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进民退”真伪之辩

2016-05-30丁永健王琨郝琦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丁永健 王琨 郝琦

摘 要:近年来,关于经济发展与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国进民退”之说,学者们可谓是百家争鸣,争论涉及是否发生了所有制结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然而这些都不是“国进民退”的根本问题。是否发生“国进民退”之争的根源在于对所有制结构调整目标与价值取向的分歧,本质上涉及到对所有制结构变动的福利评价,以及是否会在长期发展中产生路径依赖的判断。

关键词:“国进民退”;所有制结构;福利评价;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0-0011-04

金融危机后,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受到巨大冲击,例如2011年,浙江大量民营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纷纷破产,许多老板失联或者跑路。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凭借着政策和资源优势进入不同领域,大举兼并收购民营企业,不断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例如国有企业對航空业、石油行业、房地产行业等有着绝对的控制权;2009年,中粮集团收购了蒙牛20%股份进军牛奶业。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争利的局面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因此,“国进民退”这一现象成为近几年学术界与政商界争论的热点。

2012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民间投资增速规模远超国资》的文章,指出民间投资正面临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从近年来投资占比及增速看,“国进民退”缺乏数据支持,只是民间对一些偶然现象综合提炼出的一个“伪命题”。5月15日人民网刊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观点,同样认为“国进民退”是伪命题,国企民企完全可齐步并进。

那么“国进民退”到底存在与否,学界又对此进行了哪些讨论与研究,这些研究的重点与根源在何处,其未来发展又将如何,本文将在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寻找这些关于“国进民退”根本问题的研究脉络。并且,通过回顾现有文献对该现象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思考新的研究方向,为丰富现有研究奠定基础。

一、现阶段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主要观点

(一)是否存在“国进民退”的争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制结构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公有制所占比重减少,其他所有制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数目及实收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即所谓的“国退民进”。对于在2003年以后所产生的“国进民退”说法,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进民退”的现象不存在。马建堂[1]表示,统计数据不支持总体上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的观点。马骏[2]以数据表明“国退民进”是大趋势,国有企业在工业总资产中的比重从2004年50.9%下降到2008年的43.8%。不难发现,以上观点均是从整体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总体上“国进民退”之说不成立。

第二种观点认为存在整体性的“国进民退”。如张曙光[3]认为,“国进民退”是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国企的共同行动,几乎涉及到所有重要行业。韦森[4]也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的真正意义上的“国进民退”,主要发生三个方面:一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快速增加;二是政府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三是国有企业以及一些超大型国有控股集团凭借其垄断定价以及其他资源占有垄断地位快速地进行资本积累和自我扩张。单忠东等[5]通过统计数据证明,国有经济虽然在总量上有所减少,但影响力和控制力却有所增强。2008年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只有98家是私营及私营控股企业,排名靠前的企业均为大型国有企业;2009年,民营企业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增速却是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民营企业国内投资积极性下降。

第三种观点认为部分行业的确存在“国进民退”现象。保育钧[6]指出,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钢铁、航空、公路等国有经济占较大比重的行业,一些竞争性行业包括“食品业”和“轻纺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邓伟[7]通过对2003—2008年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了上述现象确实存在。他对比2003年与2008年国有经济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四个具有垄断色彩的行业中的比重后发现,2008年有明显提高。通过对比2007年与2008年的数据,邓伟发现“国进民退”已经蔓延到一些竞争性行业,如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通信设备、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2009年,“国进民退”现象在民航、钢铁、煤炭、高速公路等行业也表现明显。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学者承认“国进民退”现象在部分产业是存在的,但是对于“国进民退”是否已经蔓延到整个宏观经济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二)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虽然大多数学者的争论围绕着是否发生了“国进民退”,但一些学者侧重于研究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来揭示在哪些因素的驱动下,有可能发生“国进民退”。

