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6-05-30黄慧
黄慧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更要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多发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更能让传统文化的渗透更加自然,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教学内容得到升级,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传统文化观点,就能够分辨现代文化中的不良元素,让自己充满正能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背后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人文情怀的激发,促进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促进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间的传播。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接触生动且复杂的故事情节,学习优美的诗文。相比于生硬死板的教育,学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学习内容。高中语文课本蕴含的文化因素,都是正确的文化观点。这些传统文化观点对于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有利于个人文学素养的提高,更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头脑,让个人修养快速提升。
教育体制的快速改革,要求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让更多高中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从古诗文出发,渗透传统文化
说到高中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古诗文是最大的载体。古诗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古诗文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伦理与道德文化,更可以了解传统的建筑与民风民俗,了解古人的人生观,学习到高贵的精神品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乐于分析教学内容,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开发,引导学生去探究古诗文中的思想,促进学生丰富个人文化内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古诗文读者身份,让他们学会品味古诗中的语言,发现更多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在讲解《论语》的时候,学生可以接触到经典的儒家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让国家与个人开始关注儒家文化中的诸多观点,众多孔子学院的建立也证明了其文化主张的正确性。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去感受论语的正确性。像“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以引起许多学生的共鸣,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逼迫别人去做,自己有负面情绪,不要发泄到别人身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重点就是强调做人的准则,我们说话做事都要讲信用,否则,就不知道你这个人还能做什么了。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一为人观点出发,找到一定的反例或者正例,以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加强课堂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语文学科知识的传递,还要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个人修养水平的提高。在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能力与学习成绩,导致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被忽视,影响了学生个人精神水平的提高。要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要增加课堂教学活动的文化气息,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因素,让语文课堂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阵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发现更多的传统文化。
如在讲解《诗经》的时候,一些学生看到了古代坚定的爱情观,一些学生则体悟到了不畏艰难的精神。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分享传统文化学习成果,这有利于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再如讲解《史记》与司马迁时,我们注重的是司马迁的人格魅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最好的诠释。司马迁虽说是在赞扬飞将军李广,其实也是他自己人格的写照,那么,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三、丰富课外活动,传承传统文化
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活动的扩展与延伸。传统文化,需要学生去反复品味,去感受。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外诵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弘扬。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文化经典作品,扩展经典诗文的阅读,让学生将个人的实践行为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开展文化经典讲座,要求教师对语文教材涉及的文化要素有清晰的了解与分析。举办文化沙龙,定期组织经典作品的诵读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加强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不仅有利于教学环境的改善,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