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郁达夫日本书写的“正迁移”模式初探

2016-05-30梁鸿威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沉沦小说集郁达夫

梁鸿威

摘要:郁达夫在留日期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集《沉沦》,引发了文学界的巨大反响。本文以郁氏留日背景为出发点,诉诸文本分析来阐述作品中的“正迁移”书写模式,并试图重构它们在变动中的内质绾联。

关键词:郁达夫 日本书写 “正迁移” 小说集《沉沦》

一、“正迁移”书写模式概说

长期以来,“自叙传”视角都被读者奉为圭臬,甚至将其与“自传”划上等号,以致作品旨趣外延的無限凝缩。与此同时,在读者的潜意识场域里,形成“以虚构逆推现实”的阅读惯性。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文学富于“内倾性”:在中国是先有了此作者,而后有此作品的。作品的价值即紧系在作者之本人……须此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道”。[1]因此,我们应该从郁达夫“本身”出发,阐发这种“正迁移”书写模式。所谓“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原作为心理学上的概念,本文从文学创作角度,将其引申为真实(作者)对虚构(作品)、作品中此意蕴层对彼意蕴层的促进性影响,由此重构它们的内质绾联,同时也特别强调其差异——这种“藕断丝连型”跳跃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二、日本书写:“正迁移”

(一)“爱”从现实之弱化到虚设之强化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留日史,还是作品本体研读郁达夫,“爱”都应是阿里阿德涅之线——只不过这两种爱从“现实之弱化”到“虚设之强化”完成了正迁移。1914年郁达夫考入东京一高预科,后因逆郁曼陀之意私改回文科,兄弟俩一度决裂,[2]他在1917年的《丁巳日记》中甚至认为情同手足也是虚伪的,“予之兄弟诚如舜之兄弟,无一日不以杀予为事也”[3]。3年后,已经25岁的达夫为了探望病中的祖母第三次回国,不料被封建家长逼得与富阳孙荃结婚。[4]实质上,爱的核仁从未成形,为了对抗几次离婚未遂的现实,他“就只是长年的避居在日本,无论如何,总不愿意回国”[5]。而从日本寄给孙荃的书信中,郁氏的语气也较为冷硬,甚至有责令之态。郁达夫真所谓“性压抑”吗?误矣!若是简单的性要求,他完全不必寻妓自堕,从后来狂热追求王映霞中,我们也可肯定他渴求的并非性,而是爱,“是强烈的爱,是盲目的爱,是可以牺牲一切,朝不能待夕的爱”[6]。手足相亲若譬喻为托盘,那么异性情爱必定是盘上的一颗夜明珠,无前者,在他乡的唯一支撑便訇然破碎;无后者,则如行尸走肉,灵魂黯淡无光,生存了无生趣,诸念归空。在爱机能的弱化、直至破灭上,郁达夫与日本二战后“新戏作派”的太宰治有某种跨越时空的相通,但太宰是无法向人类求爱、无法爱上女人,在孤独场域中俩人所处又是截然不同的。

一言以蔽之,孑身于异国的郁达夫深陷在兄弟无亲情、夫妻无恋情的困境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当这种爱无能“正迁移”到小说集《沉沦》上来,便诉诸性的苦闷剥离了它的本质,呈现给读者的已是色欲之幻象。实际上,性苦闷不过是我们的表层印象,作品真正隐含的蕴义反倒是性泄愤,它是爱被弱化后所寻求的一种铠甲保护,一种心理自慰、变相满足。正如郁达夫将自己的新婚妻子搬到《银灰色的死》中就变成“她死了,她是死了”的可怜形象,确实也可等同于他在现实中已死了的爱,此消亡,则彼生息,于是乎“虚设的爱”在私小说中便生根发芽了——这亟需在女性书写中羼入作者的体认。那么,对于爱,从实质之弱化到虚设之强化的“正迁移”是诉诸何种梯级方式实现的呢?

笔者根据郁氏对设定女性投射的不同情感特质,细划为三类,它们以梯级上升形式不断强化:初阶是《银灰色的死》中的“共感”(sympathy),即Y君和静儿本是相互爱恋的,共感型女性显然是Y君的一丝抚慰,至少实实在在带给过他希望,因此从本质而言,郁达夫在这篇早期小说里流露了对“爱”的一种期待态度。而《沉沦》则将这种期待发展到第二阶:“渴望却不可求”,通过设定旅馆主人的女儿,以及苇草边的陌生女子两个角色,叙说于质夫先前纯洁的爱,已变相挪移到了女性裸浴的身体和做爱过程上,可见爱进一步被强化,已然达到畸形程度。最后一阶则是《南迁》中的“占有”,虽然荒诞,但这一次主人公伊人成功实现爱恋的愿望,拥有日本一位淫妇M,而且真正满足了肉欲需求。显然,虚设的爱在这里再次被强化了。

总言之,郁达夫渴求的现世、实质的爱,在亲人郁曼陀和妻子孙荃那里不断被“弱化”,最终在长达十年客居异国的孤寂生活中也消磨殆尽。于是,诉诸笔端后这“爱”便朝着反方向发生了畸形强化,先是幻化为虚无的恋情,又逐步膨胀化为性欲……正因为这种隐性的“正迁移”,致使读者迷失在了作品主人公自身都走不出来的伦理废墟中。

