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雕塑创作中形态与空间的回归
2016-05-30吴闵
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分院,江西南昌,330201
【摘要】随着现当代雕塑艺术的持续繁荣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媒介和材料,科技的发展也给雕塑界带来了一股春风,这些新事物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雕塑的多种可能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也怕风吹得过猛变成飓风,让人只看到艺术的一些酷炫的效果,而忽略了雕塑中形式和空间的重要性。
【关键词】雕塑;形态;空间
雕塑是一门体系庞大的学科,关于雕塑的林林总总,可以从各个角度切入加以阐述,而这篇文章从雕塑最本质的东西,即形态与空间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缺少形态与空间,所有做出来的雕塑都无从看起,无从谈起,这虽然是一个在雕塑中由来已久的话题,却也是我们越来越容易忽视的问題,人们做雕塑做到后面往往会忘了做雕塑的初衷是什么。这就好比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是结构与空间的关系。
一、雕塑的形态
现代人做雕塑有很多的想法需要表达,亦关心宏大的问题,如全球变暖、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等等,可是要做出作品都需要一个最基础的形态作为支撑,如果说媒材是雕塑的物质基础,那么形态便是由物质基础搭建起来的,观赏者最初见到这件雕塑作品的时候,形态是带给我们最直观感受的媒介。这在最初的艺术起源中,也是有迹可循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制造工具的长期实践中首先便发现了形式美,而后在探讨美的过程中才逐渐表现出对材料美的认识。当然,在这里我们只讨论形态与空间,但长远看来,要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加入了精神和实用功能会给作品更多的力量与深度。最早人们就已经学会选择合适的造型器具进行生产活动,而这种有选择的实用观念就是最基本的造型观念。如果雕塑作品中包涵了艺术家的感受,那么雕塑的形态也会随着所要表达的对象做相应的变动。如果我们只讨论形态的问题,单纯从形态来说,而不考虑雕塑诸多其他要素的话,笔者相信好的艺术家也一定会有独树一帜的艺术符号,因为他们深知就形态来看,这是一切作品的基础,艺术家是需要观众的,而首先吸引观赏者驻足观看的,就是形态。
艺术家在创作一件雕塑作品时,灵感的来源也许是一片落叶,也许是一个触动心弦的场景,也许只是当时艺术家的心境,但这些都来源于一种或真实或虚幻的存在,雕塑的形态则是人类对事物理解和总结的成果。而后艺术家通过自身敏锐的艺术感,捕捉到了个人的小众情绪,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让人们去观赏、去体会。他们把这种个人的情绪通过作品传递给观者,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便是艺术家通过艺术的手法和人们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人类对形态的感受和认知已经经历了抽象——具象——抽象的漫长演变过程,是具有时代性的。
雕塑是属于人为形态的一个种类。人为形态造型形象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如果把西方传统雕塑的肖像造型形容为写实的、具象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雕塑就具有很强的写意倾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似”。具象和抽象形态在雕塑的立体构思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具象形态是研究造型规律的基础,是一般化规律和体验性规律的总结印证;抽象形态的创造是在总结具象形态的基础上,运用创造性思想对雕塑的造型进行深层逻辑演变的结果。
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亨利·摩尔(Henry Moore),曾经一度热衷于抽象雕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放弃了抽象,回到了以人为主题的创作上。从四十年代起,他创作了一系列充满了人伦情感的作品。《三人立像》就是这类作品中比较成熟与出色的一件。在摩尔看来,从原始艺术中不断汲取养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他的创作中,首先追求物體的质感,保留材料本来的美。他观察自然界的有机形体,如甲壳、骨骼、石块、树根等,从中领悟空间、形态的虚实关系,自然力赋予形态的影响。而后,他的作品再次往抽象空间方面发展,摩尔倾心于抽象造型,但他始终与几何抽象保持着距离,他追求的是一种有机的生物态抽象。我们纵观他的创作路径,完成了一次抽象——具象——抽象的完整发展过程。
二、雕塑空间概述
