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美术视觉形态再造
2016-05-30欧阳君伟
欧阳君伟
【摘要】:舞台美术视觉形态的再造有别于一般性造型艺术。写实抒情、写意抒情和去形写神是舞台美术三种基本再造样式,它们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基本方式和规律,同时又并非纯粹独立存在,舞台演出中,它们是穿插融合的。
【关键词】:再造;舞台美术;视觉形态
一、写实抒情的再造
舞台美术中的写实抒情再造,是以再现性手法为主,借助具象的视觉语言,含蓄地表达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审美倾向,抒发内心世界情感、情绪的视觉形态再造形式。
在写实抒情的再造形式中,“景”是具象的、再现的,而“情”是抽象的、表现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则构成一种将再现与表现在视觉感知中自然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绝不能简单地将具象性强的视觉形式,都划归到那种仅注重摹仿客观,而不注重对人的主观精神内容表现的自然主义中去。尤其是舞台美术创作,其形象性特征,井非指布景本身的形象特征,应该在不同程度上形象地反映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或心理、情绪等某方面的特征。舞台美术设计的重点不是表现环境自身,而应着力于表现生活在具体环境中的人物和人物的行动,即“典型环境”的塑造。”京剧《骆驼祥子》的舞台美术设计中,通过倾斜的城楼,提示那个萧条破败的社会。因此舞台美术中的写实性的再造,也不是简单的摹仿客观自然,而是以再现性为主,具象特征较强的艺术形象,但是其本质却是一种体现精神指向,具有表现意识的艺术形象。这种精神指向和表现意识是源于人物与人物的行动,也包含着设计者本身对人物和人物行动的理解与解释,一般写实抒情都采用以下原则:
1.近大远小。是利用视觉观看立体空间里的景物,所呈现出的景深状态之一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来构成空间。作为剧场里的舞台空间,毕竟是一个具有高、宽、深的“有限”建筑空间
2.近暖远冷。色彩具有前进、后退感是舞台设计师最感兴趣的问题。从生理学上讲,人眼晶状体的调节,对于距离的变化是非常精密和灵敏的,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
3.近体积感强、远体积感弱。近肌理对比显著、远肌理对比含蓄。运用肌理质感处理景物景深度的视觉特性,也是写实景物目前在舞台空间区域分布处理所经常使用的基本规律和方式,同时构成了舞台美术相对固定的景物处理的区域模式:前立体景区,中半立体景区,后软景区
舞台美术写实抒情再造对于构成特定景深空间的虚实关系,是以其再现性强的特点,可以直接再现出各种物体形象,在舞台特定空间环境中所显现的空间感、体积感、光暗感、肌理感、色彩感等客观形态虚实关系的丰富层次。层次的丰富性要充分调动视觉的生理特点。
二、写意抒情的再造
舞台美术中的写意抒情,是艺术家对客观的再现内容和形式,采取唯我所用的灵活态度。以意象化的视觉语汇,自律性的视觉语法,强烈地抒发内心世界情感、情绪的视觉形象再造形式。意象化的视觉语汇,是一种既能保持对客观素材中,某些具象特征的识别性,又包含有强烈主观表现性的寓意形态。因为,意象形态具有强烈的主觀表现性。所以,意象形态与客观自然形态相比,在知觉上呈现出一种与客观自然形态“似与不似之间”的视觉特征。“似与不似之间”既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具象与抽象有机结合的一种尺度,也是因为艺术形象含有寓意内容后,所构成的一种意境。一方面舞台美术家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观察方法去理解和再现与客观中的“似”;另一方面舞台美术家从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感情,以不同的形态和色彩结构去再造与客观中的“不似”。从而,能够以“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化视觉语汇为基础,去构成無限丰富的知觉特征和千差万别的视觉意境。
三、去形写神的再造
去形写神,是设计者淡化再现性,强化表现性,以抽象的视觉语言充分自由地表达主观对客观本质的感受,直接抒发内心世界情感、情绪的视觉形象再造方式。强调抽象视觉语言,淡化具体客观形态的外部特征,使得将抽象形象与具象形象相比较时,就给人以除去客观之形的知觉印象。去形写神的再造方式,是使艺术形象的形态结构和色彩结构,从所有具体形态的表象特征和意义中解脱出来。从而使艺术家能依据感情流向和主观表现的需要,以纯粹的视觉语言充分自由地表达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判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去形写神的艺术形象中,就没有对客观再现的成份。抽象地反映客观,是人类在认知和再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为便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而形成的一种方法。
抽象艺术形象对于客观的再现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是以特有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所谓“去形”只是遗去了具体客观形态外部细节和个性的特征,并没有遗去客观形态内在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共性特征,也就是内在的“神”。舞台景物“神”的表现,离不开舞台上演员表演艺术的配合,观众根据人物的不同情感对景物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果,在抽象的视觉艺术形象中,通过联想寻找到有某种客观生活依据的,与人物共同构成特定的戏剧空间。因此,如果说写实抒情的景物再造还会保留局部具象造型,而在专形写神的景物再造中基本上摒弃具象造型,根据剧本内含和人物情感,借助一些也许与戏剧环境不相依的景物形态,旨在通过塑造某种物质形态内在的“神”,与人物之间形成某种内在联系。比如话剧《屠夫》,舞台设计运用了三块钢板以三面墙的形式立在舞台上,中间的钢板墙通过转台的运动可以构成不同的戏剧空间。设计者完全摒弃了戏剧空间中所需的具体形象描述,而只是选用了“钢板”所赋予的“冰冷”的质感,调动观众的生活联想,以影射出二战时期德意志民族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冷漠的特殊戏剧环境,这种环境感有助于剧中人物情绪性格的展开和呈现。
参考文献:
【1】罗乐 视觉传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6
【2】林夕 艺术与错觉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4.3
【3】徐翔 舞台设计创作论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