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下的山西乐户

2016-05-30李晓莹

艺术评鉴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乐人山西笔者

李晓莹

摘要:本文从《山西乐户》这篇文章入手,对乐户的产生、乐籍制度的产生进行了简明的阐述。并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山西乐户》作者以人为本的音乐研究视角,根据乐户及乐籍制度的历史发展,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创造及传承进行了大致的剖析。同时通过《山西乐户》这篇文章对中国传统音乐史的独特研究视角,表达了对中国音乐史研究上应具有推陈出新的革命性视角,以及在对待中国音乐史上应当具有的正确、科学、全面的思维及态度。

关键词:项阳 山西乐户

读《山西乐户》这篇恢宏的博士论文前,笔者一直在直思索一个问题:山西的鼓吹乐、山曲是笔者早已耳闻的,但山西的乐户到底是什么?刚读到标题时笔者曾武断的认为,或许是项阳博士为那样一群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吹吹打打的草台班子所写的心路历程和生平经历吧,感觉上有野史的趣味,于是笔者便选择了它。

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读完了第一章以后,笔者便有一种当头棒喝的感觉,毕竟这样一位为了研究乐户,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先后查阅书籍200余种,近百种现代学者的相关论述,作了10万字左右读书笔记的博士生学者,不会跟笔者一样有这样肤浅的认识。

这是一篇与笔者以前所读的不一样的历史性的著作。它的不一样在于作者以看似不起眼的山西乐户为点,洞察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音乐文化的演变过程。

作者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作者在1993年接触到了这个题目,当时山西在做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的调查,有艺人称自己为乐户的后代,作者觉得是有意思的现象。当时重在音乐文物,对乐户只是顺便调查,不曾深入。在此之后在读清代学者俞正燮的《除乐户丐户籍女乐考附古事》,觉得此题目大有嚼头,但他未深入研究,顺带的心得也是敷衍成篇。

在确定研究到深入了解后,作者发现由乐籍制度下的乐人这条主脉络涉及传统音乐的各个方面,乐户也自然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创造传承的中坚力量。虽然他们看似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们为社会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其承受的精神痛苦同样深重。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承受了太多社会强加给他们的不公。然而正是这个群体,却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作者越是深入,越是对他们肃然起敬。他认为这样一部血泪辛酸的历史,一部由乐户们创造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史值得我们下功夫花力气去研究它。

首先需要明确乐户及乐籍制度。那到底什么是乐户呢?袁静芳老师在此文章的代序中,将其定位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社会群体,“专业贱民(罪民)乐人”。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礼乐制度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是中国历史上多种音乐形态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教坊筵宴俗乐中的主体。

谈到乐户的源流,笔者将项阳博士对其章节的阐述,按乐户地位高低和历史发展的时期将它分为三个阶段:

较高的地位 → 地位低下 → 与平民同等地位

(夏商西周) (北魏~清早期) (清后期~)

乐籍制度酝酿期 产生和发展期 革除期

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源自阶级社会以前,乐人是一个专门取悦于人和鬼神的社会群体。在夏商时代便有了“女乐、女工”这一群体的代称。商朝更多重声色娱乐的需要。而周代,不仅既有声色娱乐的一面,又强调乐的社会功能性。强调乐的“合礼性”。因为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不了解,因而常带有宗教意味的行为,“乐”扮演着沟通人、鬼、神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的重要角色,有娱神、娱人的作用。所以懂乐的人地位一般都是比较显赫的。在礼崩乐坏之后,这一群体都还是大量存在的。但在东周之后,人们更加注重乐对人娱乐性情的作用,这是其“俗”的一面。乐人群体,因各路诸侯的需要不断的扩大,因此慢慢形成乐籍制度。

乐户,是乐籍制度产生之后的事情,以罪人亲属为主体。由此开始,它便从社会上层跌落到社会底层。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的需要,其次是等级观念越来越强烈,当统治阶级越来越注重声色娱乐之时,需要这一群体。再次,军旅之中,自汉代创立鼓吹乐以来,也需要专门的音乐人才以鼓舞士气。此外,在民俗活动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北魏时期,乐籍制度产生。犯罪人员家属强迫入籍,征获俘虏。这主要是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而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到了隋唐,隋高祖因不喜声技而将乐人“罢遣从民”,乐户开始有了一些自由。但是隋炀帝却好声技,并将从周、齐、梁、陈等地接收过来的乐家子弟皆隶属于太常,与乐人的社会地位有着本质的不同。隋代宫廷中从事音乐活动的乐人分为了两类,一类是贱民,一类则是庶民中擅长音乐者,这个时期规定一旦入籍便不能享有与百姓同有的社会地位,甚至包括婚配。一旦入籍则都列为贱民行列。但也有极少数例外的婚配,那也只是被看作为恩赐。同时这个时期教坊的建立,也使音乐开始有了雅俗之分。教坊里设有宜春院、梨园、云韶府等机构。教坊乐中的乐人也均为乐籍中人,代代相因。年满七十方方可衣锦还乡。乐户在唐代虽然有了一些自由,但那也只是相对的。他们还是被整个乐籍制度所禁锢。

