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探索
2016-05-30杨瑞宋百玲
杨瑞 宋百玲
摘要:本文以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培养模式为例,结合我国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现状,探讨基于本科生阶梯式培养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并提出该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尽快将该模式应用到本科教育教学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本科生;阶梯式;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132-02
一、前言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在国家社会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必须坚持教育创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在积极发展本科教育的今天,为适应新形式的发展,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努力将本科生教育质量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车辆工程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阶梯式教学培养模式是树立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学生创新实践的教育模式。
二、团队建设
阶梯式、分层次的拔尖人才培養,就是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以开发学生智力为基础,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模式,以老生带新生,形成闭循环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方法,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使科学知识和研究能延续和连续,达到使科学知识与技术一届、一届传承下去。
车辆工程专业是工科中实战性很强的专业,我们首先将本专业能力突出的老师带队,首先从大一的学生开始,进行专业教育,对有理想、学习较好并对汽车创新技术有兴趣的学生挑选出来,进行一对一的培养,从大一到大三学生,组成创新团队,并给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验环境,使他们在学习和创新项目中互相学习和鼓励。
三、创新研究研讨会
对创新团队的学生,定期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在创新研讨会上,让每个学生定期汇报各自的想法、研究进度和成果、学习情况,每个学生在会上可以与其相互交流,所以,每个学生在会前将收集大量的学习资料、准备好自己的创新思路,撰写研究报告,在这整个过程中,这种创新团队的建设,以本科阶梯式培养模式引发了每个成员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使每个学生都在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了其主动学习性、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阶梯式培养模式,可以综合考察评价学生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能力、操纵能力,并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阶梯培养模式改革方式
(一)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整个创新团队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高年级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激发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整个的教学环节以项目为导向,以教师为指导和监督。充分利用高年级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帮助低年级本科生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理论前沿信息,开阔视野和研究思路,锻炼操作能力。引导和帮助有很大潜力的和对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本科生,使其尽快完善知识理论体系的学习,尽快提升其科研实力。
(二)学习与研究形式
学习与研究形式是研究计划学习占10%、讨论占20%、实施50%、总结20%,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不断反思、分享和不断循环的学习和研究过程。培养团队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互相切磋、相互支持、解决实际问题,共同进步。
(三)团队的项目开发
阶梯式本科生培养模式,是以创新项目的研究作导向,在带队导师引导下,研究本专业的创新方向,边研究边学习。每个队员通过发现问题,查阅国内外参考文献,定期研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措施,分享经验,撰写创新思考和研究报告。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学习和研究过程,将整个研究过程变为每个队员互相监督、自我管理的教学培养模式,根据团队中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研究特长和个性的不同,构建了分工合理的三层阶梯式队伍。
第一梯队,主要由刚入校的学生组成,刚刚入校的学生对本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项目中向高年级的学生请教,一个是靠专业,另外一个是增加的本专业的学习兴趣的过程,也可以向高年的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第二梯队,由大二和大三的学生组成,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对本专业有了一定认识,可以选择一些对本专业有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参加本团队。在本阶段中,学生可以参加一些创新项目的研究工作,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主要工作是将在实践环节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第三梯队,参加研讨会旁听或者帮助第三梯队成员查阅所研究的项目的相关资料,根据研讨会的专题讨论成果和结合自身思考的启示,撰写总结报告。
第三梯队,是导师和大四的学生组成,在这个阶段答的学生面临是考研和找工作,他们具备了一定知识和学习经验,可以较好地做低年级的老师了。毕业生主要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为主线,第三梯队成员的主要工作是将反馈来的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成立专项研究小组,查阅文献,组织内部成员集中讨论,将研究进度和成果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汇报给组内成员,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五、阶梯式团队培养模式的意义
为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基于“阶梯式创新团队建制的本科培养模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之关键所在。
本科生专业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即促进学生“学+研”能力的全面提升。阶梯式培养模式,十分契合本科生教育这一双重目标,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有关专业领域里的“基本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团队小组成员之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集思广益,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思维习惯,通过相互的协作、案例研究与分析、研讨等方式,共同努力配合解决实际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会如何撰写研究报告,使每个人的操作、创新思维能力得以锻炼,同时提升了整个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高效率的团队化运作模式,使得本科生在互动过程中,耳濡目染,培养了其基本的研究能力,开阔其视野,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术深造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提升了其科研实力。
夯实理论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性人才,强调创新团队成员采取“学习基础知识—开发创新思路—案例分析与研究—研讨会报告—项目研究与开发—实际制作—分享经验”开展不断循环学习的模式,完成整个培养教学过程;使学生不断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理论知识的盲点;不断激励学生“学”的欲望,夯实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快速、深入的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自身不足之处,加强了其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六、结论
基于阶梯式创新团队建设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依托高校科研创新教育平台,把教育培养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在实际开发项目中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通过导师和阶梯式团队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不仅完善了本科生的专业领域知识理论体系,还完善了个性化培养方案,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同时,这种模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锻炼了其组织协调能力,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是各大高校创办特色化教育的正规路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于龙凤,安福全.3+2+1型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茶叶生产加工专业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4,(08).
[2]徐春林,陈云明.“双平台阶梯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