发动机业务在中国的快速推进,更不会收获那些令曹思德铭记在心的感动瞬间。但冒险并不是毫无依据和盲目的冒险,作好充分准备是前提。
信任是合作的基石
从曹思德身上,常常能感受到一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强大自信力。但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这种自信力逐渐发展为一种“他信力”,即信任他人。康明斯在中国取得成功,如果非要总结一个秘诀,那就是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不仅仅限于公司内部,也包括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的基石就是信任。
1980年代的中国,留给曹思德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人不可思议般的吃苦耐劳精神。1981年,他还在一家食品企业工作。当时企业引进了一条加工生产线,从国外来的工程师跟他说,预计工人需要两周的时间装配完这条生产线。但是到第二天早晨,工人就已经完成了。
对中国人的良好印象,开始在曹思德的脑海中日渐强化。他越来越坚信,中国当地的人才能力是非常强的。那时候,他就有一个基本信念:一定要信任和发展本地人。现在,康明斯中国团队的管理层有15人,其中14个都是中国人,还有一个是会说流利中文的外国人。
而信任也体现在合作伙伴之间。通常情况来说,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合资,谈判期限为两年。但是在与东风C系列合资进行小组会议的时候,曹思德和东风的合作伙伴只花了四个小时,就把合作谈成了。这是曹思德最喜欢和媒体宣讲的例子。
在东风和康明斯许可证和合资公司生产厂进行合并的时候,时任东风领导的苗圩特别强调:文化融合是两个企业合作成功的重中之重。怎么融合呢?当时,曹思德就提出建议:那好吧。我让东风的党委书记来担任合资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康明斯出一个人当副总经理。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
事实上,在1990年代,曹思德在说服美国总部考虑在中国寻找合资的时候,就凭借双方的信任解决了合资企业的控股问题。当时恰逢中国政府出台新规:外国公司不能持股超过一半。事实上,当时大部分外国企业都无法接受新规范,仍旧采用控股制。而对于康明斯来说,50%持股背后代表的是平等伙伴关系,更是康明斯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信任。
正是基于合作的互信,康明斯先后与东风汽车、福田汽车等多家中国企业建立对等合作关系,一直持续至今。显然,这同样离不开曹思德的积极推动。
中国“观察者”
2016年,是曹思德来到中国的第35年,也是他跨入甲子的第二个年头。如果不刻意提起他的年龄,没有人会将他和“衰老”或者“退休”联系起来,他看上去是那么精气神十足。前段时间,曹思德在澳大利亚不小心伤到了脚跟腱,造成断裂。他当时心想:完了,以后没法爬长城了。后来,通过每周五次有计划的运动健身,使他再次爬上了长城。
在《中外管理》采访中,曹思德讲着讲着,有时候会沉溺在过去的回忆中,尤其是那些令他感动和感慨万千的画面。
曹思德在中国的三十年里,中国社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回忆起改革开放初期,虽然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没有那么变通,但是中国人给他的印象却相当信守承诺,言出必行。1980年代,他和东风汽车谈合作的时候,只有把会议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双方签字确认才能踏实。很多时候,大家一定会按照说的去做。
而现在,随着商业大潮的发展,商业社会中的人才经过了大量的MBA训练,商业知识比以前更丰富了,但对基本商业准则的认识和理解,却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
但也有好的变化。例如他最深切的一个感受就是,康明斯的中方商业伙伴越来越具有战略性思维了。在过去的谈判和交往中,合作伙伴更多会说“我要某个产品或者某项技术”,都是从单一点出发。但是,现在他们学会了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从战略层面来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
这是过去。提及未来,这位满口“一带一路”、G20、《中国制造2025》的老外,自然也显得相当有发言权。譬如:在他看来,中国企业的未来应该会朝着两个新的方向发展:一是,中国企业对效率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中国政府倡导的供给侧改革,非常契合要点。不再是对过剩的产能、效率低下的企业进行补贴,而是通过市场的运营,促进效率的提升。二是,他认为中国企业对于环境的承诺,在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强。
就在最近的9月份,曹思德刚刚荣获了中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友谊奖”,这一奖项代表着外国专家对华贡献的最高荣誉。获奖之后,这位执念如一的“中国通”,将会继续爬长城、读报纸、大口吃新疆羊肉。当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继续学习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