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重要讲话的时代意义
2016-05-30王玥
王玥
摘 要: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讲话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思想源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建立健全法治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13-02
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学习和掌握这篇讲话的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的今天,“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新情况和新挑战,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健全法治社会则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型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是改革开放事业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核。
一、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要解放思想,显示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接着从两方面论述了解放思想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分析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间思想不够解放的原因、思想僵化的危害等,认为这种状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涉及当时的政治生态背景。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影响着人们,使人们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与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思想不解放,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了起来,随风倒的现象也多了起来,不讲党性、不讲原则,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敢说、不敢做,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就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接着又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这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邓小平同志认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思想路线问题,是政治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1]。
第二部分讲的是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首先提出当前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而创造民主的条件,就是要重申“三不主义”,对于思想问题,不能用压服的办法,要实行政治民主,真正实行“双百方针”。之后又讲述经济民主的问题,说明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保证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最后,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突出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主要讲了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强调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
处理遗留问题要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指出处理好遗留问题,是解放思想和安定团结的需要,是为了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为了加强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党内应加强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认识和改正错误,并更加严格地选拔干部。
最后一部分讲话提出,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
首先着重讲述了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三方面的问题。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在管理制度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管理,具体措施是:扩大管理人员的权限;善于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严格考核,赏罚分明。在经济政策上,要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之后,讲话提出对于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新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教育党员和群众以大局为重,以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为重。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要抓紧学经济学、学科学技术和学管理。要克服保守主义和本本主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这篇讲话,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航程。
二、当代价值与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学习和掌握这篇讲话的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思想源泉
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真正坚持了党的思想路线,也就真正理解和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实质。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统一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一部冲破观念束缚的思想解放史,也是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史。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因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之一其实是改革推进者在思想上的禁锢与封闭,这会影响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个进一步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开关。
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在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束缚的基础上,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革,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越深入,思想观念就应该越解放。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面对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新任务,只有以不断革新的勇气来解放思想,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思维习惯,改变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才能看清实践中的方向和着力点,进一步攻坚克难,推进改革深化,才能开创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
(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的本质,是实事求是,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这“五大关系”。解放思想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臆断,不是脱离实际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胡干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还要与时俱进。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排在世界100名左右;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因素依然存在;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劳动力优势在减弱;城镇化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增大。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我们要全面地看,辩证地分析。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在眉睫,面对的更是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转轨和观念上的转变,只有摸清了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民生的改善才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只有全面深刻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地实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相统一。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既要大胆又要脚踏实地,才能不断地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前行。
(三)建立健全法治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邓小平在讲到民主问题时说,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他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防止高级干部的终身制以及官僚机构的僵化,邓小平及其同事们决心铲除干部人事制度上的腐败现象,中共中央号召建立起任免提拔干部的“严格奖惩制度”,大大减少了互相提携和包庇的现象,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大幕初启时,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定下了法律基调。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仍有着重要意义。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又会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把依法治国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从法治方面为解决新问题提供可靠方案。
所谓,“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让法治观念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尊法、信法、守法成为社会共识,从根本上筑牢法治的根基,才会建立起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2][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