雕塑的空间可分为实空间与虚空间,实空间是雕塑实体本身所占的三维空间,虚空间是指除雕塑实体之外的透空部分,就好像绘画里面正负形的概念一样。虚实两个空间是相对的,虚空间必须由实体空间来界定,实空间也是由虚空间来衬托的。只有一虚一实两种空间的结合,才能构成一座完整的雕塑。而虚空间又可分为雕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它可以存在于雕塑的内部与外部。雕塑的外部空间更大程度上指的是雕塑与环境存在着的密切关系,雕塑是环境艺术的范畴,雕塑不能独立于环境而存在,室外雕塑更能体现这一点。有时环境有很多不利的因素,这就要求艺术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根据周围环境,把雕塑融入到环境中去,而不是先做好雕塑,再寻找摆放的位置,应该在创作之初就要根据所放置的空间环境来整体考虑雕塑的可行性。
由摩尔笔者又联想到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石造像,摩尔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吸收过东方文化,所以对于“孔洞”的理解两者有着异曲同工的传承关系。我们也可以把假山石看做是石匠的雕塑作品,特别是太湖石的制作过程尤为艰辛,一般都要经历祖孙几代人的制作打磨才最后得以成型搬入园中。古代石匠这一行当一般是家传下来的,传说工匠挑选上好的石料,循石造型,把石头修整过一番后就沉入太湖湖底,随着时间的打磨、湖水的浸蚀,慢慢地,石头变得圆润光滑,等到石匠的孙子辈再重新打捞上来,再进行最后的修整方可。太湖石制作的工艺之精湛、时间之长久甚至可以媲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就像米开朗基罗制作的《哀悼基督》像,这件作品连在看不到的小地方都用天鹅绒细细地打磨光滑,不得不叹服于大师的极致与执着。虽然东西方对于雕塑的法则和文化有着明显差异,但是对于作品细细考量,精益求精的精神却是如出一辙。假山石对于虚实空间的探索仅仅是一个局部,是小的雕塑装饰作品,其实中国园林讲究的是意境之美,对于空间和透空的延展,迂回曲折,不让人一眼看透。这样的一种文化促成了园林整体和局部都围绕着这一中心思想展开,从而衍生出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美感。而摩尔借鉴了这样一种形式并加以抽象化,他把大自然当做是整个“园林”,而作品就好像是假山石,来探寻园林与假山石的空间关系。从1935年开始,摩尔致力于环境雕塑的探索,并有意识地将自然风景与雕塑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这样看来,环境与雕塑当然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三、雕塑形态与空间的回归
雕塑的构成要素很多,但最本质的就是形态与空间。形态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要做出好的作品,就必须推敲作品的形态与空间。构思作品形态的同时,自然地就会联想到空间的因素。形态决定了空间,空间也衬托了形态。形态很多时候是取决于雕塑家当时的心态感知,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个人风格后的一种对现实世界观察的习惯性思维而创作出来的。如贾科梅蒂在创作《行走的人》时,雕塑中反映出来的人物形象更接近于从远处观察人物时所见,他称之为“修剪去空间的脂肪”。贾科梅蒂把人看作透明结构,而不再是成团成块的实体。
在观摩了大师雕塑作品的形态美,研究了雕塑形态的创作规律,汲取大师的空间形态创作手法后,在做相应空间形态研究时,便可以思考出新的形态构思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对于雕塑最本质的回归,而非是一种退步。试着寻找新的空间形态表现手法,如镂空、切割(化简为繁)、组合(化繁为简)、变形、套叠、穿插等,使自己的作品更有专业性和作品感,在形式美感里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和独特的个性。这都是在大师的基础上和一些既有的文化给予我们的,我们也许只要往前一步,或者想得更深入一些就可以形成自己的一种形式标识,让大家能够一眼辨认出来,笔者认为艺术和时尚一样,之所以能够流传都源于创新,只有不盲目跟风你的作品才会最终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柯希仑.“空洞” 而不空洞——浅谈亨利·摩尔的雕塑艺术[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毛显丽.雕塑负空间形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3
[3]吴昊.虚与实——雕塑的正负空间形态转换与材料呈现[J].中央美术学院学报.2012
[4]翁剑青.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形态及问题之探讨——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的解读[J].公共艺术.2011
作者简介:吴闵,1988年7月,女,汉族,江西省抚州人,硕士,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分院,助教,研究方向:雕塑综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