第一类研究涉及所有制结构变动的数量考察。杨正东等[8]通过种群生态学的仿真实验分析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数量的动态变化关系,认为“国进民退”现象确实存在。他又分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的相对优势,发现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具有普适性,预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将长期共存并推进中国经济发展。

另一类则是对“国进民退”产生的原因研究,主要包括:第一,考虑体制因素对“国进民退”影响,探寻“国进民退”产生的原因。王曦等[9]指出,产权体制和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进程本身有助于减轻国有企业“过度资本积累”及“国退民进”现象。他将影响企业投资的体制演化和政府介入因素模型化为随机过程,建立了转型时期的投资行为理论模型,证明政府刺激产能的介入行为对投资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并将导致“国进民退”和投资的动荡。第二,考虑宏观层面,丁永健等[10]以1998—2008年的国有企业为样本,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证明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货币存量越多、出口增长率越高以及通货膨胀程度越高,国有工业比重下降速度越缓慢。第三,在微观层面,余菁[11]指出,由于商业银行的治理体制限制,银行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所差别,国有企业由于背靠政府这棵大树,其违约风险相对较低,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低于民营企业。商业银行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更愿意贷款给国有企业,而限制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

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目标与价值取向

上述学者围绕“国进民退”的争论,反映了他们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这一根本问题上的分歧。以卫兴华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对扩大国有经济规模持肯定态度,而其他学者则认为“国进民退”具有危害性。是否发生了“国进民退”这一分歧背后,双方争执的根本问题在于:是否应该扩大国有经济规模?

(一)认为应该扩大国有经济的规模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就应该做大做强,短时期内的“国进民退”是正常的,不值得小题大做。主要立场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强调了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重要作用。卫兴华[12]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联系与区别,他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公有制经济能够稳定我国执政基础,缩小收入差距,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周新城[13~14]认为,社会性质取决于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一切否定公有制、主张私有化的种种议论,其政治目的都是企图引导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因为抛弃了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二,丁冰[15]分析了国有企业本身存在的优势,强调“国进民退”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有利于对一些大型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他认為,“国进民退”现象是一种经济进步而非阻碍。他山西煤矿重组为例,指出面对山西大量小煤矿乱挖滥采、设备陈旧、管理落后、矿难频发以及经济危机冲击的现状,国家应当出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国企的优势在于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有可能获得更多利润。按宪法规定它属全民所有制企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只要国企能接受国家的监管,依法经营,并将利润合理上缴,都是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第三,在社会责任和作用方面,有学者主张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主要责任是提供公共物品、生产非盈利产品,而不应该追求利润。张宇[16]对此做出了回应,认为这种观点既混淆了国有企业与公共财政,又混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目标一般是多元化的,除利润外,还需要满足社会的公共利益,用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和有计划的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两级分化,保持政治的稳定。黄速建等[17]也持类似观点,指出国有企业除追求经济效率外,国有企业的目的是要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里实现国家、公众的大经济,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改变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等目标。

(二)认为不应扩大国有经济规模

天则经济研究所课题组[18]在分析国有企业的性质时指出,国有企业存在的条件,是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融资阶段和生产阶段不可分离,即融资者不能简单地购买产品,而是要购买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企业。这一形态只存在于两种情况下,一是由于生产过程的技术或管理信息有着某种特殊性,生产方实行纵向一体化;二是公共物品的采购方是唯一买家,该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强的资产专业用性。只要公共物品的融资和生产之间可以分离,就不需要建立国有企业。王新玲[19]认为,国有企业的适用范围很小,第一,非竞争行业;第二,某些特定的环境和状态下的垄断性行业;第三,一些准公共物品领域和新出现的领域。而当前的“国进民退”情况,说明国企又大举进入了竞争性的产业。郑永年[20]指出,“国进民退”的发生实质上是由于国有企业的边界扩大至竞争领域而造成的,而这种扩张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需要对国企边界进行限定,规定国有企业只能进入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并且在这些领域内,也应通过降低其他企业的准入门槛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应该在那些不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领域中给中小企业让渡出一定的空间,让这些民营企业能够得到生存和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的活力。

