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陈杰
陈杰
【摘要】新课改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让学生在完成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质。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需求制定合理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素质拓展训练 有效应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教育阶段,应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学生通过个人或团队共同完成教师所设定的活动任务,从中就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体育老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精心设计各种训练科目,并穿插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初中体育教學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
1、有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是由体育老师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运动技能以及注意事项,然后安排学生进行重复练习,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然而,在社会竞争力持续性提升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入新型的教学活动,大部分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都充满着兴趣和期待,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素质拓展训练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会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包括表演情景剧、放松心理疗法、冥想课程等,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恐惧、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提升。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每个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必备的,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大多均是集体性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目前,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相对较少,而且升学压力也不断增加,就使得他们大多时候都是处于一个人的状态,久而久之,会使性格变得内向和孤僻,甚至自我意识非常强,这对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多样化的集体性活动,教师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并且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并竭尽全力地相互配合,以小团队为单位形成竞争,这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比如驿站传书、信任背摔、集体绑腿跑等活动。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措施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目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相对呆板,学生都是机械化的训练,很难体味到体育课堂的乐趣。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形式则是非常灵活多变,其活动内容的趣味性也十分强,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训练活动中,教师在帮别仔细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对于不正确的动作进行及时指正,还需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体育老师在设计素质拓展训练时,也要调整训练的难度,可适当增加难度较大的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锻炼学生的不畏困难的坚强品质。
比如,在开展“信任背摔”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中,让学生站在1.5米高的高台上,双手被绑,身体正直往后倒下,倒落在下面队友的手臂中。很多学生对此产生极强的畏惧感,担心自己倒下后队友不能接到自己而衰落在地上,此时,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基本的下落和接人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让台下的队友做好团队配合,注意力集中。当有两三个同学顺利完成此项活动后,很多学生的畏惧感就逐渐消失,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中也感觉到无尽的乐趣,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2、精心设计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形式
目前,素质拓展训练的类目非常多,其各具特色,充满着教育性和趣味性。在初中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出趣味性强、教育性大的拓展活动,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把握拓展训练的完成难度,像野外生存或攀岩等难度非常大的训练项目就不适合于初中体育教学。教师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选择训练意义大、操作相对简单的拓展项目。当然,在实施形式和内容方面,也要精心筛选和添加,特别是不能直接照搬照套,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素质拓展训练,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训练时间等,让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既要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还要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在快乐的氛围中展开训练,从中感受到体育课堂的无限乐趣。
例如,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入“绑腿集体跑”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将全班学生按照一定的男女比例分成若干小组,教师首先讲解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训练,每个小组的学生都用布带将腿绑在一起并成一排进行快速跑。在此过程中,经常会有个别学生因跟不上节奏而影响到整个小组的速度,教师也偶尔会观察到小组其他成员对这些“拖后腿”的学生有所抱怨,此时,教师就需要对此进行引导,教会他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从而让跑步的节奏基本达成一致,最终能在小组之间的比赛中获胜。通过此种拓展项目训练,将学生个人与团队紧紧绑在一起,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明白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到友谊。
三、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锻炼学生的意志,所以体育老师也必须精心设计拓展项目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华阳.初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 2015(24)
[2]李平.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 2015(17)
[3]姜兴汉.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 2015(04)
[4]王华阳.初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