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诗歌,构建“生本”英语课堂

2016-05-30徐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诗歌英语教学

徐娇

摘要: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诗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笔者分析了诗歌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然后结合教学实例进一步阐述了应该如何发挥诗歌独有的魅力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从而切实发挥诗歌在教学中的作用,由此归纳了在教学中运用诗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保证运用诗歌教学的内容能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诗歌;英语教学;教学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23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英语诗歌的教学做出了明确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应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小诗,并能理解和欣赏一些经典的英文诗歌”。而穆尔的一句短小精悍的名言对于说明诗歌的作用更有传神之惑:“In a poem the words should be as pleasant to the ear as the meaning to the mind”。可以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十分有益。然而,反观平常的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很好的目标语学习资源的诗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资源匮乏

在本套外研(新标准)版初中英语教材中,诗歌只在每册书的复习模块中偶尔“露下脸”,整套教材只选编了11首poem,有的是以chant的形式出现。相比语文教材中的詩歌单元,英语诗歌数量少之又少,且分布及其零散,完全不成体系。这样,让诗歌无意之中沦为了英语教材中的一种“光鲜摆设”,必然“窒息着”英语诗歌应有的生命力。

2. 师生态度消极

(1)教师方面:一方面来说,英语诗歌翻译、讲解、欣赏、演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英汉双语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而这些素养并非每位教师都具备;另一方面,对英语诗歌教学功能以及重要性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英语诗歌难懂,要初中生去欣赏、领悟未免有些勉为其难,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处理诗歌的教学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或“直接忽略”;或“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或“滔滔不绝,全凭个人主观臆测”。

(2)学生方面:虽对这个“新鲜事物”感兴趣,但时间有限,短时间内学不会,又不能马上领悟,于是索性抱着“反正考试不考,会不会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很显然,师生在对待诗歌教学中缺乏对教与学的共同参与,缺乏心灵和精神的沟通,没有思想的碰撞,精神深处的相遇,师生双方自然就无法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境界,必然“吞噬”着英语诗歌独有的魅力。

(3)评价与测试盲区: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评价除一份《语言技能分级标准》外,具体怎样操作和实施,在其他地方未曾提及,再加上诗歌内容本身不好设计、难以考查等原因,导致多年来各省、地、市从未见到过涉及诗歌内容的中考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碾压着”英语诗歌的“存在感”。

笔者认为:诗歌的语言凝练且渗透了大量的英语语言文化内容和人文底蕴,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如能巧妙地利用诗歌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语言知识的有效落实,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审美趣味,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知,体现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及艺术审美情趣的培养。

二、教学实例证明诗歌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套英语(新标准)教材中,虽然诗歌所占比例很小,但它内容生动简明,可以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活跃思维,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优化课堂教学,所以它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思考:

1. 优化词汇教学,导入新课,激趣提神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记忆工作,仅初中阶段就要求掌握1600多个英语单词。经研究表明:七次短时记忆才能把知识完全变成长期记忆,如果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词汇表,那必然是非常枯燥的,且效果也不会很好。其实,巧妙运用chant也是有效运用英语诗歌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很多教师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之一。

[例1]:上Starter Module 4 Unit 2 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尝试用以下这首简单易学的chant进行导入Sunny, sunny, its sunny. Cloudy, cloudy, its cloudy. How is the weather? How is the weather? Raining, raining, its raining. Windy, windy, its windy. How is the weather? How is the weather?实践证明:一首好的诗歌可以凭借其特点,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欢乐,学生很享受这种在朗诵chant的过程中记忆单词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有意思的词汇学习法,会让记忆更加持久。

[例2]:在学习表示十二个月份的单词的时候,由于月份名称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前后容易混淆,而且有12个之多,学生要记住这些词汇并非易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可以选取“The cuckoo”这首诗歌,既可以把要教的月份单词穿插进去,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语境。诗歌中的词汇不仅精炼,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月份词汇的记忆,而且具有意义,排列在一起饶有趣味。

(教学范例——优化词汇教学)

