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供配电设计方式探讨
2016-05-30郭涛吴汉章
郭涛 吴汉章
摘 要: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供配电设计方式也越来越多。要想保证供配电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应该积极总结和归纳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供配电设计工作现状。
关键词:高层综合性住宅;住宅工程;供配电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提出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而能够运用与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的供配电工具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积极探析高层综合住宅工程供配电设计方式,以使得其朝着可靠,安全,灵活的方向不断发展。
一、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的概况
(一)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总体建筑面积比较大,包括地上面积和地下面积两个部分;可以将其划分为众多功能区域,如主楼区域,商场区域,公寓区域和住宅区域等;楼层都比较高,需要配备相应的小区物业,消防,地下车库等公共设备。
(二)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的供配电设计范围
其一,依据10kv配电网络设计规范,住宅小区进线电源是由二回不同方向的进线的市政区域变电所的10kv母线段所提供的;
其二,10kv进线高压电缆头到地压配电柜,低压侧到小区内部各个建筑低压用电计量装置上表位,主要涉及到电缆,排管等部分;
其三,在此过程中,高低压配电线路凑采用全电缆,集中表箱供电方式来进行。
二、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供配电设计方式
实际上,在高层综合性住宅工程供配电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方式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就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因此,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去开展工程供配电设计工作:
(一)住宅小区负荷计算
由于综合性住宅小区,人口集聚,用电需求多样化,对于供电可靠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准确计算出住宅小区负荷,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配变电设备。具体来讲,其一,满足供电需求,进行负荷分级划分。如将住宅小区的消防电气分为一级负荷,电梯,生活用水系统,楼道照明系统分为二级负荷,而住宅内部归结为三级负荷。其二,做好用电负荷计算,以单位面积法获得每户居民最大用电负荷,在此基础上得出每座住宅楼的负荷,将其合并,得出结果。
(二)变压器容量和性质的确定
由于高层综合性住宅小区楼房众多,各个楼房之间的空间比较大,供电面积大,负荷点的离散性处于较大的水平。因此,要本着安全合理经济的原则去进行配电站的建设工作。
其一,在公用配电站建设过程中,应该分为主楼公共配电站;公寓公共配电站和住宅公共配电站三个部分;
其二,在专用配电站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分为商场专用配电站,商场空调专用配电站以及物业专用配电站三个部分。
(三)10kv接线模式以及设备选择
对于高层综合性住宅来讲,其建筑规模比较大,楼层较高,用电负荷量大,对于供电的可靠性比较强烈,在公共配电站和专用配电站的背景下往往需要设置双回10kv进线电源,以保证满足其需求。
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工作:
其一,设置10kv的开关站,选择单母线分段方式,实现两路常供,母分断开;
其二,在此基础上,建设配电网自动化和DTU设备;
其三,公共配电站开关站出线,供应至配变,使用三双接线模式,并做好设备的选取工作,如开关柜,变压器,低压配电屏,无功补偿容器柜和导体等,以最大化的满足小区的各项需求。
(四)合理确定高低压电缆主干线
原则上来讲,电缆选择应该尽量保证其不会遭受外力过热或者腐蚀侵害,有利于敷设和维护工作的开展,避免出现在施工用地或者建筑用地上,使得其处于安全的环境中运行。
对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在高压电缆选择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性能,应该采用铜芯统包型交联乙烯绝缘电缆,在截面应力处理方面,保证其满足规划设计需求;
其二,在低压电缆的选择过程中,应该秉持以下基本原则:供电半径不得超过200米的范围,主干线截面采用铜芯交联聚乙稀绝的同时,保证其规格不小于150平方毫米,使用低压封闭母线,在需要的楼层上设置两条以上,电缆分支箱使用6-8回路分支箱,此时的额定电流不小于400A。
(五)健全防雷和接地系统
在防雷和接地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弄清楚的当地的自然气象,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防雷系统构建方案和接地方案。具体来讲,防雷系统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
其一,对于直击雷来讲,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在屋顶设计相应的避雷带,保证屋面金属构建能够与避雷带实现连接;
其二,对于雷电波的防范,应该在低压电缆引入的时候,实现电缆金属外部,线槽,保护管与防雷接地体保持焊接状态;
其三,在过电压保护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设备过热,造成的变压器出线端,单体总配电柜应该涉及三级电压保护器。
另外,子啊接地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其一,在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时候,可以将其归结为TN,TT和IT三种类别;
其二,在接地装置构建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接地和人工接地体,构建相对理想的接地电阻环境,使得接地装置发挥最大功效;
其三,在接地电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严格依照国家接地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将超限变压器接地电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层综合性住宅小区来讲,供配电设计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仅关系到整个建筑项目的效能发挥,还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 曹先平.浅析综合性住宅小区配电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
[2] 刘玉福.现代化住宅小区配电设计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01).
[3] 任二罗.浅谈住宅小区的用电负荷及配电[J].科技资讯,2009(28).
[4] 王超.住宅接地形式浅析[J].安徽建筑,2002(05).
[5] 刘海滨.关于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超前意识”探讨[J].甘肃科技, 2004(05).
[6] 汪玉.谈居住小区降低电能损耗的若干技术措施[J].甘肃科技,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