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三大贡献
2016-05-30
刘长庚、江剑平在5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陷入困境的发展经济学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规律性成果。贡献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扶贫方面,我国历来就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的改善问题,逐年加大扶贫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球贫困人口数量減少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中国。第二,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一直朝着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的方向前进,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取得的成效不容忽视。第三,在收入分配方面,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会任由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在强调经济效率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分配公平,努力实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四,在共享发展方面,我国提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逐年增加,上缴收益中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随之不断增加。贡献二:坚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强调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更加明确政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能,更加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近年来,我国政府改革力度空前加大,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明显增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每年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稳压器”。贡献三: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这一思想贯穿于我国整个发展过程。但独立自主不是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它与对外开放并行不悖,通过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发展壮大自身力量。第一,我国始终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增加,并于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另一方面,从2014年开始,我国由净资本输入国转变为净资本输出国,未来这很可能成为常态。第二,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与世界其他国家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