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教育与中学教育协同发展培养“四有”新型师资
2016-05-30刘清玲吴珊
刘清玲 吴珊
摘 要 文章分析了中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地方性高等师范教育和中学教育之间的脱节现象,提出培养“四有师资”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师教育 中学教育 四有师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5.03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We find a solution of training"Four Haves" teacher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disjointed phenomenon of the local higher education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secondary education; "Four Haves" teachers
在社会转型的浪潮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只有高等学校培养出合格的教师,他们才能为国家教育出一批更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旨在培养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加快推进教师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
中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要培养自身合理的学习习惯、与人沟通的艺术以及各种生活技能,这些能力的养成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教师在学生能力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强、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决定了中学教师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特征和服务对象,中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
1 当前中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师生关系紧张
近年来师生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报道不断增多,2012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对三大城市的中小学师生关系调查,表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不断下降,而且师生冲突越来越严重。②2015年10月,湖南邵东县三名中小学生翻墙进入校园盗窃之后,又残忍劫杀了52岁女教师,他们三人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③这些触目惊心的新闻值得我们反思,从何时起“热爱学生,尊敬师长”这些传统在校园中日渐消弭?
1.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严峻,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中学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较复杂,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孤僻、抑郁、焦虑、恐惧、嫉妒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引导,纠正问题学生的不良心态会导致严重后果。
1.3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强
就学校而言,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扎实但是其他相关知识储备较少,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没有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不能认识到学生出现差异的原因,甚至有的教师看不到差异的存在,造成教学过程“一锅烩”的现象,不能因材施教,很可能造成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不会”,能力一般的学生“学不精”,能力较强的学生“没兴趣”的现象。
1.4 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根据2010年上海市科教院对六大城市中小学创造力发展现状调查显示,仅有15.5%的学生对调查问卷中老师是否能够“肯定学生的思想,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选项表示认同,老师对学生们的新奇思想的容忍度低,很多创意在萌芽中夭折。④
2 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的原因
新中学课程改革把课程内容研究作为重点,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改革目标,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⑤作为准教师的培养机构应该瞄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按需施教,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学教师。
当前高师教育与中学教育的主要矛盾是: 高等师范学校对准教师的培养内容和方式不能满足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也就是说高师专业教育与中学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类似于“纸上谈兵”,往往是事倍功半。根据亟待解决的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从教师的教育和发展方面出发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1)高等师范教育过程中,对准教师的道德品质要求过低,缺乏从入校到毕业不间断的思想道德教育,导致个别教师思想道德水平不高、部分准教师心理素质低,遇到问题不能以科学的态度,不能站在中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处理问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才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有漏洞,基本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基本技能和知识体系,但是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考前紧急复习,考后全忘的现象。这就造成有的教师专业知识不过硬,文化素养不高,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不多,不能在学生最迷茫、最叛逆的中学时代给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
(3)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才能完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而现如今有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差,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能力差,对班级事物的处理不到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4)高师教育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和教学能力培养,几乎没有引导学生在科研有所研究。让学生们误认为中学教师的工作就是教好书,而科研工作是大学老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工作,但是这种“教书匠”式的中学教师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理念。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都迫切需要“教研型”教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思、用、反思相融合,发掘自身和学生的潜能。
3 培养“四有”教师促进教学改革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应用型人才。⑥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只有致力于培养“四有”新型师资才能缓解高师教育与中学教育之间的矛盾,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学新课改的发展。
3.1 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
通过高等师范教育与中学教师的联合培养,加强师德修养,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中学教育改革的内容和理念,具备合格中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由合作中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介绍,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定期举办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对学生逐渐渗透新课改理念,例如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等。
3.2 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改革与创新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狠抓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验技术的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学内容与中学基础教育接轨,同时加强个人理论教学基础的学习。在各专业课的教学中,深入开展探究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形成相关的的经验总结和论文。分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研究小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开展探究型分组研究最后形成科学探究案例,并根据方案实施验证写出研究报告。
3.3 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
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大二上学年开始带领学生定期与合作中学进行沟通学习,观摩学校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了解基础教育状况,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过程,接受合作学校的指导。进入大三,学生们分组进行教学研究课题,课题采取边研究、边推广的形式。利用四年级的教育实习,将部分课题成果在中学进行应用和推广,再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形成课题总结报告。
3.4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知识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专业课教学与实验技能培训中全程渗透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大一学生通过无机化学课程实验进行基础探究能力训练;进入大二,学生们通过有机化学课程、分析化学课程的实验进一步进行探究能力训练;大三化学专业学生通过化学工程基础实验进行较深入的科学探究能力训练;大四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综合实验能力训练;期间还提供创新型实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 结束语
加强高等师范教育与中学基础教育的协作,通过高校与中学的联合培养,让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毕业生带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高校-中学”联合培养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高校与中学“零间隙”,学习与教学“零过渡”,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时间。让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成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合格教师,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扎实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新型师资队伍。
注释
① 胡跃华,胡乔生,易伯伯,陈建文.中学化学课改调查与高师化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3):102-105.
② 师生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交流[N/OL].中国教育报微信,2015-04-22.[2015 -12-01]. http://edu.qq.com/a/20150422/009206.htm
③ 谢樱.三名中小学生劫杀女教师[N/OL].内蒙古法制报,2015-10-26.[2015 -12-01]. http://www.nmgfzb.com/news-43619.html..
④ 傅禄建,王维虹,汤林春等. 六市中小学创造力及其培养现状[N/OL].道客巴巴,[2015-12-01]. http://www.doc88.com/p-9721856351983.html.
⑤ 杜晓敏,李秀芹.高师化学专业人文教育探索[J].菏泽师专学报,2001(23):62-64.
⑥ 饶志明.论新型中学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4):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