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中国P2P行业发展

2016-05-30曹季玮

中国经贸 2016年13期
关键词:金融创新公共政策

曹季玮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模式,网络借贷平台出现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此外我国通货膨胀率一直都居高不下,造成我国居民的资产保值存在困难。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大大缓解这一问题,同时满足了较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本文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对中国P2P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做出了一定的说明,还提出了当前中国P2P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P2P未来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创新;网络外部性;P2P;公共政策

一、中国P2P行业的发展状况

P2P(peer to peer)是互联网金融的表现形式之一,即由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中介,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项目、金额、利率、期限等信息,投资者自主选择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我国自 2005年第一家 P2P 互联网借贷诞生以来,这种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我国飞速发展,网络借贷影响范围遍及全国。P2P 信贷服务在中国产生了由线上走到线下、引入第三方担保、第三方支付机构为P2P 信贷提供支付服务等多种的创新模式。我国的 P2P 平台上也出现了职业放贷人,行业内也正在逐步建立 P2P 征信机制。但国内信贷行业有一个严重问题:信息不透明,支付和结算账户分离,信用体系不完善。

二、作为平台经济的P2P行业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当今金融创新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平台作为新经济时代的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也就是平台经济。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就是一个平台经济。作为平台经济的P2P具有的网络外部性包含了两方面:用途外部性和成员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P2P平台的直接网络外部性,而这个用途的网络外部性是指平台的价值与使用该平台消费者数量,或者是与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数量相关;P2P平台的成员的外部性又被称为间接的网络外部性,这是指P2P平台对于某一类用户的价值会随着另一类用户数量的增多而提升。

三、P2P平台统一的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确立

目前来说,中国P2P的平台众多,大的主导P2P行业的厂商还没有形成,所以也就存在众多各自标准和不兼容的现象。作为P2P的投资人和借款者更喜欢兼容性。一方面,兼容性意味着P2P平台上潜在用户的增多,并且每个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也会增加,从而可以提高厂商的收益;另一方面,兼容性的提高意味着各P2P平台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在减小,这也会导致激烈的收益率和借款成本的竞争。关于是否兼容还要考虑行业内的实际情况,下面举个关于P2P平台之间进行博弈的例子。假设市场中有两个P2P平台,在第一阶段他们要决定是否让彼此的技术标准相互兼容,以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和借款者。如果采取兼容的方式,那么第二阶段,他们会融合各自平台的优势,为投资者和借款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那么市场上彼此竞争,各自的利润为Rd。但是如果P2P平台没有在第一阶段达成兼容协议,那么两个P2P平台就必须进行“标准竞争”,并且最终取决于不同P2P平台在技术研发以及市场推广上的投入(x1和x2)。如果x1>x2,那么平台1的标准被市场接受,成为市场中的垄断者,可以在市场中获得垄断利润Rm,而平台2被驱逐出市场后利润为零,反之亦然。但是如果x1=x2,那么两个平台的标准会同时存在市场中,并且平分市场份额。由于标准之间不兼容,因此在第二阶段平台之间不存在竞争,每个平台在自己占据的市场份额中都是垄断者,他们各自的利润为Rl,显然Rl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上述博弈的均衡结果。首先是第一种情况,如果P2P平台采取互相兼容的标准,那么第二阶段每个P2P平台的利润都是Rd。但是如果平台采取“标准竞争”的策略,那么平台为了获胜,每个P2P平台都会尽可能地进行研发和推广投入,而每个平台都存在资源限制(x1,x2≤xq

猜你喜欢

金融创新公共政策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偏好理解行为选择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公共政策主导 携手抗击慢病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