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探究
2016-05-30任振宇
任振宇
摘 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在高职院校中也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高职院校将信息化技术与院校的人事管理进行相应的融合,从而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本文主要是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提升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
高职院校的发展已被我国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在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扶持力度,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其中,师资队伍是决定高职院校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的“硬实力”,是高职院校得以生存、强大的根本。而与师资队伍建设及维护息息相关的人事管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人事工作效率,从而使高职院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各高职院校研究的话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在信息化普及迅速的现代社会,我国的人事管理也在不断的进行变革和创新,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理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
我国高职院校并没有在信息化发展的冲击下在人事管理方面做出调整。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对于人事部门并不重视,甚至只是作为一些后勤部门来进行使用。对于一些理念相对好一些的高职院校人事部门也只是简单的做教职工的招聘以及档案管理的工作,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管理体系。在高职院校中很多人事部门对于信息化的管理只是局限于使用电脑来辅助一些办公,信息化水平非常低。高职院校落后的认识管理理念以及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会严重降低人事管理工作的全面有效的开展,也会阻碍高校的发展。
(二)人事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差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大大降低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为学校以及学生带来便利,这就需要相关的人事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能够快速的满足相应的工作要求,提供准确的信息。但是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人事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一些工龄比较大的教职员工甚至是退休的员工,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对于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更是很低。高职院校的人事信息化管理相对来说工作量比较大、数据处理多、数据更新维护量大,因此需要一些专业人员进行开展,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人事信息未共享,更新較慢
在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实现了人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但是信息化管理也只是局限于自身的管理系统,自身的信息相对比较封闭,系统独立,并没有与其他高职院校实现信息共享,这就导致信息更新慢,信息不前卫,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从而会严重阻碍整个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水平。
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途径
(一)加强对人事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
要实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就要保证人事管理的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能够与繁琐大量的人事数据管理工作进行匹配。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需要不断的跟上信息科技发展的脚步,并且要不断的创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也是要不断的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更新。因此高职院校要对人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来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且对于更新的信息化知识也要及时的组织学习,保证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认识信息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全面推进校园人力资源信息化办公
通过建立各种有效的考核制度等来保障和推进校园信息化管理,在日常办公中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交、申报各种材料应以电子文件为主,尽量做到无纸化办公,让教工养成使用网络和信息化办公的习惯。
(三)建立规范化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1.明确各部门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权限。
人事信息化管理平台是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根据地。人事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将高职院校的相关人事管理信息和数据进行综合的整理和录入,从而能够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一个便利快捷的平台。人事信息化管理平台相对来说综合性比较强、保密性强,所以对于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使用权限要进行合理的分配。人事管理部门应该是此平台的权限的最终管理者,对于一些对权限有需求的部门可以对权限进行相应的释放,但是要保证权限的安全性,不能将平台的修改权利进行释放。这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要明确各自的职责,维护好自己的功能模块,并及时更新,最终由人事部门负责审核已经形成最终信息。
2.制定标准化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操作与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是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管理的规范,是指导人事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原则。所以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也需要不断的提升平台的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认识管理部门可以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操作方法制作相应的操作手册,并且发布在高职院校信息公共平台上。在教职工进行相应的资料上传,职称评定等等相关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开展,从而来保证人事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结语
在网络全面普及的今天,利用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学校无纸化办公的发展要求,使人事管理的各项工作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并有效的解脱了人事管理工作者在杂乱繁琐的人工管理和高强度劳动,能直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的为上级领导和各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给学校将来的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准确、合理的判断。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校人事管理特征,以促进人事管理信息化为方向,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快捷、实用和有效的人事管理系统,实现在校人力资源的全面共享和实时利用,使学校人事管理信息数据库与各类办学资源数据库、校内各职能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相结合,构成一个全方位的数据网络管理平台,满足学校教育教学不断深入改革的要求,从而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鑫.论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现代交际,2014(12).
[2] 刘水涓.高职院校人事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4).
[3] 张磊.浅谈高校人事信息化管理[J].现代商业,2011,(1).
[4] 程威.浅谈新形势下高校人事信息化管理[J].改革与开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