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良文风该休矣

2016-05-30张雪琴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风考试文章

张雪琴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本真自然样态,将作文与做人割裂开来,把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结果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古人云:文品即人品。文风不正,写作的出发点有问题,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为了走出这种困境,为数不少的教师正在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

一、不良文风的表现形式

归纳起来,中学生作文文风不正,主要表现在脱离生活、花里胡哨、虚假高深三个方面。

脱离生活。例如前些年十分流行的历史文化大散文,拼凑粘贴些名人故事,连缀堆砌些诗词名句,掺杂些浪漫想象,和题目勉强沾上点边,再加上几段漂亮话……于是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纵横驰骋。这些文章,看似高端大气有文化,实则空洞无物。

花里胡哨。有的是语言花哨:文章的开头,劈头盖脸就是一组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或深情款款或深奥玄妙,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乍一看花团锦簇,细究下来不成片段,让人不知所云。这些所谓的文采,实际上是绚烂华美、逻辑混乱、表意不明的语句堆砌罢了。

虚假高深。虚假的作文,胡编乱造为文造情,写一篇战胜脆弱的作文竟然昧着良心拿自己的父母开刀,大笔一挥就把二老给“灭”了,其目的只是博得阅卷教师的同情,获得高分。高深的作文,追求主题的深刻性、哲理化,往往以小见大,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中挖掘出空泛的大道理。一写到下雨必定拔高到“阳光总在風雨后、战胜人生风雨”的层面。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虽表现各不相同,但实质都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总之,这些学生在用他人话语进行写作,丧失了自我的个性,淹没了自我的生活。

二、不良文风的形成原因

当下的学生作文,难觅率真的话语、流淌的真情、鲜活的真相。其原因之一在于,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导向。考试是指挥棒,是教学的风向标,有怎样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就会有怎样的教学方向。这里所说的“标准”,不是《考试说明》中的文字说明,而是阅卷教师在评卷时所显示的指向,具体表现在每年出炉的满分作文。满分作文中,的确有文质兼美的优秀文章,但一味追求辞藻华丽、构思精巧、思想深刻的伪范文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另外,功利化、模式化的作文教学也难辞其咎。一些教师极端功利,以考试成绩为教学的唯一导向,为了追求高分作文,向学生传授了不少“得分秘籍”:因为考场作文教师快速阅卷的关系,能引起阅卷教师的重视是题记小标题盛行;必须把漂亮话写在最显眼的地方,于是排比句的位置往前调,成了“程咬金的三斧头”;以满分作文为标准,片面追求语言的文采内涵的深刻,要求学生写“有意义”的事情,以华丽的辞藻取代质朴无华的语言。

同时,教学中的写作一般都是教师出一个题目,然后要求学生组织一篇切题的文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强迫地“要你写”,而不是让学生自主自愿自发地“我要写”。于是那些没有话语源头没有表达欲望的学生,只能到“满分作文”中寻找素材,形式雷同、主题相似、假话空话连篇的套路作文,就此诞生了。

三、不良文风的消除措施

1.改进作文评价标准

学生写作是为了自如地表达和交流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为了评判社会和他人。新课标强调: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据此,考试评价的重点,应该是看学生的文字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可翻开五花八门的中考满分作文选,大多语言华丽、形式花哨,失去了文章该有的精髓——真情、质朴。

就目前的教育形势看,考试对教学的影响之大,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想纠正现实中的不良文风,首先要改变考试中的作文评价标准,由重外表的华丽转向重内涵的真实,肯定学生率真的话语,肯定学生飞扬的个性,肯定学生独特的体验。所以,请每年的中考阅卷教师,把那些记录生活哀乐抒发内心真情的作文选出来,把那些技巧稚嫩却有独特思想的文章选出来,把那些质朴无华却动人心弦的作文选出来。这是每位阅卷教师的责任,你们的评判,指引着我们的作文教学方向,艰苦而神圣。

2.让写作回归自由状态

很多时候,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束缚太多,从平时的作文训练到考试作文,题目基本上是教师“钦定”。定题目定字数定时间,范围太小,规则太多,若学生这段时间想不出写什么,怎么办?那就只好用假话空话套话编一篇了。

给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和时间的自由。我们发现,学生的随笔普遍比考场作文有看头。为什么?因为随笔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做主,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作的时间也相对宽裕,至少不用在一两个小时内硬挤出来。鲁迅先生曾说:“写不出来时,不要硬写。”自由才是写作的常态。你见过哪篇流芳千古的佳作是在考场上完成的?可我们常常逼学生咬着笔杆硬写,于是学生只能愁眉苦脸地去完成差事了。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不妨还给学生选择写作内容的自由,让学生写他自己想写的东西;不妨还给学生选择写作时间的自由,允许他在一周内的任何一天完成作文。这样,学生的束缚少了些,他有可能在相对自由的天地中,感受写作的愉悦,获得写作的自信。久而久之,学生会有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这是我自己要写的作文,不是老师要我写的。写作,也就内化成了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理应是写作的理想状态。

还给学生语言表达的自由。初中生,花样的年纪,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不妨让其率性写作,张扬生命的个性。不要一写到作文,就拿腔拿调,满脑子官面文章,动辄谈重大意义谈深刻启迪。学生习作,不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用摆出一副严肃庄重状。学生的日常交谈中,原本有很多活泼的个性化的语言,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把生活带进作文,无所顾忌地表现个性。

比如笔者曾经遇到的一篇学生随笔,在文中他控诉学习生活的疲惫不堪: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星星还晚,于是萌生了一个愿望,像猪一样活着,吃了睡,睡了吃。这个愿望,当然没有成为某某家为国家做贡献那样高尚,但却是学生内心真实的表达,他太累了,只是想做一个像猪那样的人,自由、惬意地松弛一下时刻紧绷的神经,并不是什么不思进取,逃避生活。

如果老师以成人的思想来规范学生,便会被斥责为“没有追求”。可人为什么不可以偶尔平庸一下呢?他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手写我心,没有一丝虚假,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真实吗?

不良文风该休矣!我们不能用功利的评价误导学生的思想,用僵化的形式束缚学生的心灵,应当把自由写作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真语言书写自己的真生活,抒发自己的真性情,回归真实作文的正途。

猜你喜欢

文风考试文章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