三、所有制结构变动的福利评价

上文对于是否鼓励国有经济规模扩张的争论,本质上涉及到对所有制结构变动的福利评价。学者们主要从国际竞争力、国内竞争两个视角展开讨论。

(一)国际竞争力视角

不少学者认为,国有企业能够代表中国立足世界,提高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2009年6月,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在与新华网友“面对面”,回应“国企垄断地位”这一问题时表示,“像石油,包括钢铁,中国的集中度不是高了,笔者认为,中国的集中度是低了。所以,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是不够的,现在更看得清。如果说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全球的竞争能力,中国的各行各业集中度还要提高。”)。因此,“国进民退”对国家整体发展是有利的。徐旭红[21]指出,中科院发布的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对11个大国的综合国力进行评估后认为,美国、日本和德国综合国力排名前三,中国位列第七,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金碚[22~23]评论了国有企业的终级意义,认为国有企业必然要承担国家和人民意志。国有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使整个国民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是使所有企业或者整个产业中的企业群体,具有更强大的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各个重要产业中,许多龙头企业和竞争力强的企业仍然是国有企业,对于提高我国工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竞争视角

高尚全[24]针对一些行业中出现的民营资本退出、国有资本进入问题指出,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关键不在于进和退,问题是有没有垄断、是不是有竞争、是不是有歧视。葛兆强[25]亦指出,从理论上讲,“国进民退”这种现象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如果这是市场导向、公平竞争的结果,那么无可非议;如果建立在制度歧视、资源错配的基础上,那么将会导致全体国民福利受损。针对这一问题,多位学者从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资源租金、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进行了证实。张曙光[26]指出,“国进民退”与资源要素租金密切相关。国企每年无偿占有的资源要素租金就达1万多亿元,再加上国有金融和政府支持,国有企业的强力扩张和“国进民退”的大规模进行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白重恩等[2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有经济比重与地方政府的保护程度正相关,而与地区专业化程度负相关。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税收收入而依赖于本地高税收行业,因此地方政府倾向于保护国有企业,私人企业的利润也因地方政府通过各种税收和收费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征收而被压缩。

以上研究均说明,国有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扩张打破了国内的竞争环境平衡,在夹缝中生存的民营企业与有着资金、要素、政策支持的国有企业抗衡,早已输在起跑线上。

四、所有制结构的长期影响——“国进民退”是否会产生路径依赖

關于“国进民退”所产生的影响,有学者认为,这一现象只是经济发展中的短暂变化,随着金融危机浪潮的退却也会自行消失,因此不必过多关注其发展与影响。另一部分学者则提出质疑,认为这一变化将会产生长期影响,一时的“国进民退”会演化成为发展的长期路径依赖,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产生严重影响。

林岳[28]认为,国有企业破坏了竞争的公平性,对我国仍在成长中的民营经济是极大的打击。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民营企业已经面临巨大的融资和市场压力,还要与权利分配极度不均的国有企业抗衡。“国进民退”概念一旦被强化,将会催生更多利益集团,演变成一场特殊利益集团侵吞国有资产的跑马圈地运动,从而严重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激发更大的社会矛盾。陈志武[29]指出,“国进民退”有五大后果:一是很难实现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减少对出口和投资依赖的愿望;二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三是不利于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四是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五是不利于促进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

