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分的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
2016-05-30王银珠
王银珠
《记念刘和珍君》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的一篇文章,鲁迅的文章一向比较生涩难懂,这篇也不例外。笔者在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教该篇课文时,采取两种不同方法:一个班级课文由教师讲解作品内容、主题、手法,画出重点难点句子并讲解,让学生记忆;另一个班级则给出背景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学生自己复述理解到的内容、主题,并自行圈画句子,分析其手法,遇到问题时提问,教师帮助解决问题。不久,笔者就本文设置了两个难度相当、共6分的句子理解题分别在两个班级进行测试。结果出人意料,详细讲解过的班级全班得分率只有4.4分,另一个班级全班得分率为4.9分,看似0.5分的差距,却让人深思。
一、面面俱到,实际上是隔靴搔痒
0.5分的差距,让我反思:阅读教学要不要教?答案自然是要教的。那出现上述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有问题,还是学生学习有问题?我们先从教师教学层面来发现问题。阅读教学普遍存在“面面俱到”的弊端,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灌输给学生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
一个不良后果是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的讲解从自己的感受、教学经验的角度出发,甚至囊括各家之言,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我们将文本知识、情感强加给学生时,学生或主动或被动接受,也能引起短暂的共鸣,但好比别人给了你一笔财富,你很欣喜,转眼花得精 光,不久可能根本就不记得谁给过你什么,自己是如何挥霍干净的。但如果是自己辛辛苦苦赚了一份财富,定会记得赚钱过程如何辛苦,即使花了也会记得过程。为什么?因为有自己付出和获得的过程。学习亦是如此,学生看似听懂,实际却理解浅薄,缺少主动获取的意识,久而久之,不但不会印象深刻,还会养成思维惰性,不利于提高阅读能力。
另一个结果是没有重点。即使是高中生也很难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一直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当教师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时,学生往往抓不住重点,结果学生好像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没懂,只是隔靴搔痒。
因此教师应该做到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要让学生“一课一得”,况且教师在教学中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二、侧重技巧,则可能忽略文本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教给答题思路,建立答题模式。如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的鉴赏类题目,教师往往从手法、语言特色、内容、情感四个维度建立答题模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练习时,往往不尽如人意。
以现代文阅读《秋日黄昏》中一题“文中画线句子描写了作者眼中秋日黄昏的景象,请加以赏析”为例,无中生有的修辞手法、脱离文本的“贴标签”答案,五花八门。而这些都是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常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文本理解不透。不理解文本表现了什么,怎么来表现的,甚至不理解题目的要求。可见方法固然重要,但只偏重方法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缺少的不是解题技巧和方法,而是对文本的理解。
因此,语文教师教学生做题时,除了揣测命题者的意图以传授技巧,最应教会学生的还是如何和文本对话。每篇文本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作者或者主人公),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这个“人”对话,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很多技术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否则就问题讲问题,费时费力,得不偿失。
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收放适度,有的放矢
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部分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该讲解时,要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在阅读过程中一般要解决三个问题:①文章写了什么(内容);②要表达什么(情感);③怎样表达的(技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这三个问题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说难是因为文本不同,作者不同,时代不同,作者在内容和情感的表现上有的隐晦有的直白,而不同文本的表达技巧也各有差异,同一篇文本亦是多种方法相结合。对这三个问题较难理解,隐晦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但不能越俎代庖。技巧上亦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做到抓关键重点分析就行,教师甚至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不足之处教师可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三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文本。至于如何引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安排。
2.结合写作,促进阅读
阅读和写作是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两个方面,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是“多看和多写”。“看”就是阅读,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所感触,这是他们写作的宝贵素材,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设置写作环节,既可以是感悟也可以是仿写,养成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
阅读时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言倾吐,是阅读教学成功的表现。而写作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锻炼写作技巧,这样阅读和写作就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