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本位 项目课程”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2016-05-30李艳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能力

李艳慧

[摘 要] 在“能力本位 项目课程”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活动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穿插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把高职语文的课文内容作为活动设计的蓝本。课前以任务驱动,让学生消化吸收;课堂上把课前处理的体会和收获讲解出来;课下以此训练活动为基础素材,写纪实性总结。形式可以多样,由教师灵活把握。

[关 键 词] 能力本位;项目课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168-02

高职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为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它以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對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的培养。语文是目前高校里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高校学科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众多院校越来越职业化的今天,语文课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教学计划学时减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于有些院校干脆取消语文课,让位于职业技能课。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如不加以改变,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的养成。

一、撬动教学:改革须从改变开始

《大戴礼记·保傅》有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宋朝理学家、思想家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由此看来,先人强调的是学经典、履大节,成为经纶济世之才。这诚然是比较高远的目标。

在职业化的冲击下,高职语文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坚持改革,而改革必须从改变开始,使高职语文教学找到比较好的融合点,使学生不仅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质,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提高语言运用的技能。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就像一泓清泉,新鲜而不竭。

例如,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现象,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把“传道”与“授业”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首先,教师本人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与修养,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髓,深刻品味,坚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把自己的感悟体会经常与学生交流。其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载体,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与相关时事展开评论与讨论,及时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逐渐引领学生应志存高远,修养修为,当终生相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但要博学多闻,还要紧密联系现实,能给学生答疑解惑,尤其是学生比较迷茫的问题,更要耐心与学生交流与探讨。

同时,语文还是一门工具学科。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由此可见,学以致用对于高职学生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计:能力本位,知行合一

2015年5月下旬,聆听了职业教育改革专家戴士弘教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报告,感触颇深。戴教授在教学上大力倡导和实施“能力本位 项目课程”,其观念先进、切中时弊、切实可行,被认为是高职中观和微观教改的关键。

基于高职语文的课程定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经典文章学习为主,注重学生的精神熏陶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如此看来,可量化的指标的确不是很明确,就像是撒下了一个很大的网,收获却远低于预期。“能力本位 项目课程”改革的成功尝试和广泛推行,也促使我们下决心来改变目前的授课方式,让教改春风来一场痛痛快快的洗礼,使高职语文教学耳目一新。

与高职语文相关的课程还有两类:口语训练类和写作训练类。例如,演讲与口才、写作教程等,高职语文课程可以综合交叉进行。以“活动设计”贯穿整个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打破高职语文传统的方式,穿插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把语文的課文内容作为演讲的材料,课前以任务驱动,让学生消化吸收;课堂上把自己课前处理的体会和收获讲解出来(或者是基础知识类,或者是演讲类);课下以此训练活动为基础素材,写纪实性总结。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安排如下:

1.诵读能力训练。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可以结合课文把普通话训练与诵读会适时结合。语文课程兼有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特点。特别是优美的诗歌或散文,通过其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无不表达了这种情怀。可以在课文中选取材料如《春江花月夜》《第一次的茉莉》等,这些文章理解难度不大,每位同学自选一篇,精心准备。学生在前期选择材料时就对材料本身有了初步的感知,人生的悲欢离合,感情的起起落落,会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极富感染力地传达出来。课堂上的互相聆听,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普通话水平、诵读表现力也就增强了。

写作训练安排:计划总结类。这类写作涉及面比较广,实验实习或社团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写作内容。如,诵读会前期的准备,对作品的处理、回味与反思,均可以述诸笔端。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比如,主持人、诵读者、听众等。这样才会内容充实,考周到。

2.评说能力训练。剧本、小说或据此改编而成的电影或电视剧,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着广大读者。语文课本上也有相关的内容,如《红高粱》《老人与海》等,资源丰富。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处理,围绕“人物、主题、背景、意义”展开,讨论他人的生活,增长自己的见识。

写作训练安排:人物形象分析或时事评论。梳理课堂讨论内容,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3.讲读能力训练。这一项可以围绕文言文展开,包含的课文有《高祖还乡》《垓下之围》等。以教师讲授为主,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安排以下活动:以课文为内容,编写阅读提纲;把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故事性强的三篇由学生讲述,可以按情节分类,由学生讲述不同的情节;整理古汉语常用词汇等。

4.情境沟通能力训练。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交环境中,社交情境每一天都在上演。处理得当,会感觉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处理不当便会唉声叹气,烦恼不堪。处理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些智慧和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预设这样一些情境:自我介绍和居间介绍、拜访和接待、劝慰与拒绝、赞美与批评等。由学生提前设计场景,然后演示给大家看。师生一块儿点评,探讨特定场合需要注意的事项。相信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都会获益匪浅。另外,《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简直就是一部灵活处理各种社交关系的活教材,此刻,引导学生再读这篇文章,学生的感受肯定会大不一样。

在“能力本位 项目课程”视域下,高职语文整体课程改革要迈出坚实的步伐,教师是课程的总设计师。应根据“能力本位 项目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实践活动。从“知行合一”的角度突出职业院校的“应用性”特征是切实可行的。

三、教改尝试:学而时习,快乐成长

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任务为驱动,定时定量地检查每一个学生,杜绝“滥竽充数”,激励学生去完成各项任务。这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教學实践表明,在“能力本位 项目课程”思想指导下,高职语文教学课堂更为活跃,在授课过程中,师生的交流更多。课堂上不再单纯地讲授知识点,而是代之以完成各项任务。学生可以写评论、写台本,可以做演讲,可以进行情境对话,对于写作也更有信心和方法。

演讲比赛可以说是语言训练的高级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挖掘材料,也可以借助其他素材,经过前期精心准备,登台脱稿演讲。学生经过概括、提炼、诵读、演讲,调动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能够在众人面前言语流畅地表现自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丰富和提高。通过语言来表现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喜闻乐见中有所收获和启迪,在参与中得到成长和提高。作为老师,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由衷感到欣慰。

“今日看點”课前演讲开设以来,学生踊跃参与,搜集材料,讨论观点,参与发言。在此纵观世事、激浊扬清、明辨是非,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

众所周知,写作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标杆,是对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在教改活动中是不能或缺的训练。在平时的活动设计中,穿插了写作训练,把活动内容作为写作的必要素材。写作时有据可依,内容会更为充实。比如《新学期计划》《朗诵会筹备方案纪实》《悲情项羽》等。

当然,教学改革尝试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考评工作也很重要。不可否认,懒散的学生不在少数,只有细化考评,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项活动要重在过程,看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要认真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并客观公正地进行打分。在明确的要求下,有些懒散的学生也开始活跃起来,练习朗读,评说时事,分析人物,整理写作。许多学生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由此可见,高职语文教学改革需要每一位教师下大工夫来改变现状。“能力本位 项目教学”则是职业院校值得尝试并加以推广的课改方向,其指导思想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大局观念,活动设计要可操作,学生要能够全员参与。备课要考虑到预设、把控、实施、反馈等每一个环节。当然,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更要谨慎对待,切莫流于热闹的形式而忘其根本。

参考文献:

[1]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马新,杨朝明,刘增德,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3]魏书生.教案、教学纪实选[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

[4]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