到了宋代,在经历了唐末社会文化逐步向市井民间的转化,音乐也逐渐由宫廷走向大众。宋代教坊隶属于太常。但宋代教坊并非俗乐,而是礼俗兼备。所以在宋代便有了最为宽松的乐籍制度。年满五十即可以返回家乡。

然而到了明代,整个乐户制度则发展成最为畸形的乐户制度,不仅从服饰上与普通百姓有所区别,乐户成员的来源也都是来自于那一群养尊处优的罪罚官吏的家属。这个时期入乐籍者便会遭到歧视。

清代末期,因为乐籍制度被革除,乐户们开始可以逐渐享有与平民同样的社会地位。

作这样的划分,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各个时期,乐户所面对的处境都是不尽相同的。就像是乐籍革除期,乐户因为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就算制度革除,乐户也同样受人歧视。

作者选择山西这个地方入题一是因为山西为乐户的主要发源地,历代藩王长居于此地,为服务藩王等王公贵族,于是有大量乐户产生,二是山西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出土文物多,音乐文化深厚。

文章并非都在讲述乐户的定义,和有关乐户的历史。此文章将其内容分为了六个章节,分别是“乐户的源流”、“山西乐户”、“乐户的组织和文化形态”、“山西乐户的音乐文化特征”、“乐户对音乐文化传统的贡献”和“乐籍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其实读了文章后,笔者个人认为,后面四个章节主要是由“乐户的源流”和“山西乐户”两个章节所引发出来的。因为这样一个制度既是封闭,又是开放的,其结构与组织,既严密,又是相对松散的群体,却为中国保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与财富,因此研究它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因为它严密和松散的双重性,使得它既对宫廷音乐的成熟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也让宫廷音乐向民间音乐扩散的变化非常的清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恩主在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恩主的需要,他们的变化也是相当巨大的,他们的变化也决定了整个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趋向。

由此看来,从乐户的角度出发,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地方还是全国,专业人士还是业余人士,它都有着不容小视的作用。

笔者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篇文章。笔者的庆幸在于,自己读到了关于音乐史学不同视角的文章,因为作者选择了以人为本进行研究,就像郭乃安先生所说:“音乐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当然可以而且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独立的研究,没有这些研究,就极大的限制了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但是,如果排除人的作用和影响而作孤立的研究,就不能充分地揭示音乐的本质,因为音乐既是为人而创造的,也是为人所创造的,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无不渗透着人的因子。”

在读以前的传统音乐史学时,笔者多少是有一些不赖烦的。通常翻开书的第一章节,总是首先就看到“远古时期的贾湖骨笛,距今大概多少多少年”……“曾侯乙编钟又是怎么怎么样”,等等,虽然自己是那么迫切的想潜心专研,但是面对着那些千篇一律的用词,却是怎样的逼迫自己认真都不行。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样记录音乐史不好,这样的著作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音乐史的发展脉络。但不好在于有些陌生词眼,凭空就出现在文章里,到底它为什么会存在,我们却是一无所知。太多这样的著作,就给人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偶尔只会让我们觉得,大家也无非就是互相借鉴,说不出自己的观点罢了。

笔者认为这多少还是受西方的专业音乐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吧,当中国人借用西方研究形态的方法在研究中国音乐的形态上大放异彩时,殊不知,西方人已经开始在重视对人文学科方面的研究。要想了解历史的全貌,最重要的便是人,因为人便是创造历史的载体。

项阳博士以人入手,勘探了整个历史发展的全貌,同时用趣味性的语言,简单介绍了多种音乐产生的原因,及其形态的发展,如戏曲,佛教音乐,鼓吹乐。用野史性的笔风记录了乐户们的生活状态、经济收入,以及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

不仅如此,作者还从地理、美术、文学等多方面的视角对文章进行了宏观的把握。图文并貌,加上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还有作者深入采风后所收集的资料,使文章读起来意味深长,也通俗易懂,感觉上非常贴近生活。

虽然书中在音乐的旋律形态上没有任何的介绍,但是它确实值得我们肯定。因为作者以乐人为主线展开研究,对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都有了一定新的认识。这也提醒我们,在做研究、做学问时应该多游目流观,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踏着前辈的脚步前行。

虽然书中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介绍得非常详细,而且有一些问题还值得探讨,但是他以人的观点出发,给我们带来的新视角,却是不可否认的。就像作者本人也说:“这样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大量学者投入其中去研究。”

虽然中国的音乐历史发展还不够健全,但作为一位音乐学的学习者,我们也必将怀有这样的学科情怀去学习和面对它,将它慢慢地、完整地塑造起来。

参考文献: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新视角下的新收获(《山西乐户(代序)》)[J].中国音乐,2002,(01).

[2]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J].中国音乐学,1992,(02).

[3]张振涛.论恩主[J].中国音乐学,1994,(03).

猜你喜欢

乐人山西笔者
我在山西等你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下)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老师,别走……
永济蒲剧田野调查研究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