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2016-05-30郭仙君于贵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工程量计量建模

郭仙君 于贵霞

[摘 要] 探讨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并以高职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参加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进行实践并总结。主要从教学分析、策略选择、实施过程和效果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对高职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186-02

一、“为什么”和“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怎么做

首先,交代教学内容背景,例如,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工作中的“重头戏”,钢筋工程量的准确计算更是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关键。一般框架结构中钢筋造价约占土建总造价的35%,是主材中的“主材”。

下文将以框梁钢筋计算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从教学分析、策略选择、实施过程和效果反思四个方面进行示例。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框梁钢筋计算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钢筋工程章节的一个重要教学单元,是造价专业的核心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造价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未来就业的主要岗位是造价员岗位,钢筋工程量计算是该岗位工作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岗位能力,结合课程标准,我将钢筋工程量计算概括成三个岗位要求:正确识读结构图纸、正确理解图集和规范、准确计量和校核。

并将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相关的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但对框梁钢筋工程量,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和校核并不清楚。

“90后”的学生生长于信息时代,喜欢上网,喜欢新奇动画、视频,喜欢直观生动的课堂氛围,不喜欢传统的、比较抽象的教学

模式。

综合以上分析,我将熟练完成框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定为学习重点。将学生正确识读钢筋图纸定为学习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将通过策略选择来达到目的。

(二)策略选择

1.传统教法

计算框梁钢筋,我们的传统教法,首先要求学生看懂图纸→在脑海中建构模型完成识图→再去想象框梁内钢筋的形状及其排布情况→最后计算钢筋工程量。

此种模式下,一是无法评价学生识图是否正确,因为教师看不到学生脑海里想象的模型;二是很难快速判断哪个环节导致了计算结果出现了偏差,是识图出了问题,还是计算出了问题。

2.改进教法

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进了教法,在识图环节指导学生,利用钢筋建模软件,快速建立结构三维虚拟模型,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完成识图→再去指导学生,仔细查看框梁内钢筋的形状及其排布情况→从而快速准确地完成框梁钢筋计算。

此种模式下,通过查看学生建好的模型,可以直观评价识图是否正确。可以快速判断哪个环节导致了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真实情境,创设虚拟情境,使用动画、仿真虚拟等直观表现形式代替文字叙述和想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展开任务式教学。

用观、做、练取代听、说、写,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组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实施过程

为了让学生达到岗位要求,我将框梁钢筋工程量计算任务分解成5个递进关联的子任务:课前导学→建模识图→规则理解→钢筋计量→校核对量。

以实际工程为案例创设学习情境,以问题为主线,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成真实意义的教、学、做一体。具体做法如下:

任务1:课前導学

课前组织学生进入工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对钢筋工程量准确计算的重要性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認识,增强其学习兴趣。

并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和大学城云空间,将课前导学内容主动推送给学生,方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有目的地回顾已学知识,并预习新知识,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同时使用在线考试系统的预约测试功能,来考核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与本节课相关的基础知识检测试题。通过预约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带着问题来上课。

任务2:建模识图

课程开始,考虑到学生不擅长理解全是数字的二维钢筋图纸,因为他们觉得难以快速准确地建立起二维图纸与实际建筑物之间的联系。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钢筋建模软件,把钢筋工程的二维平面图快速变成三维模型,自己动手创设钢筋工程的三维虚拟结构模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兴趣。

然后,根据学生已建好的三维虚拟结构模型,教师指导学生对照框梁钢筋二维图纸,查看框梁模型中钢筋类型及其排布情况,高效完成识图任务,从而解决识图难点问题。并引发下一个问题钢筋如何计算,也就是钢筋计算必须遵循的规则?

任务3:规则理解

在课前导学的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框梁钢筋计量规则,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方法和要领。

并随即要求学生登录在线考试系统,完成建模识图和规则理解的课堂练习,进行课中考核评价,通过钢筋计量规则的讲解和测试,学生都跃跃欲试,想一展身手。

任务4:钢筋计量

在完成建模识图、规则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协作填写算量表格,顺利完成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任务。针对计量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師做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比对计量结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钢筋工程量准确计算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下一个问题如何校核对量。

任务5:校核对量

在完成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建模软件的对量功能,校核比对自己的钢筋计算结果。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算量过程和算量方法,相互讨论,共同查找问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突出了框梁钢筋计算这个重点问题。

最后是考核评价,教师将课前、课中考核成绩,以及任务完成情况,记入学生评价量表。至此,借助信息化手段,学生在边学边练边评过程中,动态完成了学习目标。

(四)效果反思

通过微信平台调查问卷获取的学习情况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很好地掌握了钢筋计量规则和方法,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而对小部分学习存有困难的学生,则实行个性化辅导,以尽快缩短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本次教学设计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

1.模拟现实+协作创新

学习小组运用建模软件,共同协作将钢筋二维结构图,快速转变为三维虚拟结构模型。在形象直观的学习情境中,穿插演示动画、视频和多媒体课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解决了学生的识图难点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算量规则和准确计算工程量。

2.移动微学+建构知识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大学城云空间,主动给学生推送知识,方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加强了师生的有效互动,共同建构知识,分享学习的快乐。

3.任务考核+微信问卷

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考核、及时获取学情数据,为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思路和总结

本教学设计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是教师引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知识讲解、引导反思;二是学生学习→认知情境、分组计算、探讨交流、自评互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两条主线交织运行,将知识点学习融入完成任务的学习情境,在问题寻找—分析—整理—解决过程中,通过学习小组内部合作与外组之间竞争,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由问题链编制而成的所有知识网络点,在“识读图纸”“软件建模”“理解规则”到“手工算量”主动连通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乐”起来。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在教學上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来支持和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协作”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境相联系,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强调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会使你的课堂变得精彩无比!

参考文献:

[1]于贵霞,郭仙君.任务情景教学法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5).

[2]郭仙君,冯小兰,方锦伟.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J].时代教育,2014(1):23-24.

[3]冯小兰,郭仙君.迎合“低头一族”,搭建互助社交平台[J].新课程(下),2013(12):12-13.

猜你喜欢

工程量计量建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三元组辐射场的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