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教学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2016-05-30陈冉徐玥
陈冉 徐玥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社会热点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兴趣的重要源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社会热点进行教学,既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突显实效性,同时增强了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社会热点教学的价值、原则、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16-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社会热点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一、社会热点的概念、特点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同时这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新旧体制的摩擦,社会规范的失序,不同人文思想的冲撞,经济利益的失衡,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它是指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人们高度关注、议论较多的问题,它既可以涉及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可以缩小到与人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实际问题。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时间性。在某段时间和一定期间内,人们对某一热点问题高度关注,尤其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国内大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2014年马航失联事件、2015年IS恐怖袭击事件等社会热点,都具有较强的时间性。
(二)倾向性。当某一社会热点被报道后,人们会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其中有正确的和积极的想法,也有错误的和消极的主张,各种各样,但是往往都会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或时隐时现的模糊理解和片面错误倾向。
(三)复杂性。有的热点问题可能是国内外敌对分子的煽动,加上人们的错误认识,情绪偏激交织在一起,呈现一种复杂的状态。虽然有善良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有敌对分子的“别有用心”。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教学坚持的基本原则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社会热点教学工作,应坚持以下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政策导向。当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学习和了解全面且系统的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要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是,把握热点问题的最新动态,突出及时性。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首先要抓住一个“新”字,换句话来说,要准确把握住热点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并借助热点问题的“新”吸引学生眼球,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互动性强。其次,要把握住热点问题变化的第一时间,让学生通过热点问题的变化情况和趋势来揭示其本质。如此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了现实与书本的零距离,能更好的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并学以致用。
三是,把握热点问题的切入点、结合点、回归点,突出实效性。首先,选准热点问题的切入点。热点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背景材料,是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服务于生活的支点。热点问题的涉及面较大,必须选准切入点即知识的着陆点,提高针对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其次,抓准热点问题的结合点。热点问题的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的,热点问题联系教材教学是锦上添花,而离开教材便成为无源之水。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系社会热点的途径和方法
(一)结合“四个实际”,加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是前提
集体备课是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形式,一方面能有效凝集集体的智慧,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有利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效弥补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缺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失误。教师在联系社会热点教学备课时,要明确教学目的,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分析问题时要联系具体实际。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
(二)教师以个人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核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學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领头羊作用,而领头羊作用的核心就是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如何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主要体现在:一是坚定信念。在向学生阐明自己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时要理直气壮,促使他们确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努力。二是敢于和善于将重大理论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讲授。摸清学生最感兴趣理论和现实问题。三是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渊博的知识储备,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探索运用有效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辩论,增强学生参与性是关键摒弃当前以“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善于运用研究式、立体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新模式,精心设计,力求使每门课程的每堂课都生动活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学生喜欢上的一门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培养创新精神。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目光敏锐、情感丰富、摄取信息能力较强,但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对社会热点的看法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遇事易冲动,行为上易出现偏差。面对各种媒体的海量信息,他们一时很难对各种观点做出正确判断。因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社会热点教学中具有非凡意义。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访问处于热点中心,了解党和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课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xszh2015-2016-13)
参考文献:
[1]余思成.政治课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社会热点.http://www.gotoread.com/mag/924/contribution79453.
[2]梅振兴.政治课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社会热点.http://60.28.209.218/UserLog/UserLogComment.aspx UserlogID=25439.
[3]李松林.如何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课堂教学.思想教育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