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实验探究
2016-05-30李化育
李化育
【关键词】 物理教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124—01
1. 感应电动势E与Δt的关系(控制ΔΦ相同)
思路:线圈附近竖直方向较小的空间Δx,磁铁经过这段空间时发生的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磁铁经过的时间Δt可近似处理为Δt=(h为磁铁下落的距离)。因此,在两次实验中,=,则=,感应电流之比为1:2。两次的电路完全相同,包括万用表的档位,所以感应电动势之比为1:2。实验说明在ΔΦ相同的情况下,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与Δt成反比。
过程:将长直PVC管以cm为单位标上刻度后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100匝的线圈套在管的外侧。第一次将线圈移动至距离上端管口10cm处,从管口中心自由释放强磁铁。当磁铁穿过线圈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经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后在万用表上指针读数体现,最大读数为240μA;第二次将该线圈向下移动至距离上端管口40cm处,再次释放强磁铁,最大读数为480μA。
困难:再次使用完全相同的实验方案、实验仪器进行时,再也没有出现上面的实验结果。线圈置于10cm处时,磁铁通过线圈时电表的示数仍为240μA;置于40cm处时,电表的示数为380μA。两次实验的感应电流之比为1:1.58,即感应电动势之比为1:1.58,不能说明在ΔΦ相同的情况下,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与Δt成反比。这样的结果让人顿时不知所措,多次重复,结果依然如此。
反思:认真分析,可能是如下原因:磁铁的运动近似自由落体,当下落10cm时,速度可达到v===1.4m/s,磁铁的长度h=3cm,通过线圈所用时间为Δt===0.02s;当下落40cm时,速度可达到v===2.8m/s。通过线圈所用时间为Δt===0.01s。对表头是磁偏转式的万用表,指针的偏转跟不上感应电流变化的节奏,很可能得到的240μA和380μA并不是磁铁穿过线圈时产生的最大电流值。对第一次的实验结果240μA和480μA,只能是偶然现象。
调整:实验装置、过程不变的前提下,使用电压传感器对感应电动势进行了测量,结果与实验预期一致。
2. 感应电动势E与ΔΦ的关系(控制Δt相同)
思路:如右图,在木板两端分别固定不同根数的相同条形磁铁,保持木板两端同步拔出左右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圈时,电流计指针偏转显示感应电流大小,两电路电阻完全相同,感应电流之比等于感应电动势之比。
过程一:木板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一根和两根磁铁,同步拔出时,两电流计显示指针偏转格数分别为两格和四格。
过程二:木板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一根和三根磁铁,同步拔出时,两电流计显示指针偏转格数分别为两格和六格。
3.感应电动势E与线圈匝数n的关系
思路: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线圈面积相同,磁铁均位于线圈中央,同步提起保证Δt相同,这样单匝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相同,此时有E正比于n。
过程:左右两侧的线圈匝数分别为36匝和74匝,磁铁各一根,将两线圈置于同样高度,从另一高度同步释放木板,两磁铁穿过线圈时电流计指针偏转分别为两格和三格半,重复多次,结果无太大变化。
反思:如果左右两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之比为1:2(36:74=1:2.06),则可以说明感应电动势与匝数成正比。但实际电流计指针偏转之比为2:3.5=1:1.75,用来说明感应电动势与匝数成正比有些牵强。分析原因,匝数不同,电路电阻不同,感应电流之比不等于感应电动势之比。
调整:实验装置、过程不变的前提下,使用电压传感器对感应电动势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
记录:线圈匝数比==,感应电动势比==
结论:感应电动势E正比于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2)GSG006)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