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的教学设计
2016-05-30苏建荣
苏建荣
【摘 要】本探究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思路,即先带领学生逐步梳理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关键点,在学生清晰探究过程及注意事项后,再逐步自主完成探究任务,这种方法对于初一刚刚接触探究实验的学生来说,效果较好。
【关键词】先扶后放 唯一变量 对照实验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中《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中的完整探究。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生物学课程,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教材安排这一探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的过程,认识实驗设计中唯一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同时通过本探究认识到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材编写者提供了鼠妇,黄粉虫,金鱼三种实验材料,老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基于在西北地区,鼠妇较为常见,所以我们选择以鼠妇为探究对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探索欲望强,对探究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年龄小,理解力,执行力,约束力等方面还需要老师更多的指导,领带和帮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②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能力目标:①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②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采集鼠妇,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物的意识,并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②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4.1 实验准备:
4.1.1 鼠妇的采集。在实验前一周,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
⑴上网或翻阅书籍,了解鼠妇及生活习性;
⑵以小组为单位,在居住区周围采集适量鼠妇,做好饲养,以备实验。
4.1.2 实验盘。实验盘不易过深或过浅。过深边角容易形成阴影,影响鼠妇的选择;过浅,鼠妇容易爬出。我们选的是规格为50cm×30cm×3cm的铁托盘。铁托盘内部和四周都是白色,据资料分析,鼠妇的复眼在头部下方,对周围光线的敏感程度比对顶部光线敏感程度要高。所以在铁托盘内部我们用深色布或接近土壤色的布包裹一遍。用纸盒和塑料盒均可。
4.1.3 湿土。⑴土不易过湿,不能成块状,如是块土,需压碎,并分拣出其中小石块。小石块、小土块有间隙和阴影,鼠妇可能会钻入间隙或躲在阴影处,从而干扰学生的计数,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⑵土的颜色,有些的土颜色和鼠妇太相近,当鼠妇受到刺激趴着不动,学生有时就找不到它们了。所以建议:①使用黄土,黄土细,也容易铺平,土质颜色和鼠妇体色也有差异,容易观察;②用细沙,沙粒均匀,容易铺平,湿度也易控制。
设计意图:实验所需材料和用具的准备,是探究活动中最繁琐的一个环节,也是开展好探究活动的关键。老师在课前对材料准备越周到细致,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就会越顺利。
4.2 教学过程
4.2.1 检查课前作业,引入新课。
老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两个任务:
1)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鼠妇及鼠妇的生活习性。
2)在周围环境中,寻找鼠妇,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适量鼠妇。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进展情况!
学生:介绍鼠妇,参加采集工作的同学,描述鼠妇的生活环境。
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小动物,自己去寻找捕捉,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学生们也在实验前熟悉了鼠妇,对后续探究实验正式开始很有帮助。
4.2.2 引导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中要注意“控制实验变量”这一重点内容。带领同学们分析本次实验如何设置实验变量。
老师:了解了鼠妇以及它的生活习性,大家想一想,鼠妇的分布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阳光,潮湿度,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老师: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这么多,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较为准确的寻找出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因素?能不能在一次实验过程中把所有的影响因素如光,温度,湿度都探究分析出来?
老师:所以,在一个探究活动中不可能同时探究多个影响因素,通常,一次实验,我们只研究一种环境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研究的环境因素,我们称为变量,每次实验我们只选一个变量,即控制唯一变量,进行探究。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验证唯一变量的作用。
老师:同学们在采集和饲养鼠妇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鼠妇对哪种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呢?
学生:对光线最敏感,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鼠妇都在阴湿的暗处活动。在采集捕捉过程中,轻轻地搬开石块,或缓缓的移开遮蔽物,一见光,鼠妇就迅速爬走了,往阴暗的角落里钻。
老师:那这节课我们就针对光线这一变量,探究光线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设计意图:再次结合学生采集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环境中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并逐层深入引出探究中“控制唯一变量原则”。这样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和学习的规律。
4.2.3 层层深入,归纳总结探究的一般过程,重点突破实验设计中“设置对照实验”这一难点内容。
老师:这是我们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按什么步骤去探究,用什么方法去探究,大家自读教材14—15页的内容,看完总结探究的基本过程。
学生: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老师:探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制定计划。大家要注意设计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通过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假设。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逐层突破教学难点。
4.2.4 学生4人一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汇报交流
强调学生不要大声喧哗。鼠妇是种敏感容易受到惊吓的小动物,外界的声音,震动均会对其造成刺激,使其出现应激性,进而影响实验的进程和探究结果。
老师:巡回指导。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本实验设计的重难点。,再通过自己动手、小组合作探究,及听取他人的汇报,逐步获得知识和深化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本实验课前老师和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老师用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各小组学生均能按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实施。在实施过程时,多个小组鼠妇出现了应激性影响了实验的进展。分析原因:在较短的时间,学生将10只鼠妇分成两组,再分别放入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反复刺激鼠妇,使其产生了应激性——假死或快速寻找一个安全的栖身之地,不再活动。改进方案:直接将10只鼠妇放在两种环境的分界线上,观察鼠妇的活动方向,计数,这样实验效果较好。通过本探究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学生也掌握了探究的一般过程,认识了探究实验的唯一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