[例3]:教八年级(下)Module 6 Unit 2 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时,教师可以采取与话题“爱好”有关的师生交谈作为导入,然后用幻灯片呈现本人的爱好图片,并在导入中渗透本课新词汇的学习。如:growing vegetables ,climbing mountains, looking after the animals, playing volleyball,并引导学生跟读、学习。但在处理“sailing”(航行)这一生词时却容易让人犯难,因为这个爱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即便呈现图片,他们也会在短时间内“会错意”,从而导致学生“卡壳”、课堂“冷场”的尴尬局面。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过程性和合理性,可作以下尝试:将“sailing”这首诗歌用来作为课前导入的热身活动。由于整首诗歌“I am sailing I am sailing. Home again cross the sea...”内容简单,生词不多,意境悠远,又给人以无限的力量,再配以航行的图片,诗画结合的效果立刻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个个饱含激情,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还让学生对诗歌产生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感受。

[反思]:经实践表明,教师将诗歌巧妙地融入英语词汇教学,就会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师生之间由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转变为动态的“师生互学”关系,从而使英语课堂更加充满生气和活力!

2. 优化语音教学,练习发音,培养语感

众所周知,英语语音不仅限于字母的读音,更重要的是重音、语调、意群的读音和节奏。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由于受母语影响,一个音节一个单词,几乎每个词都读得很清楚。其实不然,在英语中每个句子,甚至是每个单词都有重读与弱读之分,加上连续、失去爆破以及升降调等都是有要求的。所以,说英语就得按一个一个意群连贯地说,节奏感强,轻重分明,抑扬顿挫,从口中出来的是语流,而不是一个一个往外蹦的单词。而诗歌讲求押韵,句子整齐,结构匀称,注重格律,诵读时,抑扬顿挫,且情感表达充沛强烈,正好与说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要求不谋而合,有着其他文体难以具备的艺术魅力。

[例4]在教授七年级单元音和双元音的发音时,受母语的影响,很多学生的英语口语或多或少会夹带一点地方方言,特别是元音发音不是很准确,会出现一些口语混淆现象。“Look up at the sky”是再适合不过的首选之作:因为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这首诗歌语言明快,节奏鲜明,出现了多个含有单元音和双元音的单词,教师可一边播放诗歌录音,一边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模仿、探究、总结。同一首诗歌,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语速与语调来操练,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快慢、语音的轻重、语调的升降等细节问题。通过富有韵律的朗读,在不知不自觉中,学生的发音口型逐渐固定化,发声器官灵敏度和节奏感也有明显的改善,而且掌握起来也比单纯的语音练习要快得多。

(教学范例——优化语音教学)

[反思]:将诗歌创作引入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品尝“原汁原味”英语的机会,有效地帮助他们培养地道的英语语感,而且还能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的语音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使原本枯燥的发音练习变得活泼、生动。

3. 优化语法教学,化解难点,巩固操练

美国语言学家Douglas Brown指出:“语法教学要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进行,要将语法知识融于语境中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淡化机械而又死板的语法讲解,强化语境,突破现有教材的体系,整合有关词汇及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真正明白语法的内涵,而不是机械地记忆语法规则,将语法教学融入篇章教学中,通过对语境的分析训练语法知识,创造学习、运用语法的真实语境。这样,语法课要上得活泼生动、深入浅出,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但是,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教材绝大部分语法知识其实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诗歌来辅助教学的。

[例5]在教授外研版英语九(上)Module 6 Unit1 If I start after dinner, Ill finish it before I go to bed.关于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要求学生掌握if从句的时态规则:如果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教师首先可以将诗歌呈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朗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归纳出if条件状语从句的时态。

(教学范例——优化语法教学)

[例6]在教授八上Module 2 Unit 1 Its taller than many other buildings学习形容词的比较级时,可以尝试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best.”这样做,既使学生体会到了诗歌的韵律之美,又让他们轻松地记住了good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可谓一举两得。

[反思]:在语法教学中使用诗歌,以诗歌导入或巩固所学语法项目,比起教师反复讲解和强调语法规则而言,诗歌不仅朗朗上口,富有意境,使得原本枯燥的语法课多了一些韵律美、多了一些语言味、多了一些人文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语法难点,如此一来,既能缓解课堂中的紧张气氛,消除学生的焦躁情绪,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法操练,对于语法教学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优化写作教学,情感渗透,升华主题

