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05-30张渊博秦崇胜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对策

张渊博 秦崇胜

【摘要】高校安全教育,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逐渐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提高高校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她们应对应急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以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出发,对当前女大学生安全意识低、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希望能帮助高校女大学生远离危险,健康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女大学生 安全意识 对策

一、前言

近几年来,高校女大学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比如2014年8月9日,重庆邮电大学女大学生高渝因为 “搭错车” 与人争执而被害;2014年8月12日,南京大二女大学生高秋曦遭遇抢劫被杀害;2014年9月2日,河南大学女大学生张琳琳返校途中因遭强奸未遂被杀害;2016年3月26日,山东城建学院一名女生宿舍产子,与婴儿双双身亡。

女大学生在自身安全方面表现出自我保护意识低,缺乏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对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低,致使部分女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安全正在受到来自社会上不良环境和风气的影响。

二、高校女大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现状

(一)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低

高校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应当成为辨别善恶是非能力高,自我保护意识高,自我觉悟能力高的“三高”人群。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却不乐观,导致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在遇到具体安全问题时因社会阅历简单、处事没经验,防范能力差等原因而束手无策,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女大学生遇害和受到侵犯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应该成为全社会,尤其是我们高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悲剧一次又一次的发生,暴露了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使其成为犯罪嫌疑人的主要下手目标,所以加强对女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应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由于女大学生在中学时采用应试教育,女生的安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当代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较差,对陌生人毫无防范意识,也就是说在潜意识中无法辨认一个人的善恶,上当受骗就在所难免。

(二)应对危机的处理能力低,缺乏应对危机的手段和方法。

从马斯洛的从需求层次来讲,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根本的需求,是个体寻求发展的前提。女大学生出于自身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以及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当她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危及自身安全的事情时,显得无助、恐慌和害怕,没有或很少去采取有效的方式将自身的伤害降到最低,这时采取某种对应措施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应对方法得当,可以及时避免或者脱离危险;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可能会使问题恶化,对自身的人身安全不利。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认为高校是纯净的象牙塔,不会出现危及自身安全的事情发生,也正是这种错误的想法是她们在大学时期就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学习保护自身的方法,更不要说进入社会之后去面对社会的纷繁复杂。

(三)缺乏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且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对自我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比如,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不善于与他人有效沟通,以自我为中心。例如,与人沟通时易冲动暴躁;轻易相信陌生人;把自己的手机和银行卡随意借人使用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四)心理不成熟导致不良后果

现在的女大学生虽说已经成年,但社会阅历和经验不足,思考问题不全面,容易使简单的问题激化,不会理性的处理问题和化解矛盾,使自身安全受到威胁。自我安全意识缺乏与淡薄、安全防范能力差以及高校潜在安全隐患都是引发女大学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各高校应大力加强女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方面的引导和应急能力的培养。

三、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对策

(一)开展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和系列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列举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才能让女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自愿的接受安全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我校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的辅导员张秀勤老师针对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的《关爱生命,保护自我》的讲座,结合一些女大学生安全话题与学生展开了互动,初步培养她们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能力。女大学生们反映效果很好,并建议要定期举办关于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讲座。

(二)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培养安全意识

高校不仅要制订高校学生管理手册,而且要专门制订出一套针对女大学生安全方面的管理条例。如女生宿舍安全管理条例、班级管理条例、校园治安管理条例等。同时把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安全常识加以集中,整理成安全规则小册子。这样,可使高校在其培养女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方面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女大学生懂得用校纪校规来规范自己行为,从而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合法权益。

(三)创新家庭教育模式,改进家庭教育内容

家庭是高校女大学生长期生活的港湾。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她们进入大学前的教育对女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家庭教育模式发展态势存在畸形。在进入大学前家长给予孩子全方位无微不至的保护,进入大学后却突然放手不管,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严重不适应,对其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应该是源源不断的“跟踪式”教育, 不仅要教会孩子学习,还要教给孩子怎样适应社会,在社会中立足。

(四)树立安全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学生应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意识地进行决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成为知法、守法、护法、明辨是非并具有安全防范能力的公民”。女大學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的关键在个人,树立安全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在面对危险时做到应对自如。因此,大学生要主动适应社会、学校和周围环境,积极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积极通过课堂、网络、实践等途径学习安全技能,提高自身防护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的改变。

四、结语

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查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严重欠缺,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为帮助广大女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社会,培养安全的行为习惯,增强个人财产、人身保护意识,提高日常生活安全防范能力,实现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的培养教育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实践和完善高校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危机管理的方法对策,使之最终形成高效、规范、灵活的安全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浅谈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