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6-05-30丁祥胜程伟许玉李晓松
丁祥胜 程伟 许玉 李晓松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安徽合肥,30601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浪潮,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薄弱,本文针对医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和现状展开分析,希望引起医学生和医学院校的关注。
【关键词】创业教育;医学生;创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推动“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既要扎实基本功、专业课的学习,也要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创业的热情远没有综合性大学高。医学生创业一直是大学生创业中较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在于医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长,课外活动时间较少,同时由于医学生的学习专业性强,思维严谨,固定思维强,总将自己定位于医护人员的岗位上,缺乏创业意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多同学认为作为医学生创业难度大,特别是本科生,学识浅,临床经验缺乏,如何开展创业实践?因此很多医学生觉得创业是不切实际的,这就给医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
关于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定义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在医学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结合医学院校的特色和专业优势,培养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开拓医学生事业和就业平台,充分实现医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二、医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全面发展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有效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特别是专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就业矛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随着医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学历门槛的提高,医学生也不得不选择自主择业的道路,创业教育可以让更多的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到创业是就业的一种新形式,积极应对未来社会的调整,提高参与社会竞争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在2016年4月12日公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中提到“创业是更积极的就业,青年创业项目一项平均能带动8个人就业”,这就意味着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其重大意义不仅仅在于能够解决了创业者本身的就业,还能为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就业倍增效应非常明显。
第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全面发展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一方面加强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加强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高等医学一方面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更是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推动医学事业向前发展。就业思维的转变将革新传统医学教育的观念,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化的医学教育观念。医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而不是因循守旧的固化思维。医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更是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医学是一门创新型学科,需要不断推进和突破,而这种创新型意识和思维的培养,正是医学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三,是以人为本的需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是尊重人的需求的体现,可以发挥医学生个体的爱好、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 - 心理 - 社会的模式变为医疗服务的四个扩大:由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由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由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由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卫生服务的扩大为医学生提供了各种创业机会,医学生可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实现自己的利益。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是对创业者本身的肯定以及其对社会贡献的认可。
三、医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2015年和2016年安徽省几所医科院校年终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医学生毕业选择自我创业的人数极少,本科、专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医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均不足0.5%,远低于综合类大学的自主创业比例。这和医学学科的特殊性有关,也和医学院校的创业教育现状有关,从各医学院校近两年的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扔存在一些有待优化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医学院校创业教育重视不够。一些院校鉴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复杂性,认为医学院培养的是医护人员而非“创业人员”,只重视医学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
主观上没有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社会环境影响了医学院校对于创业教育的态度。不论是医学生自己,还是家长、社会公众都认为医学院校只需要培养“白衣天使”就可以了,这让医学院校创业教育和医学生的创业都缺乏动力和家庭、社会的支持,资源上相对也比较缺乏。医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不够,在走访中还发现了个别医学生对于创业和创业教育存在抵触情绪,对创业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医学生创业就是自己开家小诊所之类的,认为自己五年医学本科毕业这样既冒险又有点大材小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很多医学生习惯于“埋头苦学”,思维固话,在调查中发现只有27%的医学生对创业和创业教育持支持观点的,只有11.9%的醫学生存在或者存在过创业的想法,有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父母是不支持自己创业的,而医学院校也没有实行相应的创业教育激励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医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开展都缺乏配套环境。
第三,医学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不健全。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创业课程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教育形式单一,仅仅是依托就业指导课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形式开展。横向上,缺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更缺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的“复合学科融合性”的教学模式,医学课程更多的是灌输式教育,缺乏创新性引导。纵向上,缺乏连贯性和一体性,整个创业教育不成体系。
第四,关于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創业教育的实践是远远不足的。由于认识的不足,医学院校并没有足够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业实践教育。医学院校主要设置的都是医学及医学相关课程,其他的类似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经济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等很少涉及。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就业指导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学时短,且授课老师大多数是辅导员和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专业水平不一致,结合互联网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且出现岗位调动时师资力量也会发生改变,稳定性欠佳,教学内容大多是理论讲学,实践机会很少,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
第五,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硬件设施和资金比较缺乏。初步调研发现,医学院校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的资源十分有限。而创业教育的宗旨是指导学生投入创业实践,缺乏实践操作机会的创业教育就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工作,这种教育并起不到实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新华网,2015-5-13 http://education.news.cn/2015-05/13/c_127795841.htm
[2]钱亚琴,何成森.医学生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论坛,2011,27
[3]孙莹.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创业意识培养探析[J].考试周刊,2014,69
[4]廖浩.“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4
作者简介:丁祥胜, 1985年,女,安徽枞阳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医学生创业教育(编号:SK2016A049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