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唤醒沉睡的语感
2016-05-30陈孟佳
陈孟佳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语文知识而在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良好的语感一定伴随着大量的阅读。书看多了,对文字就有了敏锐的把握,语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朗读;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190-02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语感一词频频被提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两个课程理念都要求培养语感,可见语感教学切合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是提高语文素养的秘诀。
过去的语文课教师分析多、知识点多,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品味的时间,也把一篇篇美丽的文章变成了一堆僵化的知识,令学生觉得语文枯燥难学。无怪乎有人调侃“好文章被编入语文课本,就犹如好音乐被设成起床闹钟”。这样以知识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渐渐被我们摒弃,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在语文知识而在语文能力,即语言的运用。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然而,语感一物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培养呢?这恐怕是许多语文老师正在探寻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与思考探索,认为有几个培养学生语感的办法。
一、课堂教学不可缺少和谐的声音——朗读
“成功的语文课需要和谐的声音——朗读”,笔者深以为然。长期有效地坚持朗读,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朗读无疑是一种多维的阅读方式,唤起听觉的效能,使节奏韵律之美能够与文辞之美同时深入人心。眼觀之、口诵之、耳听之、心思之,四者作用下,读者的思想更加贴近文本,更容易产生共鸣。故而,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读”同时也来自传统的呼唤。老夫子执戒尺坐在讲台前摇头晃脑、感情充沛,学生在底下学着摇头晃脑、咿咿呀呀,不时地开着小差。这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里,留给我们的对古代教育的深刻的一瞥。古代尚“读”成“诵”的传统,在今天依然举足轻重,值得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不妨将课堂上用于文本理解的时间更多地让位于“读”吧!
当然,要演奏出和谐的声音,离不开语文老师这根“指挥棒”。我们要对学生的朗读施以合理的指导。要当好“指挥棒”,得避免和谐的两个反面——千篇一律和矫揉造作。
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我们作为朗读的指导者,须明白和谐的声音不等于一种声音,完美的朗读从来不止一种。有感情的朗读必定加入了根据自己人生体验而形成的独特的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一课程理念应当在朗读中得以体现。学生的性格不同也可以导致朗读风格的差异。比如大胆、热情、活泼的学生,可能比较喜欢把作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而个性比较内敛、从容的学生,也许就比较喜欢云淡风轻,削弱顿挫程度,形成别样的风格。教师不能因为自身的偏好,太过主观地反对与自己差异较大的风格,使课堂上只存在一种声音。
和谐的反面是矫揉造作,和谐的声音要反对装腔作势。好的朗读基于对作品的理解,那些为了满足“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刻意拿腔拿调的朗读是不应该被提倡的。只要是准确地理解作品情感的朗读都应该被肯定,这样才不会抑制学生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抑制他们独特的语言感受。
总之,“读”是提高学生的语感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加以倡导,合理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让和谐的声音飞扬在校园上空,语感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灵就隐藏其间。
二、鼓励读书破万卷
“读书破万卷”旨在引导学生多看书。良好的语感一定伴随着大量的阅读。书看多了,对文字就有了敏锐的把握,语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语文老师常常对着病句连篇的学生习作大摇其头,令其改正病句时,学生左看右看却不知病在何处,这是学生缺乏阅读,没有良好语感的表现。而一个拥有着大量阅读体验的学生的习作,文从字顺自是不在话下,文采斐然也是不难做到的了。为何?因为他(她)已经在自身的阅读历程中,千万遍地领略了规范的表达,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又怎么会写出病句呢?口语表达也是如此,从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往往在与人谈话时磕磕巴巴,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反之,如果阅读了大量流畅的句子后,欲将心中之意宣之于口时,又怎么会不知所云呢?这便是语感在起作用了。
因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我有一些思考与尝试。
1.五分钟的诱导——激发兴趣。对于没有从小培养起阅读兴趣的学生,阅读特别需要诱导。我利用每节语文课的最后五分钟,读故事书给学生听。于是,我拿起那本《格列弗游记》,之后的课堂时间,成了孩子们最大的期待。下课铃一响,我立即停止读故事,主人公的经历深深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好多学生“截住”正欲离开教室的我,追问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顺水推舟,把书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那一阵子,班级掀起了阅读热,有的孩子嫌一本书轮流看等得心急,干脆自己买了一本。有的孩子领略到阅读的愉快,看完《格列弗游记》又在我的推荐下买了别的书来看。看着孩子们有这样高的阅读兴趣,我怎能不暗自高兴呢?
2.去功利化——保护兴趣。引导学生热爱阅读,教师自身首先要避免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阅读本来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如果我们常常把“多看书,对学习有帮助”、“至少要读多少”这类功利、急进的思想通过语言传给学生,会破坏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过程中摘录一些优美词句,我认为这只适合作为一个提醒或建议,如果作硬性规定,反而不妙。如果是学生自己觉得文章好,要记录下来,这样的积累自是好事。如若不然,硬性的摘录任务,只会破坏阅读的连贯性,并且让学生背着包袱阅读,破坏阅读兴趣。我们要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试想,看书不能享受,还要费神搜寻哪里比较优美,有何愉悦可言?
三、注重语文即生活
这里所说的“语文即生活”是强调语感的培养要联系生活。学生是先有了生活的感受,然后才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忽视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无疑对语感的培养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只有在生活这个庞大的基石上,语言才能发出圣洁的光。语文是人文学科,其间充溢着生命的、灵魂的、情感的等等一切的美丽,需要学生用他们敏锐的语感去找寻、去品味。而前提是,学生能够贴近生活,实现从生活到语言的对接。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有一首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写了一个孩子假设自己变成金色花与母亲捉迷藏,黄昏又变回孩子时,母亲说了一句话:“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是一个比较含蓄的句子——母亲找不到孩子心里着急,见到孩子又惊又喜,所以用这种嗔怪的语气说“坏孩子”。要学生准确把握其中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课堂上,我让学生回忆一下妈妈是否也曾经对自己说过类似这样表面责怪实则亲昵的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妈妈说这话的时候真的生气了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纷纷发言提起妈妈曾经对自己说过的反语,有的还是用方言说的,学生从自己的情感经验中很快理解了文中母亲的情感。
语言便是这样,缘起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故而要形成语感,还得联系生活。当一个词、一个句从书本中走出来,走进孩子们的感受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这就是语感。而我们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词句从书本带向孩子们的生活。引导学生深刻体察生活,关心周遭事物,培养对事物的洞察力,为学生语感的形成打下实际生活的基础吧!语言犹如璞玉,在语感的点化下,发出润泽的光。希望对语感教学的探究不断深化,并加以落实。多管齐下,唤醒沉睡的语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无穷的魅力。
总之:要鼓励同学们“读书破万卷”旨在引导学生多看书。良好的语感一定伴随着大量的阅读。书看多了,对文字就有了敏锐的把握,语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语文老师常常对着病句连篇的学生习作大摇其头,令其改正病句时,学生左看右看却不知病在何处,这是学生缺乏阅读,没有良好语感的表现。而一个拥有着大量阅读体验的学生的习作,文从字顺自是不在话下,文采斐然也是不难做到的了。为何?因为他(她)已经在自身的阅读历程中,千万遍地领略了规范的表达,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又怎么会写出病句呢?口语表达也是如此,从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往往在与人谈话时磕磕巴巴,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反之,如果阅读了大量流畅的句子后,欲将心中之意宣之于口时,又怎么会不知所云呢?这便是语感在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