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

2016-05-30韩建华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守法教师职业职业道德

韩建华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總和,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质,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

有人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三十年的从教生涯,使我更加感受到肩上的重担,以一名人民教师的高标准严于律己,做好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做好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一、遵纪守法,依法执教

“依法执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宪法和教育法规等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履行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一种要求。

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健全,国家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 、高度民主的法制轨道。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学校“依法治校” ,教师 “依法执教”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也是樹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首先,教师要学法。学法、知法是遵纪守法的前提,要做到依法执教,教师就必须首先学好有关法律知识。《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几部法律、法规内容是指导我们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章程和依据。同时,教师还应当熟悉《交通法》《国旗法》等法律,只有学习和熟悉这些法律、法规 ,才能做到懂法、守法,按照法律要求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才能防止和杜绝体罚学生、违法乱纪等触犯刑律现象的发生,同时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

其次,教师要守法。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是教师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教师要守法,最重要的是首先要遵守与教师职业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形成法制观念。教师作为教育者,理当以身作则,遵纪守法,才能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知法、守法公民。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二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体现。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师的期待。

爱岗敬业是指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甘为人梯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才能教育事业充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勤于钻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虚心好学。“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只有虚心好学,虚而不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二是精益求精。教师要求真务实,克服自满,以严肃的态度,去伪存真,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并在教学中把知识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三是知识渊博。要给学生 “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 “一桶水” 。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所教课程的知识,还要学习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充实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三、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是古今中外教师共同遵守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 “言教” ,更需要 “身传” 。教师的一切言谈举止都应当成为学生甚至全社会的楷模和表率。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甚至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要严于律己,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

一是思想品德方面。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

二是在言谈举止方面。要遵纪守法,语言文明,仪表大方,教态端庄。

廉洁从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安于清贫,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正确处理教育事业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条重要规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四 、关爱学生,尊重家长

关爱学生,尊重家长,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完成。教师只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尊重家长,才能形成学校和家庭培养教育学生的合力。

一是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关爱学生,就要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等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关心他们课外的生活,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爱看什么课外书籍,还有衣食住行的问题。学生有了过失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更不能采取体罚、变相体罚、挖苦讽刺等做法。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方法以理服人,让他们心服口服,让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鼓励,对他们偶然的疏忽要能谅解。

二是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学生是爱学生的尺度和表现。教师要正确处理 “爱”和 “严” 的关系,做到 “严” “爱” 有度, “严而不厉” ,“ 爱而不溺” 。教师爱学生,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着眼,所以爱学生不等于迁就学生、放任学生,也不是溺爱学生,而是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遵守学生守则,按行为规范去做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是尊重家长,与家庭共同努力教育孩子。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如果缺失任何一方,我们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

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只有家校经常联系,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加强师德教育,提升师德水平是当前发展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守法教师职业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人在网络 也要守法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