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环境下的乡村英语教学
2016-05-30陈艳霞
陈艳霞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85-01
在农村,特别是联村完小,英语教学“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台录音机”,就是全部的教学设备的传承。然而,“班班通”却颠覆了这种“传统”,它让语境、情景的创作变得更简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快乐、更享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喜欢动,往往上课铃声结束了,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于是,在课开始之前,我喜欢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简单的英语歌曲,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到英语学习的气氛之中,如“Hello!”“How are you?”“If you are happy.”等。三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有些兴奋又有点担忧。为了消除这份多余的忧虑,课前我经常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例如,apple,tiger,monkey等单词,以及人们见面与告别时的英语短片,让他们感到学习英语很有趣,从而激发他们获得更多英语知识的欲望。
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英语的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通过所选用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素材,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教学话题“Goodbye”时,调用此内容的情景动画,引导学生利用句型进行对话,也可以选用网络上“Goodbye”的歌曲,这样通过听、说、读、写、唱、演等不同形式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活动,同时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二、创造性的开展口语教学
以往的口语教学,一般是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语音语调是否标准还是个大问题,或者跟着录音机复读,一遍又一遍,学生总是哈欠连天,枯燥无味。如今好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与讲授内容,机动灵活的组织各种口语教学形式,还可以同时播放与内容相关的多媒体信息,生动的情景,清晰的语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
在讲解“一般将来时”这一重要的语法时,我一改以往的方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化静为动,将当时学生最爱的热播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搬进了课堂。在喜洋洋、懒洋洋、灰太狼、红太狼等角色对周末安排的趣味对话中,学生理解了一般将来时的意义、结构及用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激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口、眼、耳等感官充分参与,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三、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多媒体,设计与生活贴近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的感知语言,理解语言,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Color”内容时,在Warm up中播放“color songs”的Flash动画,这样老师无需解释,学生只要看动画就可以进行记忆,同时运用英语进行思维,不需要在头脑中先进行英汉互译。多媒体可以提供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教育信息,如优雅动听的音乐、五彩斑斓的图画、精彩纷呈的动画,这些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言语兴趣。在教学中的热身活动和短暂休息,我同样也尝试使用多媒体,设置一些歌曲、游戏、chant等,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乐一乐。在一节课的尾声,利用多媒体展示对话情景图,让学生自由对话。然后配合动画视频,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仔细观察事物,记住brown,yellow,black等表示颜色的单词。
又如在教学方位词组in front of,on,in,behind,under的时候,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动画展示学生立刻就能掌握这些词的区别,这样不但方便了老师的讲授,又易于学生的理解,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让课堂更具有吸引力
网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广阔及资源共享,“班班通”让乡村学校拥有了这种便利。作为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在教学《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中,为了激起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我在网络上搜集已经学过的动物类、水果类、食品类的图片,介绍自己的喜好,然后询问:“I like apples. What do you like? ”进而同桌间进行自由的交谈,从而收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争说话的课堂效果。
丰富的网络资源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传递信息,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扩大知识面。学生在动口、动脑等多种富有动态的语言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趣味,加上不断产生的学习“成就感”,便得他们愿学、想学。
实际教学中,我们应结合乡村教育实情,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