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鼓乐传统乐社生存现状探析

2016-05-30牛玉冰

艺术评鉴 2016年14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牛玉冰

摘要:西安鼓乐为西安地区原生性区域音乐①的典型代表,历史久远内涵丰厚,以笙管笛旋律乐器与鼓类打击乐器组合演奏为特征。本文以西安鼓乐传统乐社生存现状探析为论题,结合文献研读与田野实地调查,阐述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鼓乐社在乐社性质、社员组成与社规、鼓乐演奏风格与代表乐曲、鼓乐演奏场合与传承发展等方面的特征与转变,以期对其生存状况与传承发展有一明晰的认知。

关键词:西安鼓乐 鼓乐社 社规 传承发展

西安鼓乐又称长安古乐、西安古乐、长安鼓吹乐,在民间又称为细乐、乐器、香会、水会等,是以笙管笛旋律乐器与鼓类打击乐器组合演奏的吹打乐乐种,历史悠久,学术研究价值深厚,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交响乐”和“音乐的活化石”。西安鼓乐流行于陕西省西安市以及邻近终南山麓各县,包括长安区、周至、蓝田等地。从西安鼓乐保存至今的乐谱谱式、宫调体系、乐器运用、演奏形式、曲体结构以及曲名、曲牌等方面分析显示,与唐代燕乐以及唐宋以来的教坊音乐有着渊源联系。

从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和西北音协组成的“西北民间音乐采集研究队”以及1953年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赶赴西安对该乐种进行了采集整理和考察算起,西安鼓乐的研究历程已达六十余年。期间成立了多个专项研究机构,理论研究队伍扩展,研究成果丰硕,具体反映在学术论文、曲谱集与学术专著中,学术影响力也日益受到学界和社会关注。2009年10月,西安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乐种的国际知名度。

根据《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的记载,在20世纪的20至40年代,流传于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乐器社数量众多,发展呈现繁荣局面。乐社大多依据居住地区的庙宇名称、乡间村落及街巷名称命名,如:城隍庙社、三义庙社、香米园社、大吉昌社、何家营乐器社、周至县南集贤东村、西村乐器社等。

后来,传统鼓乐社经历了部分乐社衰落、解散,部分乐社恢复和发展的衍变发展过程,目前,在西安地区能够维持和开展乐社演奏活动,具有一定社员人数保障和乐谱存留的传统鼓乐社已锐减为六家,即: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大吉昌鼓乐社、东仓鼓乐社、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周至县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周至南集贤西村鼓乐社。上述乐社演奏曲目数量多,演奏技艺精湛严谨并各具个性,享有较高的声望、影响和群众欣赏群。此外,还有新的鼓乐社相继成立,如:古红庙鼓乐社、泰和苑鼓乐社、陕西长安龙族妙音女子古乐艺术团等。

社团(或班社)是“指一个民族支系或民族社区内部被某一特定传统音乐实践活动维系在一起的共同协作操纵某类具体音乐品种,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最小音乐群体单位。”传统鼓乐社作为活跃于西安地区的民间乐社组织,积极参与庙会民俗活动中的演奏,亦是鼓乐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根本保障。

一、传统鼓乐社的性质、社员组成及社规

传统鼓乐社是一种业余性质的自由集会结社,社员由居住于同一社区和乡村中的鼓乐爱好者自发组织形成,乐社主要活动地点或在本地区的庙宇或在社长家中,主要参与庙会民俗活动和系列宗教活动中的演奏,活动的经费是庙宇的庙产或向本乐社社员征收的份子钱。从2005年开始,随着社会各界对鼓乐的重视和扶持,陕西省文化厅每年下拨一定数目的资金,用于鼓乐社的乐器制作维修、服装添置及对外演出活动经费等。此外,商业性演出及投资人投资也成为鼓乐社维系生存和发展而获取资金的来源渠道之一。

在传统乐社的社员组成上,均以民间草根阶层的民众群体为主,如工人、农民、小商小贩、市民阶层和道士、和尚等宗教界人士,他们主要是在本职工作的闲暇时间,凭借对鼓乐的浓厚兴趣和责任心学练鼓乐。除了一定数量的年轻人之外,社员年龄多以中老年年龄层居多,平均年龄均显老龄化。而后期成立的泰和苑鼓乐社以及陕西长安龙族妙音女子古乐艺术团的乐社成员构成范围已经扩展至鼓乐爱好者、音乐院校专职教师以及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等。

社规是西安鼓乐乐社为保障和维系乐社正常活动而人为制订的口头性规章制度,主要起到约束和管理乐社社员的作用。在李健正、余铸先生的文章《西安“古乐”今昔谈》一文中,就对社员入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自愿参加乐社,保证坚持到底;2.所学乐谱技艺,不得传给外地区、外乐社的人;3.尊敬先生。”社员拜师入社后,第一年主要以掌握节奏、灌输耳音和韵曲为主,第二年经先生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器乐演奏学习。相对容易掌握的笙,笛、管和鼓的演奏难度更大一些。

