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16-05-30范韶军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学内容

范韶军

摘要:体育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今后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本方着重从中职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教学的艺术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发如何提高中职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学内容;组织教法

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呢?我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问题的关键。而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否,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诱导和培养,其效果又在于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技艺。下面就如何提高學生上好体育的兴趣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规律

中职学生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增强,其年龄特点既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可变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精讲多练,因材施教,而且要注意運用恰当的组织和教法来克制其情绪易波动等“可变性”心理因素。并要注意其形象思维先于抽象思维心理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求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中职学生的中枢神经活动来看,兴奋过程占优势而抑制过程相对较弱,大脑皮层细胞工作能力的灵活性高,表现为情绪易波动,疲劳后机能恢复较快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起到了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积极作用,从面提高教学效果。

二、明确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体育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教学既有共同的规律,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明确体育的任务。

无论做哪一件事,都必须对这件事有所了解,熟悉。知道做的事情要达到什么目的。体育教学同样是这样,从大的方面来看,要使学生明白掌握知识和经常参加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从小的方面来看,学生学习一个时期,上完一次体育课后,应达到什么时候目的,应有什么收获,在学期开始或每一次课前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心中有数,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大有帮助的。

三、正确处理好教材的纵横关系

现行的中学体育课已规范了体育基本教材的内容和提供了选用教材。体育教师要根据本校体育场地、器材、学生特点等实际、合理地选择和科学地安排各项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并要正确地处理教材间的纵横关系。所谓纵向关系,是指如田径、体操、篮球等各类教材。根据不同年龄和知识、技术基础而有区别地、有侧重地合理穿插,综合交替安排的科学性。处理好这些关系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达到身体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从生理上到心理上形成交替性的条件反射,提高大脑皮层细胞工作能力的灵活性,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职业学校,体育课是大课90分钟,即每节课能安排两三种不同类的教材。让学生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讲解、示范的形象性和艺术性

体育教育艺术性的体现形式之一,就在于体育教师是否具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否能寓于情趣而多彩的语言表达及用准确、熟练、优美的示范,来揭示体育项目的动作结构和内在规律。在让学生初步认识正确动作的概念的同时给学生以艺术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精炼的讲解常常采用口诀化,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如篮球的“三步上篮球”教学中,教师常用“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口诀来规范三步的要求。这通俗易懂,精练扼要的语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准确的讲解要强调科学性。在铅球教学中,学生在练习投掷时往往滑步后有一个停顿现象。在分析这一错误动作时,教师可用运动定理s=v*t来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则路程也大,想要获得更大的投掷距离,就必须增大推铅球时出手速度。这样,用学生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渗透体育教学中,学生易于理解,也能诱导学生去做验证。从而教会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实践证明,结合教材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并富于艺术性的表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而且也易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使他们记得牢,想得到,联系得上,兴趣高。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运用示范动作传授知识、技能,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用准确、熟练、优美的示范动作,能给学生以深刻而直观的形象感受。对唤起学生跃跃欲试的主观追求,是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技术、技能水平及教材特点,合理地把握示范的时机;或用于讲解动作之后借以加深对技术动作技术原理的理解;或运用于辅助性练习和纠正错误运用之间,以强化正确动作的形象概念。在示范的方法上也可以用完整或分解法。示范的性质可以是正确动作示范和错误动作示范,使学生对正误动作有直观的感受,既要讲究示范的质量与数量,还要讲究示范的位置、角度、方向、速度等,借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组织教法的选择与运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师在运用具体教法时,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静到动、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与课的任务和教材内容相结合。科学地选择和运用组织教法,不仅对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十分重要,而且,对唤起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践证明,同一教材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教法,同一教法也可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如耐久跑教学,因为辛苦,单调乏味,学生练习不感谢兴趣。在选择组织和教法时可采用追逐跑、定时不定量跑、不同队形的定时跑等多种形式交替变换练习。或用游戏“大渔网”等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通过各类竞赛、考核达标、课余活动及各种媒体宣传等形式。作为教师还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要增强事业心,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改革专利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体育与与健康》.

[2]何永超.《体育理论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