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新育花生品种鉴定及产量与性状的相关分析

2016-05-30陈茹艳郭陞垚施爱玲陈剑洪王金线陈永水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品质区域试验抗性

陈茹艳 郭陞垚 施爱玲 陈剑洪 王金线 陈永水

摘要:【目的】鉴定福建省新育花生品种的丰产性、抗逆(病)性等性状,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花生品种以供生产利用。【方法】以福建省主栽品种泉花7号为对照(CK),在明溪、南安、惠安、翔安、莆田、福清、新罗等7个试验点对福建省新育成的12个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抗性等性状鉴定。【结果】在12个参试新品种中,荚果产量比CK增产的有6个,分别是泉花806、龙花128、福花0739、龙花13、0910-63和福花0721,其中,泉花806平均荚果产量最高(3930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0.36%(P<0.01,下同);龙花128平均荚果产量(3771 kg/ha)比CK显著增产5.90%(P<0.05,下同)。籽仁产量比CK增产的有4个,分别是泉花806、龙花128、龙花13和福花0739,其中泉花806和龙花128分别比CK极显著增产14.27%和6.62%。各参试品种主茎高37.10~68.79 cm,侧枝长41.20~77.80 cm,分枝数5.28~6.86条/株,结果枝数4.44~5.88条/株,结果数11.21~17.56个/株,饱果数9.28~14.99个/株,饱果率为76.77%~89.30%,百果重为191.41~222.01 g,百仁重为72.74~82.01 g,出仁率为58.80%~70.37%。各品种生长势、抗旱性、耐涝性和抗倒性整体表现为中~强;叶斑病级数为1.7~2.9;锈病级数0.4~0.6;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0951-13表现为抗,泉花608、莆花31和0910-63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感。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各品种含油量为48.58%~52.20%,蛋白质含量为25.62%~31.09%,油酸亚油酸比值为0.98~1.3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和千克果数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其中侧枝长与荚果产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荚果产量均呈不显著正相关。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双仁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与籽仁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出仁率与籽仁产量显著正相关;其余性状与籽仁产量均呈不显著负相关。【结论】泉花806和龙花128的产量高、品质优,且抗逆(病)性表现突出,可进行小范围试种示范;福花0739、龙花13和01913-63产量较高,但是否适合推广仍需进一步鉴定。

关键词: 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抗性;品质;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 S565.20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10-1664-07

0 引言

【研究意义】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栽培面积仅次于油菜,总产量位居全国油料作物之首,占50%以上(万书波,2003)。通过区域试验对新育成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进行全面鉴定是品种审定推广及科学布局的重要依据。福建省花生产区生态类型复杂,花生的产量、品质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加快花生新品种选育与合理安排品种区域分布已成为解决当前花生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科学客观判断和评价花生新品种(系)在不同种植区域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適应性,对福建省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区域试验筛选出了泉花327(陈剑洪等,2004)、泉花7号(陈剑洪等,2008)、泉花8号(陈永水等,2008)、泉花6号(陈永水等,2009)、闽花6号(庄伟建等,2010)、福花6号(唐兆秀等,2011)、莆花3号(黄金堂等,2011)和龙花243(卢春生,2013)等花生品种。此外,潘丽娟等(2011)2009年对我国北方新育成的16个花生品种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荚果产量与对照种鲁花11号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减产,抗病性与抗逆性表现不一,粗脂肪含量和蛋白含量普遍不高;其中商花4号和F18的抗病性较强,郑农花12号和F18的油酸含量较高。李少雄等(2014)2013年对我国南方片区新育成的14个花生品种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桂花69和粤油410干荚果产量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其余11个品种比对照种减产。【本研究切入点】近年来,福建省花生品种退化混杂严重,生产上急需筛选出一批适合当地生态类型的丰产、抗病和品质较优的花生新品种。因此,有必要通过区域试验对新育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在福建省花生主产区福清、莆田等地对新育成的12个花生新品种进行产量等性状鉴定,并对各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花生品种供生产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参试花生新品种共12个,分别为福花0739、福花0721、莆花31、泉花608、泉花806、龙花128、龙花13、0910-63、0951-13、闽牧11号、闽牧10号和云花1号,以泉花7号为对照(CK)。其中泉花7号、泉花608和泉花806由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福花0739和福花0721由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提供;闽牧10号和闽牧11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提供;莆花31由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0910-63和0951-13由福建农林大学提供;龙花13和龙花128由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云花1号由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农业局提供。

