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到词 ——“明月几时有”引入的思考
2016-05-30管泉芬
管泉芬
宋代词人苏轼所创作的《水调歌头》,毫无疑问属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作者用他那超现实的浪漫想象,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既虚无缥缈又瑰丽多姿的奇幻世界,其中的主角“明月”,一方面表达出作者对俗世的眷恋,另一方面表达出作者对超凡脱俗的渴求。
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情感在字里行间缠绵,使得文学语言呈现出陌生化的特征。对于这样的特征,初次接触本诗的学生会感觉到理解障碍,教师如何破除这种障碍,把学生有效引入到本词的核心价值中去,是一个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从“歌”开始的赏析
数十年前,邓丽君演唱过一曲《明月几时有》,之后原词原曲由王菲再度演绎,一时成为大众传唱的经典。当学生将教材翻到本首宋词的时候,很多学生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王菲的这首名作。对于教师来讲,便可以因势利导,将之作为课堂教学引入的一个材料。应该说,王菲所演唱的这首《明月几时有》,在音乐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其中闪现的是有爱而不能、有亲而不见的隐秘悲伤。整首作品并不是直接催人落泪的煽情,但是其内敛和节制的特点,特别是结尾时的无限怀念唱法,会自然而然地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如同香茶一样渐渐扩散,渗入到听者的内心深处去。王菲的声音适合演唱这种曲风的作品,但是当教师以此曲作为引入方法的时候,应当提醒学生注意:它虽然是一首成功的流行音乐,但却并不完全符合词作者苏轼《水调歌头》原词的内容,也和其中的真实意境相差一段距离。如果教师不加以提示,那么学生将无法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心境”与“处境”,其引入效果恐怕只能适得其反。同王菲的这个版本比起来,笔者更加倾向于姜嘉锵版本的《明月几时有》,姜嘉锵素有古典诗词演唱第一人的美誉,他对这首词作的演唱沧桑中带有豪迈、雄浑中带有柔情,流行度虽然不广,然而以语文教学的视角分析,却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苏轼作品的。
二、以“词”为主的诵读
对于初中生来讲,诵读本身就能够起到扎实奠定语言文字基础、促进语言材料吸收的良好作用。若想使文字感染力得到增强,不能忽略诵读,若想使文字纯熟度得到增强,同样不能忽略诵读。特别是对于古典诗词类的文章,其中所蕴含的佳处妙处、韵外之致,更是非诵读不足以体察其意。基于这样的思考,当以歌曲的方式引入并起到一定的兴趣激发效果以后,即应当提倡诵读的后续引入功能。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诵读指导无非是范读、要求学生个别读、分组读等,学生会觉得较为空泛,没有抓手。怎样改变这种不足,让诵读的后续引入功能更加理想?个人考虑可以采取下述几个环节的策略。
由教师进行范读,由学生进行齐读,使学生初步领悟到本词所具有的“二三”、“二四”式的特定节奏。教师还可以再具体范读几句,使学生在经过自主思考,在“是何年”、“不胜寒”等处做出标记,了解语速节奏的“疏密”,同样可以起到抒情效果。教师再次指导学生诵读,体会词句里面蕴含的起伏节奏,从中寻找到作者的独特情感。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诵读可以发现,作者醉酒骋思,具有极为浪漫的情怀,想象自身可以乘风归去,却思考乘风归去,实际不如在人间,并以“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祝愿收尾,使本诗余韵不绝。
这样的做法相对简便,同时又极具可操作性,学生利用读节奏的办法,理解了词作中饱含的抒情味道。节奏、疏密、起伏几个侧重点的把握,都会使学生产生收获。诵读引入逐步推进,逐步深入,词作的情味不待多言,自然能够呼之欲出。
三、逐渐升华的品味
诵读的品味之后,引入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过渡到细致品味阶段,此时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样将词作里面那种精湛而丰富的语言带入到学生心中去。答案只有一个字——“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听歌、读词两个过程之后,接下来再加上对词句的品赏,才能使诗文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所感悟,也才能讓课堂真正步入正轨,而不会显得浅薄和浮华。据此,品词赏句的过程须要紧紧抓住词作核心,如古诗中所说的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比如在《水调歌头》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学生特别留心题记里面提到的那个“醉”字,分析这个“醉”字所起的功能,所含的韵味。学生很容易得出“借酒消愁”的表层含义,教师即可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深入分析,查明背后的底层含义:官场的无奈、政治的愤激之情苦无所诉,只能把酒对月。这种通过一个字牵动整个文本核心的做法,无疑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入启发效果,利于接下来的正式讲解。
在文学的世界里,无论是日月星辰,还是花鸟虫鱼,亦或是山水草木,均由纯粹的自然生命中升华出来,变为传统文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若想直正到达作者的心灵世界,就一定要由教师进行有效引导,以智慧去揭开诗歌外表朦胧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