在“国进民退”的长期影响和演化路径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尚不深入,多是提出一些定性的分析和个人观点。但同时,这也给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在对“国进民退”存在与否、利弊权衡、好坏评价等争论之余,可以针对这一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国进民退”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五、总结性评论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与评论,学术界和政商界对“国进民退”这一现象存在很大争议。学者们持有不同观点,实际上是涉及到不同阶层与集团的利益问题。无论主张“民进”,还是支持“国进”,都是规范经济学范畴下的问题探讨,意见分歧是正常现象,但在对表象的争论之余,尚有待于通过更深入的分析加以证实。本文认为,关于“国进民退”这一问题,未来研究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实证研究为所有制变动的原因与影响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未来的实证研究方向可以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使用多个指标对“国进民退”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国进民退”的衡量指标相对单一,未来可以考虑从投入、产出,特别是对市场的控制力、竞争力等各个角度,采用各种指标全面反映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二是挖掘所有制结构变动的特点与宏观环境、政策间的因果关系。以金融危机与宏观调控为背景,研究所有制结构与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如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外贸等)、财政政策变量(如财政政策手段、投入行业等)、货币政策变量(如采用货币政策不同方式的作用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三是对所有制结构变动的社会福利评价,如对增长、就业、收入差距等的影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有的一些研究通过与民营企业的比较得出国有企业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结论,但国有企业的这种优势到底源于其规模,还是源于所有制本身的优势,需要借助定量分析技术进行检验。

第二,所有制结构的长期演进机制与路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层面,基于新古典范式或均衡分析难以揭示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动态特征,动态和演化视角的研究十分必要。把所有制结构的变动看作一个由某种机制驱动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政府及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行为对所有制结构演进机制的冲击,分析其对所有制结构演进路径的影响,包括演进的现实约束、内在动力、核心机制和路径轨迹等,这些都是“国进民退”问题未来研究有价值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马建堂.中国经济不存在“国进民退”[N].证券日报,2009-11-25.

[2] 马骏.辩证看待“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J].当代经济,2010,(6):6-7.

[3] 张曙光.国进民退是一场危险的游戏[N].网易财经,2009-10-27.

[4] 韦森.什么是真正的国进民退[EB/OL]财经网,2010-02-09.

[5] 单忠东.“国进民退”再析[J].中国市场,2011,(7):4-7.

[6] 保育钧.国进民退现象令人担忧[N].长江商报,2009-08-04.

[7] 邓伟.“国进民退”的学术论争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0,(4):39-46.

[8] 杨正东.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数量演进[J].经济评论,2011,(4):96-103.

[9] 王曦,陆荣.体质演进、政府介入与投资膨胀: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转型期投资模型[J].世界经济,2010,(11):3-23.

[10] 丁永健,刘培阳.宏观经济波动对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影响——“国进民退”的回顾与前瞻[J].财经科学,2011,(1):58-65.

[11] 余菁.“国进民退”:实质、利弊与演化[J].学习与实践,2010,(1):17-21.

[12] 卫兴华.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5-13.

[13] 周新城.关于公有制为主体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35-42.

[14] 周新城.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报,2011,(2):105-110.

[15] 丁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当前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56-61.

[16] 张宇.当前关于国有经济的若干争议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0,(6):34-38.

[17] 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J].中国工业经济,2006,(2):68-76.

[18] 天则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R].2011-04-12.

[19] 王新玲.国进民退激荡中国经济[J].中国报道,2010,(1):36-37.

[20] 郑永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EB/OL].金融界,2011-06-02.

[21] 徐旭红.新国企:中国竞争力领航者[N].中国企业报,2010-03-04.

[22] 金碚.国有企业的终极意义[C]//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2009.

[23] 金碚.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增强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J].人民论坛,2000,(2):6-8.

[24] 高尚全.“国进民退”的问题不在进退[J].人民论坛,2010,(1):46-47.

[25] 葛兆强.“国进民退”的本质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J].中州学刊,2010,(1):43-47.

[26] 张曙光.试析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资源要素租金问题——兼论重建“全民所有制”[J].南方经济,2010,(1):3-14.

[27]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29-39.

[28] 林岳.为什么说“国进民退”会伤害中国经济[J].科技智囊,2009,(9):42-44.

[29] 陈志武.国进民退的五大后果[J].商务周刊,2009,(10).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