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兴趣引线,迸发智慧火花
2016-05-30张飞
张飞
目前高中语文教育所面临的瓶颈,需要通过“智趣”的教学模式来破解,在“乐教乐学”的良好氛围下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在此,笔者将择取三个角度浅析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智趣”元素。
一、通过诵读开发学生想象力
将“智趣”元素应用于朗诵,具体体现为使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波动,从而主动感受作品中寄托的思绪,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达到领会作品主旨的目的。
笔者曾经在高中叙事诗的教学中使用“角色扮演”的趣读方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根据座位划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分角色朗诵的形式,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如果课堂时间足够,可以挑选数个小组上台现场表演。扮演刘兰芝的学生要尝试融入封建时代女子受婆家与娘家所逼迫,无法与心爱之人相聚,最终以死明志的苦楚与坚决;而扮演焦仲卿的学生则需要体会焦仲卿在母亲与爱人之间的徘徊难定,最终选择追爱而去的毅然、决然。学生在朗诵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挖掘自身对诗文内容的想象力与情感表达的创造力,也容易从个人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对作品做出多样化的剖析,在欣赏朗诵表演与探讨角色理解的过程中,炒热课堂气氛,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同时,由于表演元素的融入,学生的兴趣更浓,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更利于学生开拓思维。
二、课堂导入新颖有趣
课堂导入可以说左右着学生对整节课的兴趣,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展现自身知识底蕴的一个窗口。只有采取新奇有趣的导入方法,调动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才能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将课堂效果与学习收益最大化。
如在讲解古典诗词时,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无法具体地靠近诗人的形象,无从触及作品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课堂导入阶段着手渗透“智趣”学习的元素,脱离简单枯燥的诗人生平简介,转而从作品的背景与诗歌内容入手。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诗人的生平趣事,在课上假借诗中“流觞曲水”之法,以音乐伴奏的形式让学生前后传递糖果或是其他物件,教师随机暂停曲目,此刻持有糖果的学生就要说出自己搜集的一件关于诗人的趣闻,在有限的游戏时间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诗人。而在讲授《琵琶行》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悠扬的琵琶曲或通过关键词联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逐渐引入课文内容。游戏与多媒体相互配合的方式能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学生天生的玩乐心性也让他们在接受这一模式的过程中更快地吸收课堂知识,而游戏特有的良性竞争也让学生能够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通过智取为自己或小组赢得高分。
三、 掌握提问艺术,锤炼缜密思维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师生间的沟通与配合十分关键。只有当教师的渊博与智慧同学生的求知与好奇在课堂上完美交织,才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紧追课堂内容深入思考文本主旨。而作为沟通交流的艺术,教师直击内心、充满智慧光芒的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做做“体操”,引导其能力成熟结果。
区别于普通的课堂问答,智趣提问还要考虑诸多课堂要素。如在学习小说作品时,为了剖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列出人物的性格与个性特征,然而此类枯燥的问题容易使学生缄默。笔者曾将鲁迅的《祝福》作为课题,解析祥林嫂形象时从他人的评价出发:“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询问学生对这一看法的意见。结果,学生对这种需要联想能力的提问表现出积极的反应,纷纷在文本中寻找能够作为依据的蛛丝马迹。结果发现在祥林嫂悲剧的一生中,所有的不幸都发生在以农历计月的春季里。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祥林嫂人物形象的理解,而且在解答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全班讨论、解决,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后的问题。只有学生脱离了单向获取知识的被动状态,学会主动地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才能够真正得到独属于自己的对作品的理解。
综上所述,当今教育改革稳步发展,语文教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畅想的知识乐园。在《学校没有分数行吗?》中,格鲁吉亚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坦言:“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使别人得到了快乐的时候,你才能体验到真正的为人之乐。”因此,现代语文教师应实现个人的自我解放,从自己从教的经验中挖掘教学方式革新的可能性,追随时代的脚步,将智趣教学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达成从“教学生”到让学生“主动学”的转变,在自身进步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乐学”的轻松氛围,达成教学相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