情感的渗透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和传递。语言诞生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在情景里,让学生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才有助于沟通情感,才能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近年来,随着初中英语课标教材的使用和英语课目标要求的逐步落实,英语写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英文诗歌,巧妙地融入写作教学,让学生从诗歌到题材进行感悟和体验,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升华所学内容的主题,运用得当,会让英语写作教学焕发出旺盛而又持久的生命力。

(教学范例——优化写作教学)

[例7]在九年级中考复习阶段快要接近尾声,进入英语写作复习时,有些学生因中考的临近,压力倍增,情绪也变得异常焦躁不安。这时,教师不妨调整一下复习节奏,让学生一起读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Life”。因为这首诗歌旋律优美,能使学生意识到直面挫折、珍惜生命的重要性,特別是诗歌末尾“So try to make it beautiful”对这节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能让学生和教师、学生和诗歌内容产生极大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升华了该节课的主题。与此同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通过仿写这首诗歌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转变消极的情感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反思]:通过这次尝试,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非同一般”如:“Life can be sweet, Life can be bitter, Life is mostly colorful”又如“Life can be a fantastic journey”都出自学生之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尝试开展让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活动。

学生本人介绍创作思路及表达的情感。

其他学生可以就诗歌内容提问或就其中的某些语句、用词进行修改讨论。

教师结合前两方面的意见,进行前后的点评或修改,使其完善。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现象的感受与认知,可以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展示他们作品的平台。如:(1)布置诗歌墙。利用教室的墙面或者板报,布置一面“诗歌墙”或者种下一棵“诗歌树”,将学生创作的诗歌张贴起来,既是教室文化的一种布置,又能很好地创造出英语诗歌写作的氛围。(2)PPT展示:将学生自创的“佳作”都集中起来,制作成PPT,放给学生看,来自同伴的佳作,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当他们的诗歌和名字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油然而然产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是不言而喻的。(3)出版诗歌集:如果条件允许,把学生们的“佳作”都收集整理并印刷出来,装订成册,让学生互相传阅和欣赏,并相互学习。这样做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同时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整理出来的学生作品,将成为教师日后开展拓展性课程教学中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

三、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诗歌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诗歌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保证运用诗歌的时机以及诗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能有效地为课堂服务,从而切实发挥诗歌在教学中的作用:

1. 导向性原则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阶段的叛逆期,虽然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但已经开始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要让诗歌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发挥作用。诗歌不仅要生动活泼,易学易记,还要与所学的新知识密切相关,能强化教学目标,突出教材重难点,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且必须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2. 教育性原则

关于诗歌的选择,除了要考虑诗歌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内涵,同时要尽量避免盲目地追求诗歌的经典性以外,还要考虑初中生的認知水平,以及针对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挑选。因此,不妨选择一些语言简单、寓意明确,情感积极向上又富含哲理的简短诗歌。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借助诗歌进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教学和情感熏陶。

3. 语用性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诗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诗歌时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中蕴涵的诗歌元素,更要让学生理解运用诗歌的目的、背景、情境,从而培养学生得体、灵活运用语言的意识,为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从而达到教学生“赏中学,学中悟,悟中用”的目的。

四、结语

将诗歌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是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中的充分体现。从时间来看,初中阶段的诗歌学习不同于启蒙阶段的简单重复,又有别于高级阶段的文学鉴赏;从题材上看,英语诗歌虽然不是英语教学的主体,但它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学习内容所无法替代的;从效果看,诗歌学习是学生培养语言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形式。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善于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一丰富而又宝贵的课程资源,把诗歌引入课堂教学,它独特的魅力将会使英语课堂变得别具一格,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 曼.浅析英语诗歌在培养中国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及其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2] 范秀华,朱朝晖.英美诗歌鉴赏入门[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杨小琴.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巧用诗歌[J].文理导航,2014(4).

[4] 马海青,高霄霄.诗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5(4).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中学 314500)

猜你喜欢

诗歌英语教学
诗歌不除外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诗歌岛·八面来风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