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高校“四有”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途径分析
2016-05-30陈慧
陈慧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特殊性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师风乃教师的教学、学术作风也,是教师的思想文化素养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是教师的道德、才学、素养的集中反映。师德师风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同样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教育风气问题。师风是一个教师,乃至整个教育行业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范。师德是师风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师德作为土壤,就不会孕育出良好的师风;同时,师风又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师风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左右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是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师德师风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师德师风在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特殊性
高等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高校“三项使命”的完成在根本上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同时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高校教学过程是以高深、专门、实践性区别于其它教育类型。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专业性,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的学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学生思想具有自主性强的特点,高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相比相对要少,而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又有强烈的自主性。基于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口头的宣传或是某一次活动的展开,而更应该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的沟通当中,将师德、师风的建设常态化。
二、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体间性转向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一直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以往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途径主要从教师这一单一主体入手,基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理论而建构的,往往忽略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教师间的互助与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社会环境等其他主体性要素。随着国家、社会对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进一步加强、“三严三实”等理念的推进以及社会文化的多元与开放,原有强调单主体取向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主体间性理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主体性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性是在“主体-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等基本属性,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主体性是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是最能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我。因此,主体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二)主体间性
所谓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它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积极扬弃。基于主体间性的观点,主体、客体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而是向“主体-主体”或“主体-媒介-客体”的模式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主体和主体共同分享着经验,这是一切人们所说的“意义”的基础,由此形成了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主体之间在“对话”“交往”和“游戏”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冲突或达成某种共识与认同。在实践中,主体与主体共享社会生活、实践的经验,构成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某种共识与认同或是形成冲突,形成一种交流的平台,使得交往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得以确立。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动态、多元化的过程,随着社会、文化、信息的开放和多元化,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师德、师风建设已经不能再适应未来的发展,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强调高校师德、师风的发展与建设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
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是围绕着教学活动而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因为“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产生着不同形式和程度的互动,对于教师个体自身发展和师德、师风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培养,不应仅从教师个人的角度出发,而应融入多方主体的共同力量,共同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展。
(一)施教者主体
教师主体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在高校师德、师风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主体师德、师风的建设应该从强调教师自觉承担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严谨治学、精心教学、潜心钻研、严守学术道德等方面做起,并结合社会环境新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在新的时期,应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将争做“四有”好教师的四个目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当中。
(二)教师主体之间的互动
高校教师有着共同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宣传和交流平台,激励高校教师相互交流师德、师风学习体会。通过教师主体之间的互动,能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性,增强高校教师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教师主体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新时期国家对“四有”好老师建设目标的实现,通过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宣传师德、师风良好的“先进典型”,营造学校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通过教学比赛、观摩等形式,来促进教师之间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促进教师的学识方面的成长。
(三)社会、舆论主体与教师主体之间的互动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营造一个方向明确、气氛浓厚、声势浩大的舆论环境,以有效发挥宣传的积极作用,让全社会都关注甚至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来。社会、舆论环境对于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与监督与促进作用。
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价值引导作用,让社会认识到高校教师工作重要性,同时通过社会的力量,对于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发展与现状进行监督,同时,积极征求社会对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容的提议。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高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高校学生的独立性,很多高校教师上课即来下课便走,没有和学生深入交流和沟通的时间,而师德、师风建设的也往往脱离学生。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表现,如部分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沉迷、过多投入课外兼职工作而忽略专业学习等。因此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新问题和特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关注新时期,高校学生群体的普遍性问题和特点,在师德、师风建设内容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充分进行调研,及时补充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并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用日常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向往的热情,并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全方面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真正做到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来引领高校学生的发展。
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强调的是摒弃“主体-客体”关系中单一主体的自我中心范式,转向以“多主体、主体间互动”的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但更加强调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学习,强调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容与方式的与时俱进,与学生充分接触,了解在新的时期,如何给学生更好地做表率,在师德、师风的建设过程中,强调社会、舆论的主体性作用,为新时期高校“四有”好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起到监督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