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016-05-30王桂艳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乙数分率应用题

王桂艳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接受及采取相应的行为反应上,教师应当按照省时、启智、轻负、高效的标准,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达到自己“少教”而学生能够“多学”的目的。然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智力,已成为教育同仁共同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这里就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尝试研究,同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应用题是数学教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结合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提供某些条件,省略或隐蔽某种数量,创设问题,以供学生解答。教学中,学生通过解答应用题,可使所认知的数学知识有效地加以内化,从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旨在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究、大胆创新,培养有头脑、有灵魂、有智慧的创新人才。

一、加强审题训练,培养技巧,发展思维。

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解答应用题离不开思维,而要思维就必须正确地审题。审题就是引导学生仔仔细细读懂弄通习题的内容,一遍不行可多读几遍,搞清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有何联系?特别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反复推敲。具体方法:一是边读边思考的读题训练;二是边复述边思考的探究方法(探究出解答应用题中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及解题方法);三是有比较有鉴别的题组训练。如“一根木头长5米,剪去1/5。还剩多少米?” “一根木头长5米,剪去1/5米,还剩多少米?”学生不难发现:题组中题意相近,只因一字之差;解答方法就不同,计算结果也不一样。从而提高学生的严谨审题能力,并使之掌握分析应用题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解题技巧。

二、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能力

激励,就是指教师通过给学生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使学生处于一种能动、活跃的动力状态,把教育影响内化为自觉意识,从而引起需要,激发动机,实现目标的过程。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激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大胆质难设疑,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在质疑和释疑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教学“甲数是,乙数比甲数多,求乙数”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第一个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把一个数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4份是多少,这是实数)(2)第二个表示的意义又是什么?(把第一个看成是整体1,再把第二个看成是一个分率,表示乙数相对应的分率是1+)。(3)乙数怎样求?(求乙数就是求的1+是多少)。教师在步步设疑、释疑与激励中,学生不但能正确区分出题中的分数和分率,而且能准确地抓住分率所对应

的标准数。这样,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联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也是记忆的再现,它是打开沉睡在大脑深处的记忆最简便和最适宜的钥匙。它可以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掘例题、习题的联想功能,并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如教学“六年级甲班上期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后来,又转来了几名学生,此时男生占全班人数的,问转来了几名男生?”时,可这样引导学生展开联想:1.女生是一个不变量。(、);2.上期女生数。(60×=24);3.由学生变化而引起全班人数的变化(女生仍是不变量24人);即:24÷=63。也可用逆推法展开联想:1.先求出上期男生数(60×=36);2.理解表示的意义(不是实际数而是一个分率);3.求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分子、分母扩大相同的倍数、、、…显然不合题意)。由此可见,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量,再从不变量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样,不但能增强用已学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的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提炼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四、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思维是在一定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勤奋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智者之所以出类拔萃,就在于他们能善于用大脑,勤于思考,并充分发挥思维的优势,在奋斗中,以其智慧的力量,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价值。因此,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它是思维发展的必然归宿。在数学学习中,探究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深层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求本质的规律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抓住本质,总结出规律。如教学“甲乙两仓共有粮500吨,运甲仓的和乙仓的,共运出140吨粮食,求甲、乙两仓原各有粮食多少吨?”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同异并用思维法,进行思考。

求异:与所对应的标准数不同。(是以甲仓存粮数为整体“1”;是以乙仓存粮数为整体“1”);

求同:标准数发生变化后,不存在不变量。因此,可任意消去一个标准数,从而求出部分实际数所对应的标准数。

总之,应用题教学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是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及由此产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外部性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与点拨;要提倡不拘一格的教艺,因为即使一种花也会开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来,只有活水才能不腐,只有不断更新、发展、创造,才能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智能的产生,必须借助直观的图象、严谨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形式,这样,才会把知识的精华溶入学生的大脑,把技能的种子播散在学生的心田里,达到陶冶情操、磨练性格、锤炼意志、开拓精神世界的目的;教给学生一分创新的热情,胜过十条死记硬背的结论;教案编写题型设计要力求灵活多变,刻意求新,赋予启发性,开阔思路,点燃智慧的火花。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教师应把各种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善于总结自己学习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学的能力,从“学会”学习,进入到“会学”的最佳境界。

猜你喜欢

乙数分率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利用Aspen Plus模拟分离乙醇-水体系的研究
“比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换个说法
解分数问题例谈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推导
分数应用题常见错例剖析
利用分率巧解题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