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文文字编排“易读性”的要素分析
2016-05-30刘蕤
刘蕤
摘 要:文字编排在版式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字应避免繁杂凌乱。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使人快速的阅读,产生舒适的阅读体验。本文分析了影响中文文字编排易读性的要素:字体、字号、栏宽、字距和行距、对齐、背景,并阐述了提高文字易读性的方法。
关键词:文字编排;“易读性”
0 引言
当人们在阅读没有精心编排的文本时,如文字的装饰性太过,阅读者就容易被字体的细节所分心而忽略了文本所要传达的内容,也会因为字体过小而难以辨认,或者因为过多的对齐方式而对阅读完成失去耐心。对文字进行编排的目的是吸引人们的兴趣,让阅读者在阅读时更加顺畅,提高阅读效率,传达出需要表达的信息。“易读性”的文字编排,带给人们一种愉悦感,它关注的是文本在阅读时的轻松和舒适程度。易读性是针对整篇文章、整个段落进行调校,通常情况下,字体的选择、字号的大小、对齐方式、栏宽、字距与行距及字体与背景色的对比都影响着文字的易读性。
1 字体
在进行文本编辑时前,设计师应自始至终的以受众为中心来进行思考。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个性,需根据不同的受众人群来选择字体。目前,中文常用的印刷字体主要分为宋体、黑体。
第一,宋体横线细,竖线粗,在笔画结束的地方有个类似三角形的装饰,它是雕版刻工们在长期的刻写过程中对唐楷的笔画进行归纳处理,形成的特有的装饰化特征。宋体的出现和定型是一个集体现象,并没有特定的发明人,在南宋时期才开始逐渐完成与书法字体的脱离,它是为了快速雕刻而创造的印刷字体,到了明朝,随着古代印刷技术迎来巅峰,才真正地形成,被我们称之为“宋体”。到新中国成立后,宋体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设计,以满足不同的印刷需求。
第二,黑体是由日本从西方引进的现代字体,它的特征同西方无衬线字体,笔画的两端没有装饰线,笔画的粗细一致。它与现代艺术形式有着审美上的一致性,造型风格方正、厚重、简洁,更富现代感。
第三,使用较多的正文字体为书宋、博雅宋、中等线、方正兰亭黑字族、汉仪旗黑字族、思源黑体、信黑体、冬青黑等,这些字体最大的特征就是风格中性。中性并不代表字体没有个性,恰恰相反,它们可以根据内容语境,通过版面设计,塑造出不同的阅读个性。字体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符合当前的气质,如表现传统、正式时选用宋体,黑体则常被用来凸显科技感,寻找符合主题气质才是选择好字体的办法。应避免纯粹为了“好看”而选择字体,如近年来,参照古籍刻本创作的“方正清刻本悦宋”与“康熙字典体”,虽然古朴清雅,但被不分行业的滥用,并不能正确体现出本身的气质。字体的易读性也有相对性,如阅读目标群对某种字体更加熟悉时,在字体气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即便是字体的易读性稍差,但对于阅读者而言,其易读性也会更高。
2 字号
在文本编排中,影响文本易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字号。目前,国际上常用磅(pt)作为字号的单位。字号太小的文本很难阅读,但并不意味着字号越大越好,当字号在一个特定的大小后易读性也会减弱。10.5pt的文字在一般情况下最常用于正文字体的磅值,如报纸、杂志、书籍等;当正文为10pt时,8pt的文字常用于版面中的图片标题及说明文字,脚注或尾注则可以使用6pt的文字。通常情况下,正文与图片标题;说明文字与脚注、尾注的磅值大小相差2pt较为合适,大标题与副标题字体磅值的差异一般也是为2pt,大标题与正文的磅值差异则需视信息内容和传达目的而定。选择合适的字号时,也需要考虑到基面的大小,如名片的版面较小,因此所需的字号就需要比A4纸上要小。此外,还需考虑到目标受众,如针对老年人及儿童读者,字号需要更大一些。在文字编排时还需注意,同样的字号并不代表同样的大小,实际上要确定在正文中使用的最佳字号,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打印出1︰1的实物,以实际视觉效果来进行检验。
3 栏宽
当文字的行长过长时,阅读者需憋足一口气从左读到右,这时必须设定适当的分栏,它能方便阅读,并能使视觉感受上更舒适。分栏是期刊、杂志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通常根据文字的内容分为两栏、三栏、四栏或更多栏,栏的宽度也是影响大篇幅文字易读性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设计杂志等刊物时,栏宽15~55毫米的文字在阅读时相对会比较轻松,超过55毫米时视线从起始端到末端扫描的距离过程过长,读到下一行末尾再马上跳到下一行会使阅读变得困难。分栏的方式需注意,栏与栏的间距应比两个正文的字要宽,这可以避免视线出错跳到另一栏。
4 字距与行距
字距和行距对清晰、流畅、快速的阅读文字,提高文字的易读性有着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些又是很多设计师容易忽略的问题。很多初学者在进行文字编排时,常常直接使用电脑的默认字距和行距,以至于最后不得要领,文字效果不尽人意。中文汉字为方块字,在字体制作时每个文字都占据同样大小的字符框,这就造成了中文在编排时容易出现呆板和沉闷的印象,此时需通过字距和行距的调校来解决。一般来说,正文字距太宽则视觉效果就会太散,文字的易读性将会减弱。标题的字距则要灵活得多,可以根据标题内容而定,字距紧凑会营造出紧张的氛围,字距宽松则更加活泼。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最能体现一篇文章的气质,行距多数情况下需要比字距大,在中文正文的编排中,行距一般为字号的1.5~2倍,阅读起来会更加清晰、流畅。当编辑说明性文字的时候,行距可适当减小,在字号的1.2倍左右即可。
5 对齐
对齐的方式主要有四种:齐头散尾对齐(左对齐)、齐尾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和齐头齐尾对齐(两端对齐)。最常见的对齐方式是齐头散尾对齐,版面中所有左边起始端都在一条垂直线上,在右端则参差不齐,有时需要设计师对这些视觉偏差进行修正,如字距、避头尾集、挤压标点等,这样的版面具有生气、灵活的风格。齐尾式的对齐相对较少使用,大多使用在图片说明、解说词、插画及标题中。齐头齐尾的对齐方式会使版面会更加工整,但有时会呈现出呆板的感觉。居中对齐应该避免太多的使用,当画面中存在一些不需要居中的元素时,居中对齐会显得格格不入,但居中对齐在表现传统感方面有着很大优势。
6 背景
文字与背景的对比关系同样对文字的易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背景信息太过繁琐,会造成视觉上的起伏不定和难以阅读。这是因为对于大量的文字内容来说,背景太强,就弱化了文字信息的识别度。除非是磅值较大的标题,否则不要给文字加太多的效果,如发光、阴影、投影等。如果要在图片上放置文字,则需在图片的素净区域添加,如图片不满足要求,也可以为文字段落添加底色色块来增强文字的易读性。
7 总结
好的文字编排设计,应该是让阅读者意识不到文字内容以外的信息,从而无干扰的进行阅读。只有掌握影响文字易读性的基本要素,才能分析出整个版面是否和谐,各个文字的层级关系是否清晰,栏宽与栏距是否合理,字距和行距是否影响了阅读等等。在文字編排中进行细节的调校,可以达到快速阅读,正确传播文字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胜利,邓政.书籍设计中文字易读性分析[J].艺术与设计,2009.
[2] 魏泽培,周姗姗.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探究[J].艺术品鉴,2015(08):62.
[3] 刘子群.书籍版面设计中字体排版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