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16-05-30代艳红夏喜元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培育价值观

代艳红 夏喜元

[摘 要] 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培育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坚持以合力育人为依托,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力量;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形式;以网络新媒体为媒介,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关 键 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146-02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对我国的国家发展价值目标、社会发展价值取向、公民发展价值准则做了明确的价值定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建设文明向上、和谐生动的校园文化,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思想引领大学生的报国情怀,以敬业理想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以诚信信条构筑大学生的道德长城,以友善理念助力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升个人素质的现实需要。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元化,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快,对各种新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感、趣味感,但是,他们往往又缺乏理性思维,对各种新奇的思想和事物缺乏科学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分析能力,容易被误导,甚至不知不觉走入歧途。因此,在大学生当中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懂得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公民价值准则,从而端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开拓创新、奋勇前行,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育人工程,必须把握好每一个培育环节和过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强大校园合力。

(一)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文件不仅旗帜鲜明地反映了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更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和育人宗旨。因此,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努力构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积极培育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效,从而努力实现将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目标。

(二)以合力育人为依托,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力量

培育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高校各方面的育人主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形成一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的強大合力。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客观环节的积极功能。培育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托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大环节和过程。在教学育人工作中,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在管理育人工作中,对大学生的管理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凸显人性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服务育人工作中,开展学生后勤服务工作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细致入微、温馨暖人的后勤服务,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美、校园后勤服务之美。在环境育人工作中,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美丽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感染、熏陶和影响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彰显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体对象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主体对象身上。这就需要高校的专任教师、行政人员和学工管理者、后勤服务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恪尽职守,各司其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任务融入自身的本职工作中,渗透到大学生的心里。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当加强自我教育,积极学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形式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创新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学生头脑的现实需要。首先,可以通过知识学习类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可以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多少”校园知识竞赛、“价值观之美”校园演讲比赛、“弘扬核心价值观 践行美丽中国梦”校园书画比赛等活动,构筑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平台,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意识。其次,可以通过文艺体育类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例如,可以举办“炫我青春 唱我价值”校园歌手比赛、“弘扬核心价值 舞动美丽年华”校园舞蹈大赛、“强健体魄、趣动青春、共筑友谊”校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理念的熏陶和影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和浸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最后,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类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可以开展以“奉献、互助、进步”为主题的校园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绿化心灵 美化校园”植树节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我们有多近”校园实践调查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校园内、在大学生中开出价值精神之花,结出价值行动之果。

(四)以网络新媒体为媒介,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在“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时代发展趋势的今天,网络新媒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对新鲜事物敏锐度高、思想发展多元化、迷恋网络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时,必然会引入网络新媒体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通过多种新媒体形式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一方面,通过网络课堂教学等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导入网络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学习和探讨。在网络课堂上,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要求通过网络声频、视频、动画、图片和文字等多元化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趣味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轻松愉悦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网络平台,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内学习要求和课下实践任务,启发和引导学生全面多维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借助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互动交流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对网络新媒体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教材书本的兴趣。只有合理有效、恰如其分地运用新媒体手段和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大学生的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QQ、微信、微博等互动交流平台中,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积极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夏喜元.高职院校合力育人现状研究[J].传承,2016(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