在传统鼓乐社的社规规定中,要求乐社出社演奏时,一切行动需听执佛令人的指挥,违反者要接受具体处罚。此外,由于受到传统封建思想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和狭隘的门户之见的影响,鼓乐传承通常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观念。如今为了积极傳承和弘扬鼓乐艺术,早已打破了男女以及门户限制,习练鼓乐的成员也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如以何家营鼓乐社、周至南集贤东村、西村鼓乐社等农村乐社为例,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及社会生活方式转型,作为家中经济支柱的农村青壮年男性外出打工谋生,使得大量的留守妇女加入鼓乐社并成为乐社的主力军,女性社员也以心灵手巧、悟性高、掌握快、责任心强、演奏乐曲细腻优美而著称。此外,王晓平与赵晨泉两位老师访谈撰写的《传统香火在民间延续——西安鼓乐民间艺人田孝梨访谈录》一文中,也谈到周至南集贤西村鼓乐社通过社会新闻媒体宣传鼓乐、在社会上招收具一定数量的鼓乐学员,为鼓乐的后续传承与发展积极纳新。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女性社员的加入以及在社会上公开招募鼓乐学习人才,均是传统鼓乐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与传承延续做出调整的必然趋势和得力举措。

在周至县南集贤鼓乐社的社规中,有韦驮信仰的观念存留,并将其供奉于乐社显要位置。韦驮又称韦琨、韦驮天、韦驮菩萨、韦驮天神等,是中国佛教中代表性的武将和重要的护法神。在习练鼓乐的过程中,如果某个社员入社后,中途反悔放弃鼓乐学习,就被要求将韦驮神像背回自家,每日虔诚膜拜以示惩戒,直至回心转意继续鼓乐学习,再将韦驮神像请回乐社,韦驮信仰也逐渐成为激励社员持之以恒掌握鼓乐韵、唱、奏技能的措施和手段。

二、传统鼓乐社的鼓乐演奏风格及代表乐曲

在西安鼓乐演奏的风格流派方面,学界有着不同的理论划分依据。第一,依据各个乐社的师承关系与艺术特征,划分为僧、道、俗三大艺术流派,演奏风格及技巧各具特色。其中,道派鼓乐温文典雅、技巧娴熟,以都城隍庙鼓乐社为代表;僧派热烈粗犷、生活气息浓郁,以大吉昌鼓乐社与东仓鼓乐社为代表;俗派鼓乐社由于长期活动于农村,相比僧、道两派而言,吸收融汇民间音乐的因素更多,质朴而富有乡土特色,以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周至南集贤东村、西村鼓乐社为代表。第二,依据流行地域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西安市区的“城派”和西安周边区县及农村的“乡派”两类。

西安鼓乐在演奏形式上主要分为坐乐与行乐两类。坐乐是指坐在室内,使用分组排列的大件乐器演奏的大型套曲,以首尾呼应、章法严密、曲体结构严谨为特征,俗称“穿靴戴帽”;行乐又称“路曲”,是指在室外街道行进及庙会民俗场合,使用小件乐器演奏的小型散曲,旋律优美细腻,节奏乐器仅仅起到击拍和伴奏的功用。

各传统鼓乐社积累的曲目体裁形式多样,均有其代表性的乐曲存留。都城隍庙鼓乐社的代表乐曲有《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全套》《铜鼓》等;大吉昌鼓乐社的代表乐曲有六调行乐《玉娇枝》,尺调《绣裙儿》《青天歌》,上调《步步娇》,五调《乱八仙·满园春》等;东仓鼓乐社的代表乐曲有《尺调花鼓段坐乐全套》《霸王鞭》《反天宫》等;何家营鼓乐社的代表乐曲有行乐《番调》、坐乐《群英宴》,以及《杜甫观花》、双云锣《尺调引令》、花鼓段《霸王鞭》等,代表性的念词有《长安城》《望南瞧》《三国四季花》《铜锣响》等;周至南集贤鼓乐社的代表乐曲有《尺调双云锣坐乐全套》,行乐有《红沙》《路曲》《满园春》等,此外还有《霸王鞭》《南吕一枝花》《圣寿乐》《灯影环》《柳生芽》》等代表曲目。

三、传统鼓乐社的鼓乐演奏场合

传统鼓乐社主要在朝山进香、祈雨斗乐场合和班子自乐时演奏。每年主要参与并最具盛况的庙会民俗活动有:农历二月二日药王庙古会、农历二月十七日周至县南集贤庙会(皇会)、农历三月十六日小寨大兴善寺密宗准提菩萨圣诞法会、农历四月初八日城隍庙庙会、农历六月初一的南五台庙会、农历六月十七至六月十九日西五台菩萨庙会、农历七月十五日小寨大兴善寺盂兰盆超度法会等。

在过去的西安市,依庙而建的诸多鼓乐社积极参与庙会民俗活动,期间社员虔诚礼佛,叩拜神灵以求庇护,显示了民间信仰的实用性功能。此外,各个鼓乐社社员在出社活动中密切联系并进行乐曲演奏技艺的交流学习。由此可见,庙会民俗活动对鼓乐的生存、发展、延续起到了关键性影响,乐社社员也从中达到了敬神娱我的演奏目的。

