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联理论的口译交际维研究

2016-05-30郭润娜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口译

【摘要】关联理论是源于认知语用学中的一个理论,现在也被广泛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它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会下意识地遵循关联的原则。本文拟从关联理论中所提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研究口译中双语交际目的实现的策略。

【关键词】关联理论 口译 交际维

引言

口译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机械的转换过程,而是译员通过全方位的思维分析、判断和推理,将原语中的交际信息和文化信息恰当地转述到目的语的动态交际过程。这一过程与D. Sperber 和 D. Wilson在80年代初提出的关联理论中的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的说法存在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口译的交际维。

一、关联理论综述

关联理论是丹·斯珀伯(D. Sperber)和迪尔德丽·威尔逊(D. Wilson)1986年在《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的,建立在格赖斯(Herbert Paul Grice)1986年提出的语用学相关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基础上的理论(林克难,1994)。根据关联理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明示是指交际时讲话者明白无误地展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推理指受话者从讲话者的明示行为所提供的信息,结合适当的语境假设,推断出讲话者的意图。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以最佳关联为取向。最佳关联指话语能产生最佳的语境效果,而且受话人为此只需付出最小的努力。

继D. Sperber 和 D. Wilson 之后,E. A . Gutt在其博士论文 《翻译和关联———认知和语境》中系统阐述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交际行为,更强调翻译明示—推理的交际本质。翻译全程涉及三方,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翻译的过程包括两个明示—推理阶段:翻译的理解阶段以及翻译的表达阶段。在第一个明示—推理阶段,相对于原文作者,译者是听话人。原文作者以原文作为明示,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译者则要从自己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相关语境假设,根据原文的语境信息进行推理,寻找与原文的最佳关联,形成对原语的认知与理解;在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是发话人,为了能使译文读者准确推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找到译文与译文读者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译者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进行预判,遵循关联理论关于“阐释性相似的”原则处理意义的表达,最大限度地提供相关信息与认知语境。从以上两个过程可以得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既是原文本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交际者,翻译也可以说是译者在原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周欢,2014)。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发展现状及评述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的信息准确而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 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梅德明,2001)。按照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口译可被看作为一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或行为。其特别之处在于,此类交际过程或行为具有跨文化、跨语言的特点。

目前,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基于关联理论本身的理论研究,如关于关联理论的简介、关联理论基础上的推理、思维上研究等;二是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方面地的研究,如基于关联理论的口译过程中思维、推理等关联的研究和关于不同场合、不同题材的口译实践方面的研究(如交替传译或同声传译和记者招待会、政治词汇、个案分析)等。这些研究将关联理论与口译的过程和口译材料联系起来,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思维和策略实施过程,另一方面也对不同场合和不同题材的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性。本文拟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研究译员在口译中是如何实现口译活动中的交际性的。

三、基于关联理论的口译交际维研究

按照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口译可被看作为一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或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说话人、译者和听话人三者都存在着一定的交际,这种交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说话人或听话人和译者的直接交际,另一类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间接交际。在第二类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交际必须借助译者对两种语言的加工才能实现,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口译的交际维。关联翻译理论为交际的实现提供了多种翻译策略,例如语义关联翻译法、语法关联翻译法、语篇关联翻译法和文化关联翻译法,这对于译者实现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交际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以习近平主席2015年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讲话的口译为例来进行说明:

例1

原语: 过去30多年,中美关系发展得益于两国地方和人民支持,未来仍然要依靠地方、造福地方。

目的语:Over the past 30 plus years, the growth of our relations has been achieved with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ir people. Going forward, it will continue to draw strength from and deliver benefits to them.

在例1中译者在翻译时就充分考虑到了交际性的需要,要使译文符合目的语听众的习惯,将原文 “中美关系发展得益于两国地方和人民支持” 译为被动语态“the growth of our relations has been achieved with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ir people”,并将汉语的一个句子翻译成了英语的两个句子。这样的处理很符合英文目的语听众的习惯,在这一明示推理的过程中译者主要采用的是语法关联,符合了目的语听众习惯被动语态和不在同一句中使用太多谓语动词的习惯,是一次有效的交际。

例2

原语:双方应该因地制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目的语:We nee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se strengths in our cooperation. Just as a Chinese saying goes, “When eight immortals crossed the sea, each showed their own magic.”

在例2中译者在翻译时将“八仙”翻译成“eight immortals”这一翻译就要比译为“eight fairies”更容易让目的语听众理解,实现了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交际,而实现这一交际的策略主要是关联理论中的语义关联。当然,译者在该句中的断句也很成功。

例3

原语:“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

目的语:Relatives and friends become closer if they visit each other more. This is also true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s.

在例3中译者将习主席说的中国习语直译后,又加上了“This is also true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s. ”,很符合英文听众们的思维习惯,因为不加上它进行解释说明,听众们会觉得这是在说别人,而非自己,这也主要采用的是语义的关联来实现交际目的的。

例4

原语:就业是各位省州长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开展这些合作,促进增长,创造就业,使人民受益。

目的语:I know as governors, you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employment. Cooperation in the above-mentioned areas will promote growth and create jobs, thus bringing benefits to our peoples.

在例4中,译者采用了断句也就是将一个汉语句子分成两个英文句子来翻译的做法,在第一个句子中译者增加了“you”做主语,拉近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对“我们”采取删减的方式,是一次很成功的交际,着也主要采用的是文化的关联,因为比起中国人更注重集体的概念,美国人更强调个人的作用。

例5

原语:中国人常说“只争朝夕”。西方人则讲究“行事要趁机会好”。

目的语:Chinese people often say, “Seize the moment”, while westerners believe in “making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在例5中译者将原语中的两个短句和成一个英文长句,并将“行事要趁机会好”通过翻译复原成英文习语“making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将两个中文短句合并为一个英文长句不仅符合目的语的行文习惯,也有效传达了说话人想要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的意图。将“行事要趁机会好”译为“making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更易于听话者的理解和接受,也是很好的处理方式。在该句的翻译中,译者主要采取的是语义和文化的关联实现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交际的。

四、结语

口译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机械的转换过程,而是译员通过全方位的思维分析、判断和推理,将原语中的交际信息和文化信息恰当地转述到目的语的动态交际过程。口译员作为原语讲话人与目的语听众之间完成交际和实现沟通的桥梁,是整个口译交际过程中精神最紧张、注意力最集中的角色。他只要善于捕捉交际中各种有用信息,积极调动认知语境中的储备,巧妙运用上述推理思维策略,就不难获得足够的信息确定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为口译交际维的实现提供很好的前提。

参考文献:

[1]D.Sperber&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and Oxford,1986.

[2]Ernst 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1.

[3]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北京:中国翻译,1994(4).

[4]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周欢.关联理论视域下口译中引语的翻译策略[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作者简介:郭润娜(1982.6-),女,陕西西安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本科(2000级学士),研究方向:英语。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口译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浅谈口译教学中的译前准备与百科知识积累——以口译教学中的科技主题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