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6-05-30王宗霞
王宗霞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促使学习行为正常开展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中学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学科,由于其较强的应用性、实用性而在中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与此同时,由于其逻辑性强、抽象度高而导致学生学习相对枯燥。加之学习主体的年龄特点,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中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低下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对于中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应立足于数学学习的每一环节,充分调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要素。
一、培养学习兴趣的意义
1、从理论层面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一个人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一种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这种作为内在因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的。学习兴趣使得快乐学习成为可能,也必将给学习带来良好的效果。
2、从数学学科看: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中学数学的学习更需要学习兴趣作先导。一方面,中学数学应用型、实用性较强。另一方面,中学数学相较于其他中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强、抽象度高的特点。因此,对于中学数学的学习而言,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
二、中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从学习行为的实施者看,学生学习中学数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较低。这一点突出的表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缺乏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同时缺少学习的恒心,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容易灰心,丧失学习的欲望。
2、从学习行为的传授者看,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落后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中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大多数都是数学老师在“唱独角戏”: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热血激昂,学生却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讲到重点处,老师频频发问,同学却无人能答。由于教师少能关注生活化、情境化的数学问题,忽视探究性的活动,同时教学手段单一,使得学生被动、沉默地学习,课堂氛十分沉闷。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只有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才会学习,很难实现学生自主、生动地发展。
3、从学习活动的对象看,中学数学的学科特性造成教与学对接困难。当前中学数学缺少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初学者的思想脉络。这使得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内容跳跃的情况,这对数学思想的养成和兴趣的培育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中学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用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但由于条件所限,多数在教学中并未得到体现。由于现实问题脱离现实而显得苍白乏味,更加深了学生反感数学的情绪。
4、从行为主体的关系看,学生与老师父母的关系影响了学习兴趣的培养。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二分的。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并未完善,这种模式很容易就对数学等逻辑性强的抽象学科感到厌烦,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三、中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1、在教学主体上:改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以往课堂上过度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预设,而应转向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培养。教师应当明确,中学数学的教学课堂并非是知识的机械性的灌输。同时,教师必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设置悬念、影像展示、竞赛性学习、游戏环节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2、在教学形式上:鼓励探究性学习,数学学习生活化。中学数学的诸多问题在本质上即是生活中问题的延伸。因此,在学生学习中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促使课本上的问题回归现实。在教学中,教师应懂得运用身边的实物、生活的例子加以延伸,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同时让数学走向生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探究性问题,创设生活的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思考、交流探究,在学生亲身参与中完成学习,保证了学习的主体性。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此类情境探究,需要学生亲历测量、上网查找信息,促使学生走向社会,亲自收集数据,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此外,方案设计锻炼了学生们的规划能力,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有利于創新。总之,这种解决问题模式的学习将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生活。
3、在教学媒介上:利用新式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学数学的复杂性在于其相对的抽象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多媒体以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效果生动的特点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网络多媒体与中学数学的教学有机融合,将是改变传统课堂的必经之路。
4、在教学对象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关键因素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而培养自主性的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
总之,通过兴趣的引导,能够充分激发中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教师能够通过兴趣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绘制学习的蓝图。因此,只要教师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就能够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领悟数学之美和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