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回归本真
2016-05-30周爱菊
周爱菊
【摘要】什么是数学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回归本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加动手操作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寻找生活原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素养 合作交流 实践操作 生活原型
什么是数学素养?它是指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品质等。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學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回归本真,让学生在学习中去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和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改变传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动起来”,培养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学以致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验数学乐趣,感受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
一、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人必须依赖学习群体的认同并为群体所接受,才能获得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思维,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通过与同伴及老师的合作、交流,顺利完成知识构建。因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营造宽松舒适的交流氛围。
例如,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一课时,在我们的传统课堂中,常出示一组分数: [12]、 [715]、[14]、 [34]、[15] 、[38] 、[920] 、[17],让学生根据分数与小数的转化方法把这些分数转化成小数,然后将这些分数分类,再让学生观察“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一类的有什么特征,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自然是有效的,但它始终缺少学生的主动思维,学生缺乏探究性,提不起兴趣,甚至感到枯燥、厌烦。
其实,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这组分数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一开始时大概会感到无从下手,课堂也许会陷入沉寂,但这恰恰是学生思维在迸发的自然过程。之后,通过一一计算,学生开始讨论起来:“应该与分子有关吧,因为[12]、[14]、 [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它们的分子都是1。”“[17] 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38] 、 [34]、 [920]的分子不是1,却同样能化成有限小数。”此时,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学生自然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合作探究,并进行交流。有了认知冲突,形成合作交流的需要,课堂自然而然交到了学生手中,并“动起来”,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其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逐渐清晰化、条理化,不管是知识层面还是思维层面都会有所收获。
二、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皮亚杰曾说:“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然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改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的讲解和接受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体验和学习数学,进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将圆柱体钢坯熔铸成正方体钢坯”这个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内涵,可让学生课前每人准备一块橡皮泥,课堂上让学生将橡皮泥捏成圆柱体,再捏成正方体,体会其体积不变的道理,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可以触类旁通,能够准确把握问题本质并富有逻辑地思考问题。
三、寻找生活原型,培养学以致用能力
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和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发散教学内容的外延,通过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相联系的方式让学生找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教学环节,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及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与学生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于数学的理解。
比如,教学“减法的性质”一课时,学生对于正向应用“a-b-c=a-(b+c)”较易理解,而对逆向运用“a-(b+c)=a-b-c”则很难掌握,时常出错。此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这一知识点的数学“原型”:“妈妈带了1000元人民币去逛商场,她先看中了一件500元的上衣,接着又看中了一条300元的裤子,请问付完钱妈妈还剩多少元?”在学生作答后,老师又适时提问:那你打算用什么方式付款呢?如果收银台离得比较远,怎么付款更方便些?这是孩子们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实际问题。此时,学生会思考:常规的方式是1000-500-300=200,考虑到生活情境中的便利性要求,学生进一步考虑最好是两件衣服一起付款,那么两件衣服一共需要500+300,最后从1000元中减去即可。找到了生活原型,学生开始理解算法,教师再总结得出“a-b-c=a-(b+c)”,学生自然极易理解,也不会再弄错了。
寻找数学的生活原型,是因为问题背后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这样会消弭学生对于数学的枯燥感和畏惧感,并认识到数学学习与生活是有联系的,进而学会学以致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让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回归本真,让培养数学素养落到实处,需要我们的积极努力,不断探索。数学课堂,需要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深度挖掘更多方式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探索,亲身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