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习动力研究
2016-05-30李玉磊张仲凯华玉武
李玉磊 张仲凯 华玉武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素质。研究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素质、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209-02
一、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重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业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习动力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北京农学院的2014级全体学术型研究生进行调查,发现在“思政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学习动力的概念
林崇德认为,“学习动力”其实就是指“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因素使己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转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动力。”
李洪玉、何一栗等则认为“所谓的学习动力,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动力作用”。他们认为,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可以促使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并产生一种推动力量,促使活动有效地持续下去,进而使某种智力和能力活动越来越固定化或定型化,即养成习惯,最终取得成功。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有82.5%的人认为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论基础,有61.3%的人认为,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师者,即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知识水平、人格魅力、教学效果等无疑对免费师范生的学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分析教师教学因素对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你喜欢具有哪些素质的政治课老师”和“你认为当前思想政治课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的题目。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力有很大的影响。在学习中碰到的最大困难上,其中有27.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学习目标模糊”,有11.3%的被调查者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有38.8%的人感觉“学习动力不足”,有21.3%的人认为“学习氛围不好”。可见,还是有绝大多数人在这门课的学习中存在问题,其中大部分是由自身原因造成。
综上可见,在农业类大学的研究生这个群体,仍然存在一部分群体对于大学的职业规划是不明确的,只是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美好的前景,但对于这个前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
学习主动性是指不依赖外力的推动,学习者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克服学习障碍的一种行为习惯。在学习主动性上设置了“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做些什么”这个题目,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等农业类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完全能够做到主动自觉学习的比例仅占到65%。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习动力不足在学校学生中已成为一个出问题,由此,我们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论述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并分析“思政课”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四、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一,由于“思政课”的实用性不明显,学生无法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而错误地认为课程内容都是一些对以后工作毫无意义的信息,学生也只是为了学分而被迫接受“思政课”教学。一些学生虽深知“思政课”的重要性,但却缺乏动力支持,他们认为,“‘思政课在人的事业达到一定高度之前确实用处不大,学生在就业生存压力之下,是很难有兴趣去学的。”
第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动力的缺失。教育市场化对大学“思政课”教学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教育市场化的蔓延,将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使感官刺激和游戏娱乐取代了应有的道德追求和理性思考,使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持冷漠态度。
第三,在大学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学生会发现“思政课”里的有些道德规范在社会上是一纸空话,因而觉得“思政课”的内容不真实,不信不学。“思政课”教学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由于逆反心理作怪以及年轻人的过于白负,大学生普遍厌烦别人对其进行道德说教。
第四,学生对“思政课”的厌学情绪还源于课程体系及其内容的供给与学生需求的不适应性,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政课”课程体系繁多、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不当和学习成本过高感到不满。现在的“思政课”不仅课程体系庞大,而且内容陈旧,很多基本原理和观点与中学政治课的内容重复,也就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学生难免欠缺学习兴趣。
五、激发学习动力的相关对策
(一)提高社会认识,优化教育环境以促进学习动力
大学生离不开社会,是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社会环境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正确的价值导向能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而错误的导向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动力。我们无法控制学生的想法,也无法消除社会的消极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抵制腐朽没落的道德观、金钱观,提高学生的抗诱惑能力,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教育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习的兴趣
调查显示,甚至相当大比例的被调查者存在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所以应该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师资建设,以此强化大学生学习动力
师资本身是属于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积极性的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树立科学的学习价值观以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价值观是学生对于学习的总体认识,它之于学生有如灯塔之于航船、引擎之于汽车。它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起关键作用,可以说,学习价值观直接决定一个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等方面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李洪玉,何一栗.学习动力[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4-25.
[2]苗秋香.高職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动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