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6-05-30刘建平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有效性作业

刘建平

【摘要】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1.备课的有效性——游刃有余。2.导入的有效性——引人入胜。3阅读的有效性——瓜熟蒂落。4.提问的有效性——有的放矢。5.朗读的有效性——身临其境。6.评价的有效性——恰如其分。7.作业的有效性——温故知新。8教师合作的有效性——齐心协力。教师要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团结协作,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的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正文】(一)备课的有效性——游刃有余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精彩的课堂离不开事先的精心准备。如何上好每一节语文课,需要语文老师解读教材,查阅资料,形成教案。要写好教案,首先要能够找到本课程目前最好的教学资源。这包括课程标准、名师的优质教案、课堂实录、课件等,如果你找到了本课程最好的教学资源,那么自己的备课才能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其次,要舍得花足时间写出详细的、完整的教案,包括本课堂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课堂讲稿、阅读清单、考试试题、教后反思等。通过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材,能大致明确本课程的结构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掌握本课题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选择好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准备得越细致,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新课程呼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人”,不仅钻研教材,还要备学生这一块。必须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估计学生可能在哪些问题上出现困惑,思考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思考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导入的有效性——引人入胜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人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对文本的学习。即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给予铺垫、相机诱导。迅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后续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阅读的有效性——瓜熟蒂落

《语文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因为此时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詞,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因此,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的前提是在阅读过程开始之前,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确地告诉学生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这一环节的一个重要的必备条件就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以便于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

(四)提问的有效性——有的放矢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启发学生自省,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而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教师在提问时,往往就是把课前备课时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出现“一问到底”的现象。学生看似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揣摩老师的意思,如何回答,回答的更准确些等等。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提问呢?(1)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发问态度要自然,问题尽量说一遍。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个问题尚未做出明确结论之前,不能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以免干扰学生。(2)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广,努力使全班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不能由相对固定的少数同学回答,不宜依照一定的次序请生回答,也不宜先抽学生再提问。(3)提问之后要停一会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4)教师为不能回答问题或问答错误的学生提供线索,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正确的回答问题。(5)当学生的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教师要给学生补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学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不正确后,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五)朗读的有效性——身临其境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高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事实上,朗读有不同的层次,较低层次是读准——读通——读懂;中高层次是读通——读懂——品读。最高层次是品读层次,要求能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来。如果教师把朗读看成只是一个教学步骤,一个教学过程中的摆设,缺乏一定的指导,也就失去了朗读的“有效性”。

(六)评价的有效性——恰如其分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里的评价指教学即时评价。教学即时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它以教师的口头评价为主,并且辅以适当的体态语言。教师看似平常的话语,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七)作业的有效性——温故知新

孔子在《论语》中指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是师矣。”作业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为让各类学生的作业达到实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布置作业,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坚持精当、适度、适量的原则。同时,要想全面落实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还必须要有适度的训练与考试。全国课改修订组组长温儒敏先生针对目前的课改现状也曾提出这样的建议:要理直气壮地抓训练。当然,这里指的训练并不是大搞题海战术,而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加以强化训练。有效作业要求语文老师要从大量的参考资料中精选作业,“剪贴”出真正适合学生特点的作业,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

(八)教师合作的有效性——齐心协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光靠个体的学习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此时,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教师的合作学习不但成为新课程教学的所需,更成为教师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必需。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教师之间的合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来展开:(1)围绕课题合作。教师合作课题中的课题研究,应该是一种为改造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2)围绕课例合作。(3)围绕主题合作。选择形式活泼、方式灵活的主题模式进行,是教师合作教学中的一种较好的活动模式。大家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倾吐教学困惑,达到交流、反思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实质,发挥语文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通过深化语文教学研究,提出具有符合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并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有效性作业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作业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