1. 2 试验方法

试验在福建省明溪、南安、惠安、翔安、莆田、福清、新罗等7个花生主产区进行。试验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或中上,地力均匀且前作非花生的田块种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方形,面积13.34 m2;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种植密度15万穴/ha,双粒穴播。按当地大田生产水平进行田间管理,治虫不治病,并观测生长势及抗逆性表现。收获前每小区取典型株10株(5穴)考查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结果枝数、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和双仁果率等性状。各小区晒干测产,测产后测百果重、百仁重、千克果数、千克仁数和出仁率等性状,并测定含油量及粗蛋白、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计算油酸与亚油酸比值。叶斑病和锈病按9级分类法进行调查;青枯病由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

1. 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利用DPS 8.01进行统计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参试品种产量表现

2. 1. 1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表1~表2为参试花生品种荚果和籽仁产量的方差分析结果。由表1~表2可看出,各试点内区组间、品种间及试点间的从荚果和籽仁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说明各试点花生生育条件有所不同,试点布局、田间设计较合理,可代表不同的花生生态区域,品种间遗传基础上的差异得到充分体现。品种×试点互作亦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品种与环境互作程度大,需进一步作稳产性、适应性分析。

2. 1. 2 参试品种产量的丰产性和稳定性 从表3可看出,12个参试新品种中有6个品种比CK增产,其中泉花806荚果平均产量最高,为3930 kg/ha,比CK增产10.36%,增产极显著(P<0.01,下同);龙花128荚果平均产量为3771 kg/ha,位居第二,比CK增产5.90%,增产显著(P<0.05,下同);福花0739、龙花13、0910-63和福花0721分别比CK增产4.66%、3.20%、2.53%和0.67%,但增产不显著(P>0.05,下同)。比CK减产的有6个品种,其中云花1号和0951-13产量较低,分别比CK减产24.07%和18.53%,减产极显著;闽牧10号比CK减产5.78%,减产显著;泉花608、闽牧11号和莆花31分别比CK减产1.07%、3.43%和4.21%,减产均不显著。线性回归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荚果产量方面,泉花806、龙花13和0951-13的回归系数接近1.0000,具有平均动态稳定性,受环境影响一般;福花0739、龙花128、0910-63、闽牧10号、莆花31和福花0721的回归系数大于1.1500,品种受环境的影响较明显,稳定性较差,适合于在条件较好的环境下种植;闽牧11号、云花1号、泉花608和泉花7号的回归系数均小于0.9000,品种受环境的影响较小,静态稳定性较高。

从表4可看出,参试品种籽仁产量为1710~2778 kg/ha,比CK增产的有4个品种,其中泉花806和龙花128分别比CK增产14.27%和6.62%,增产极显著,龙花13和福花0739分别比CK增产2.34%和0.45%,增产不显著;其余8个品种均比CK减产,减产幅度为1.65%~ 29.66%,其中闽牧10号(-5.43%)减产显著,0910-63(-8.89%)、云花1号(-23.98%)和0951-13(-29.66%)减产极显著,福花0721(-1.65%)、莆花31(-2.47%)、泉花608(-3.09%)和闽牧11号(-4.44%)减产不显著。线性回归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籽仁产量方面,龙花13和泉花806的回归系数接近1.0000,具有平均動态稳定性;福花0739、龙花128、莆花31、0910-63、福花0721、闽牧10号的回归系数大于1.2000,品种受环境的影响较明显,稳定性较差;闽牧11号、云花1号、0951-13、泉花608和泉花7号的回归系数小于1.0000,品种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品种静态稳定性较高。

2. 2 参试品种生育期和农艺特性表现

从表5可看出,各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相差不明显,均在125.0 d左右。株型表现为直立松散(泉花806、0951-13、龙花13、云花1号、龙花128、闽牧10号和闽牧11号)或直立紧凑(福花0721、泉花608、福花0739、泉花7号、莆花31和0910-63)。主茎高为37.10~68.79 cm,侧枝长为41.20~77.80 cm;其中以云花1号植株最高,侧枝最长;福花0739植株最矮,侧枝最短。分枝数为5.28~6.86条/株,最多的是龙花13,最少的是闽牧11号。结果枝数为4.44~5.88条/株,最多的是0951-13,最少的是云花1号。结果数为11.21~17.56个/株,饱果数为9.28~14.99个/株,其中以CK泉花7号的结果数和饱果数最多,云花1号结果数和饱果数最少。参试品种中龙花128双仁果率最高,为83.77%;泉花608最低,为73.83%。参试品种的百果重为191.41~222.01 g、百仁重为72.74~82.01 g,其中泉花608百果重最重,福花0739百仁重最重;闽牧10号的百果重和百仁重均最轻。各品种出仁率为58.80%~70.37%,饱果率为76.77%~89.30%,其中泉花806出仁率和饱果率均较高,0951-13出仁率最低,泉花608饱果率最低。