(二)从强化链条的解体到“感官遁世”的暂时调和

亟需注意的是,上述對爱的强化并非都顺利。譬如《沉沦》的于质夫在每次意淫后都自怨自责,在窥浴后悔愧万分,在与妓女交欢后欲寻短见;同样,在《南迁》中,当伊人以为自己得到爱情,后竟发现被淫妇欺骗了。随着强化链条的解体,即“爱”已然获取无望,主人公陷入痛苦的孤独泥潭,为了规避精神苦难,遁世(本文借指原作“Idyllic Wanderings”,即田园诗般的徘徊)便成了作品内容进一步正迁移的结果。不过,这种遁世书写要特别强调是“感官遁世”,即小说主人公所作出的隐世行为,都停留在感官机能层面,包括直观或虚幻的体认。因此,它在作品中主要诉诸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对大自然采取再现描绘,塑造出饱含诗意的郊野风景,暗示、映衬主人公的情绪起伏,这在《南迁》中尤为突出。当然,更关键的是作为两个情节高潮区间的过渡,对主人公先前产生的精神痛感进行调和。正如于质夫在旅馆窥浴后的忐忑不安、抑郁,都很快就消失在山顶梅林的幽景中。

第二,以梦幻捕捉之笔法,摘取色彩意象,带出一个有“万物通灵”味道的牧歌田园。譬如《沉沦》开篇就描绘了诸如“白线似的乡间官道、紫色的气息、反射出紫不紫红不红的岚气”等涂有奇异、诡谲色彩的梦境——这与日本寺山修司在20世纪70年代导演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在构思上是共通的。寺山修司在其代表作《死者田园祭》中,将大量视觉画面梦幻化,直现色彩搭配的不协调性,致使观众传统的审美思维受挫。但与此同时,得助于这种镜头语言的借用,主体潜意识当中的神秘体验被巧妙传达出来。不过,在设定彩幻梦境的形式和根本意图上,两人又有显著区别。寺山修司以荧屏播放形式,将性的意味转移到具体物品之上,亦即隐藏起个体的真情。譬如为了表达性意味,他将人类身体换成亦涨亦缩的气囊。郁达夫则不然——他基于文本叙事,从视、听、味觉,以及幻觉等角度,直接流露出个体的主观感受。这是因为他尝试诉诸心灵的自我倾诉,换取大自然(客体)对他的共鸣乃至抚慰,借以忘却俗爱,从而调和复杂的情感矛盾。

然而,牧歌田园的真正本质,是给遁世提供自我指涉的场所。郁达夫笔下主人公的隐避行为注定是荒谬的,因为他们都渴望“爱”,即使逃到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疗养地,也不过是为了短期排遣罪意识,很快便会持续遭到畸变之爱的侵袭。他们追求的遁世,正如《南迁》中反复唱的《Mignon》一样,无非就是想和真正心爱之人到远方,携手终老,换取感官、精神上的愉悦,绝非做一个所谓“孤高傲世的贤人,超然独立的隐者”。

质言之,感官遁世对精神窘境的调和只是暂时性的,终将会以失败谢幕。因此,作品最后一次“正迁移”便是承认了主人公缺乏被爱的现实,这集中体现在《南迁》女学生O的设定上。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可望不可即的天使形象,相比于Y君正常的异性爱恋,于质夫狂热、畸形的肉欲,伊人对O的情感特质却是源于灵魂深处的“倾慕”,甚至提升到类似宗教式信仰的高度,即“真是纯洁高尚,并无半点邪念”。然而细读文本,读者会发现,O无论是在敏感多病的体质、孤冷寡言的性格,还是忧郁的气质等诸多方面,都可以说是伊人的“镜像”!因此,当伊人喊出“O呀O,你是我的天使,你还该来救救我”這句话时,似乎就已经暗示了他的悲剧结局:发高温的伊人弥留之际,C夫人对他说:

“O也伤了风,体热高得很,大家正在那里替她忧愁。”

爱上和自己一样爱无能的所谓“天使”,郁达夫对荒谬个体、枯槁现实无法控变的态度,显然都羼入了伊人的生命历程,从而使作品旨趣充满了张力。

三.结语

综述之,郁达夫在留日现实中,“爱”被持续弱化直至消亡,为了填充这一需求空白,虚构文本自然就担起将其设定,并加以强化的职责。然而,每次获取片刻满足后却是接踵而至的懊悔和堕落,“爱强化”链条正是如此,在主体反复肯定又否定的矛盾当中悄然解体了。这便亟需再進一步“正迁移”,亦即感官遁世书写,借以调和爱的缺席。遗憾的是,这种调和很快显示出它的暂时性,从而导致“正迁移”的最终结果是被迫接受了真实的爱无能。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史精神(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41-142.

[2]王自立,陈子善编.郁达夫研究资料[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于听.郁达夫风雨说[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4]吴秀明主编.郁达夫全集·第六卷·书信[G].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6]王观泉.达夫书简——致王映霞[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沉沦小说集郁达夫
评晓苏最新小说集《老婆上树》
塑造藏族文化的现代主体性人格——评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从《沉沦》分析郁达夫的国家意识
郁达夫的诲淫冤罪与自我净化
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
名古屋大学:为“沉沦”立碑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