现今,鼓乐社除了在传统的庙会民俗场合演奏之外,也在鼓乐文化艺术节、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商业性演出中崭露头角。近年来,相继在“鼓乐之乡”周至南集贤镇与西安都城隍庙,举办了多届西安鼓乐文化艺术节,多家鼓乐社相聚一堂,共同演奏鼓乐、观摩学习、切磋技艺,促进鼓乐演奏水平的提升;应邀欣赏观看的省市领导、学界专家、院校学生以及新闻媒体,也近距离感受到了鼓乐丰厚的历史内涵、音乐魅力与学术价值。目前,东仓鼓乐社已经入驻曲江大唐芙蓉园,每天固定时段结合旅游业进行商业性演出,乐社社员亦是具有稳定收入和福利待遇的园内员工。此外,笔者据实地调查获知,周至南集贤鼓乐社于2011年10月入驻集贤镇西面的赵公明财神庙景区,组成鼓乐演出队每天固定时段进行演出,一般上午两场,下午两场,社员每人每月工资约1200元,也随着社会发展悄然发生了由民俗娱乐化向商业化和职业化的演奏转变。

四、传统鼓乐社的鼓乐传承概述

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主要传承方式的“口传心授”,主要强调“通过口耳来传其形态,并以内心感悟来体味其神韵,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技艺的传承”。口传心授营造了传者、承者面对面沟通交流、亲身体悟音乐直观效果的环境,并且能够即兴灵活演绎,不断加入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创新完善并日臻成熟。

在传统鼓乐社中,每家乐社均有一定乐曲数量的俗字谱谱本存留,但其无法显示音高、节奏、节拍和实际演奏的音响效果,主要通过简略的俗字谱记写来呈现,给解读乐谱本身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必须通过口传心授式的教授,使社员对谱本中具体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音高、哼哈等有直观的掌握,从而形成了书面传承与口头传承相互融合的传承方式。现今,为了更快捷掌握韵曲的音调和节奏,某些鼓乐社也会在俗字谱上方或下方写出简谱对照或在俗字谱下方划减时线来进行节奏参照。由此可见,西安鼓乐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同时结合乐谱文本解读,形成了口头传承与书面传承的统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坐夜唱曲存在于旧时的周至南集贤鼓乐社,即社员熬夜坐着背谱,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记忆力死记硬背乐曲,掌握之后再用乐器演奏的鼓乐习练方式。目前,由于乐社成员均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加之学谱速度快,音乐理解力及悟性强,加之现代科技手段诸如录音技术的运用,社员也可以将教授曲目录制下来,对照乐谱反复练习进行巩固,因此“坐夜”的方法已不再适用。

近些年来,长安区何家营鼓乐社和周至南集贤鼓乐社均成立了西安鼓乐传习所,其目的在于:便于鼓乐社日常排练;接待全国各地艺术院校师生进行调研与鼓乐课题研究;也为传承者延续发展鼓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场地。

五、结语

以三篇代表性鼓乐综述论文发表的时间先后为序,程天健教授的《西安鼓乐研究综述》、袁建军博士的《传统乐种研究的新纬度——西安鼓乐研究述略(2009-2013)》、夏滟洲教授的《西安鼓乐研究成果及问题综述》,均肯定了鼓乐研究成果的丰硕、研究视野与涉猎领域的宽广、研究队伍的壮大以及学术影响力的扩展。以往研究主要涉及了历史学、乐谱学、乐器学、形态学、曲词学、乐律学、乐人研究、美学问题、鼓乐研究历史回顾、新见研究成果综合梳理、传承发展与研究中存在问题、评价与反思等层面,对一定时期鼓乐研究文论做了详实的分析与解读。

西安鼓乐流行于西安市及周边终南山麓各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笙管笛旋律乐器与鼓类打击乐器合奏的吹打乐乐种,在农耕文明土壤中孕育衍生,亦是西安地区原生性区域音乐的典型代表。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和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西安鼓樂传统乐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大量女性社员加入鼓乐社,成为乐社主力军,彻底打破了以往“传男不传女”的格局;传统鼓乐社演奏场合也从庙会民俗演奏向商业化、职业化演出发展过渡;在传统鼓乐传承方式上,也体现了口头传承与谱面文本传承的有机统一。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正确认知和看待传统鼓乐的发展变化,如何在政府、学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保留和展现鼓乐的音乐文化魅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注释:

①孟凡玉:《关于区域音乐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3]李健正,余铸.西安“古乐”今昔谈[J].交响,1983,(03).

[4]王晓平,赵晨泉.传统香火在民间延续——西安鼓乐民间艺人田孝梨访谈录[J].交响,2014,(03).

[5]马书田.中国佛神[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6]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J].音乐研究,1999,(02).

[7]程天健.西安鼓乐研究综述[J].交响,2006,(02).

[8]袁建军.传统乐种研究的新纬度——西安鼓乐研究述略(2009-2013)[J].美与时代,2015,(03).

[9]夏滟洲.西安鼓乐研究成果及问题综述[J].音乐天地,2016,(01).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养生角度下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元白诗派诗歌中的“风雅”传承
传播学视阈下淮海戏传承发展路径探析
少儿花鼓灯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