2. 3 参试品种抗性鉴定结果

从表6可看出,各参试品种生长势为中~强;抗旱性除云花1号、泉花608、闽牧10号、闽牧11号和CK泉花7号表现为中等外,其他品种均表现为强;耐涝性除0951-13、龙花13、云花1号、龙花128和闽牧10号表现为中等外,其他品种表现为强;抗倒性云花1号表现为弱,龙花13和闽牧10号表现为中等,其余表现为强。从发病情况来看,叶斑病发生最重的是龙花128(2.9级),最轻的是云花1号(1.7级);锈病除龙花13为0.6 级外,其余品种均为0.4级;人工接种抗青枯病鉴定结果表明,0951-13抗青枯病,泉花608、莆花31和0910-63中抗青枯病,其他品种中感青枯病。

2. 4 参试品种品质分析结果

从表7可看出,各品种油含量为48.58%~52.20%,油含量最高的是福花0721;蛋白质含量为25.62%~ 31.09%,含量最高的是泉花806。油酸含量为38.1%~ 45.6%,亚油酸含量为33.4%~39.4%;油酸亚油酸比值最高的是0910-63(1.37),最低的是闽牧10号(0.98)。

2. 5 参试品种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8可看出,主茎高、侧枝长和千克果数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其中侧枝长与荚果产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荚果产量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其中结果数、饱果数和出仁率与荚果产量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大。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双仁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与籽仁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出仁率与籽仁产量显著正相关;其余性状与籽仁产量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其中侧枝长和主茎高与籽仁产量的负相关系数相对较大。

3 讨论

本研究中的试验地点涵盖了福建省各花生主产区,且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点间和试点内区组间及品种间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试点布局、田间设计较合理,可代表不同的花生生态区域,品种间遗传基础上的差异可得到充分体现;试验方法可靠,试验结果较准确。

高产、优质、抗病是花生育种的主要目标,但在育种中较难获得集高产、抗病和优质于一体的品种。从参试品种产量表现来看,12个参试品种中荚果和籽仁产量比CK增产显著或极显著的只有2个,荚果减产显著或极显著的有3个,籽仁减产显著或极显著的有4个;其中泉花806和龙花128产量表现较突出,均比CK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参试品种荚果产量仅2704~3930 kg/ha,均低于2011~2013年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中3960 kg/ha的平均产量水平(陈永水等,2014)。这可能与试验期间花生开花期雨水较多,影响其下针结荚有关。从参试品种的品质检测结果来看,所有参试品种的油含量普遍偏低,最高的福花0721为52.20%;但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其中泉花806蛋白含量高达31.09%。陈永水等(1999)对福建省98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蛋白平均含量为30.38%,油含量平均为48.57%,认为福建省花生整体表现出高蛋白、低油的趋势。李少雄等(2014)对2013年度国家南方片区花生区试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4个参试品种油含量最高的为51.74%。因此,本研究中花生品质检测趋势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高油育种上仍未取得较大突破。各参试品种抗逆性较强,但抗病性尤其抗青枯病性较弱,12个新品种中有8个中感青枯病,仅有3个品种表现中抗,1个品种表现为抗,没有高抗青枯病品种。陈永水等(1999)对福建省花生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发现98份材料中表现高感的有87.76%,高抗的只有4份。林水明(2012)对福建省花生区试材料进行分析,认为福建花生抗青枯病性有逐年减弱趋势。可见,福建省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缺乏,抗青枯病育种有待加强,今后花生育种应在高产的基础上加强高油和抗青枯病品种的选育。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地区花生产量与结果数、饱果数和出仁率等性状相关性较大。郭陞垚等(2012)对南方新育成花生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饱果数与单株生产力极显著正相关,出仁率与单株生产力显著正相关,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花生高產品种选育上应注重果多、果饱满、出仁率高、植株高度适中材料的选择。

4 结论

12个参试品种中,泉花806和龙花128的产量高、品质优,且抗逆(病)性表现突出,可进行小范围试种示范;福花0739、龙花13和0910-63的产量较高,但是否适合推广仍需进一步鉴定。

参考文献:

陈剑洪,陈永水,陈双龙,罗维禄,陈茹艳,庄明川. 2008. 花生新品种泉花7号的选育研究[J]. 花生学报,37(3):41-44.

Chen J H,Chen Y S,Chen S L,Luo W L,Chen R Y,Zhuang M C. 2008. Breeding of a new peanut variety Quanhua 7[J]. Journal of Peanut Science,37(3):41-44.

陈剑洪,陈永水,庄明川. 2004. 花生新品种泉花327的选育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1):16-19.

Chen J H,Chen Y S,Zhuang M C. 2004. Breeding of a new peanut variety Quanhua 327[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19(1):16-19.

陈永水,陈剑洪,郭陞垚,肖宇,陈茹艳,王金线. 2014. 福建省审(认)定花生品种系谱及其主要性状遗传改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30(18):136-144.

Chen Y S,Chen J H,Guo S Y,Xiao Y,Chen R Y,Wang J X. 2014. Analysis of pedigree and main traits improvement of peanut cultivars registered in Fujian[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30(18):136-144.

陈永水,陈剑洪,滕振勇,陈茹艳,苏保,庄明川,黄佳华. 2009. 花生新品种“泉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1):14-16.

Chen Y S,Chen J H,Teng Z Y,Chen R Y,Su B,Zhuang M C,Huang J H. 2009. Breeding of a new peanut variety Quanhua 6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J].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14-16.

陈永水,陈剑洪,郑旋,陆佩兰,陈茹艳,庄明川. 2008. 花生新品种“泉花8号”的选育[J]. 福建农业科技,(1):81-82.

Chen Y S,Chen J H,Zheng X,Lu P L,Chen R Y,Zhuang M C. 2008. Breeding of a new peanut variety Quanhua 8[J].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81-82.

陈永水,叶贻勋,洪敦章,庄卫东. 1999. 福建花生种质资源特征特性的鉴定与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14(2):12-16.

Chen Y S,Ye Y X,Hong D Z,Zhuang W D. 1999.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eanut germplasm in Fujian[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14(2):12-16.

郭陞垚,陳永水,陈剑洪,李春妙. 2012. 南方新育成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生产力的相关性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7(3):245-248.

Guo S Y,Chen Y S,Chen J H,Li C M. 2012. Correlation betwee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vity of new peanut varieties from south China[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7(3):245-248.

黄金堂,陈海玲,郑国栋,邱国清,李淑萍,谢志琼. 2011. 优质花生新品种莆花3号的选育与应用[J]. 花生学报,40(4):41-43.

Huang J T,Chen H L,Zheng G D,Qiu G Q,Li S P,Xie Z Q. 2011.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peanut variety Puhua 3[J]. Journal of Peanut Science,40(4):41-43.

李少雄,钟旎,梁炫强,洪彦彬,温世杰,陈小平,刘海燕. 2014. 2013年全国(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J]. 花生学报,43(3):56-62.

Li S X,Zhong N,Liang X Q,Hong Y B,Wen S J,Chen X P,Liu H Y. 2014. The national peanut variety regional trail in sou-

thern China 2013[J]. Journal of Peanut Science,43(3):56-62.

林水明. 2012. 福建省花生品种区试主要性状相关分析[J]. 福建农业科技,(5):36-38.

Lin S M. 2012. Summary on regional tests of peanut varieties in Fujian province[J].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5):36-38.

卢春生. 2013. 花生新品种“龙花243”的选育与加工属性鉴定[J]. 热带生物学报,4(3):261-265.

Lu C S. 2013. Selection of a new processing peanut variety Longhua 243 and indetification of its processing attributes[J]. Journal of Tropical Biology,4(3):261-265.

潘丽娟,闵平,杨庆利,杨珍,迟晓元,陈明娜,和亚男,曹玉良,禹山林. 2011. 2009年全国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J]. 花生学报,40(1):30-35.

Pan L J,Min P,Yang Q L,Yang Z,Chi X Y,Chen M N,He Y N,Cao Y L,Yu S L. 2011. The national peanut variety regional trail in northern China in 2009[J]. Journal of Peanut Science,40(1):30-35.

唐兆秀,徐日荣,蓝新隆,林栩松,施恭月. 2011. 抗锈花生新品种福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6(5):729-732.

Tang Z X,Xu R R,Lan X L,Lin X S,Shi G Y. 2011.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a new rust-resistance peanut variety,Fuhua 6[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6(5):729-732.

万书波. 2003. 中国花生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Wang S B. 2003. Chinese Peanut Cultiv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ess.

庄伟建,石新国,陈华,王再兴,官德义,蔡来龙,李毓. 2010. 花生新品种闽花6号的选育及优异性状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5(3):303-309.

Zhuang W J,Shi X G,Chen H,Wang Z X,Guan D Y,Cai L L,Li Y. 2010. Breeding and good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peanut variety Minhua 6[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5(3):303-309.

(责任编辑 王 晖)

猜你喜欢

品质区域试验抗性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