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播中大学生“注意力漂移”的引导
2016-05-30苑丽娟
苑丽娟
摘 要 文章从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环境的转变、媒体竞争优势地位的博弈、大学生媒介接触与使用时的心态这三方面分析造成互联网传播中大学生注意力漂移现象的原因,进而从引起大学生注意力漂移的原因机制着手,分析其负面效应,从根源上控制、规避注意力漂移现象,提出克服注意力漂移现象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 大学生 注意力经济 注意力漂移
传播无处不在在今天的社会更具有现实性,传播在时间、空间上的扩张,几乎形成了一切皆传播的局面,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传播从原来的配角变为主角,传播频度和力度已经开始向人类的极限挑战。①这就是互联网传播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问世分别从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在现实生活与媒介接触中的漂移,而互联网传播时代则是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注意力平衡。这就是注意力的飘移时代。这种注意力漂移现象总体来说有下面几个特征。第一,关注娱乐化。第二,阅读碎片化。第三,思维从众化。
1 互联网传播中大学生注意力漂移现象出现的原因
1.1 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介环境的转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的兴起,网络传播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传播转变。媒介环境的传播模式已然从最初的传者中心转变到了受众中心,每个人都处在信息传播的中心地位。大学生也逐步摆脱了以往被动接受的习惯,开始自主选择注意力来获取信息,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转变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与传播者。②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的积极性也随之提升。微博、微信等工具实现了信息的移动性和共享性,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登陆微博微信满足获取信息与人交流的欲望。
1.2 注意力经济时代媒体竞争优势地位的博弈
互联网传播时代媒介的博弈已然变成了注意力的争夺,各种媒介想方设法的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努力迎合受众推出了诸多策略以期赢得受众的注意力。大学生是社会最年轻最重要的一股建设力量,在传播活动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他们对互联网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模式极为认可,正是因此,传统媒体也纷纷粉饰一新投身网络传播大军。报纸开始做网络版,在线就可以获取新闻资讯,纸质版放不下的内容可以放在网络上扩展阅读;网络电视更是贴合受众需求,对大学生来说注意力一般都分给了网络电视台;而手机这一新媒体的出现,随身携带随时交流的特性让它迅速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特别是智能手机、4G手机的出现更是刷新了人们的即时体验,注意力更为碎片化。③各类媒介在竞争优势地位压力下争相竞妍,不惜以各种方式来抢夺受众包括大学生的注意力。这种高强度的信息灌输让大学生的注意力无所适从,注意力漂移现象愈发高频出现。
1.3 大学生媒介接触与使用时的心态
不同的媒介使用心态就会关注不同的媒介和信息,怀有多重满足的心理欲望,就会出现注意力在不同信息之间的漂移。大学生在媒介的使用中发生的注意力的漂移,其实是基于大学生媒介使用心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他们面临着诸如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社交压力和恋爱困扰等等,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就业压力让很多大学生难以喘气,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与使用目的更多的是释放压力。这时候媒介提供给大学生的重要的不是信息本身, 而是信息背后对大学生心理欲望的满足。
2 大学生注意力漂移现象带来的问题
2.1 浅阅读和理解浅薄化的恶性循环
大学生的注意力被各种浮夸的信息包装牢牢吸引着,知道了很多缺乏内涵与价值的“快餐式”知识,形成了人们常调侃的“有知识没文化”现象,碎片化的传播语境让人们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入理解甚至扩展阅读,对信息的理解自然越来越浅层次化。最有可能的是看到网上那些资讯丰富的网页之后,注意力被瞬间吸引,不停地点开链接及后台推送而忘记自己本来要找的信息,可能这几个小时是满足的,然而几个小时过后会感觉脑中空空如也,那种虚假的满足感瞬间消失。大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被额外阅读占用,对一个事物的注意周期也越来越短。大学生在习惯于浅阅读这种模式之后,表面化的意义理解使得深层次的拓展阅读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理解越来越浅薄化带来的是快餐化的阅读方式的盛行,浅阅读和浅薄化理解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2.2 学习能力下降及专注力退化
在新媒体环境中,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海量信息席卷下,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这种平台以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出发来查找各类知识信息,大学生对网上的信息过分依赖,被五花八门的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高效快捷所吸引而忽视对其内容的审判。尤其是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下,浮躁成为人们的普遍特征,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对那些碎片化的内容进行扩展阅读,内容理解趋于表面和浅层理解,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潜移默化中被同化,关注了很多似是而非价值不明的信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被忽略,大学生的深度理解能力也在对信息的过分依赖中逐渐被削弱。
2.3 大学生三观认知觉悟的倾斜
对于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亟待发展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注意力漂移现象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必然会给他们的认知和身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首先,价值选择和判断迷惘。当今的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年轻活力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也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挑战,网上那些多元的价值观念也就“趁虚而入”。其次,国家民族意识淡化。注意力漂移时代网络的信息多元化对国家民族意识也是一种冲击。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又叛逆的阶段,判断力不强的他们容易被那些反叛的挑战权威的话所影响,极易被那些多元的信息所冲击。再次,影响身心健康。部分大学生的网络约束能力不是太强,容易被网上的信息吸引和侵害,加之网络的匿名性,部分大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肆意发表言论,语言轻佻暴力不符合学生的身份定位。
3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克服注意力漂移现象的引导
3.1 建立制度流程加强网络监管
互联网传播时代各色信息鱼龙混杂,形形色色真假难辨的信息争夺着人们的眼球抢占着人们的注意力,快餐化的获取及阅读模式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大学生的注意力专注能力面临着严峻挑战,互联网传播的随意性和开放性也为信息的处理带来了难度。因此需要政府和高校从引起注意力漂移的原因机制出发,建立制度流程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进而解决或减少注意力漂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加强对网络监督和管理,通过网络监控过滤不良信息,防止网上不良信息的出现,“国家应建立健全法制,强化内容审查,清理低俗网络信息。”从根源上净化信息资源,避免不良信息对人的注意力的困扰。然后,积极制定网络应急管理预案和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体制,防止媒体优势地位竞争下的个别机构对重大危机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歪曲解读,正确的引导舆论,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防止不法分子通过对舆论的诱导来侵害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再次,加强对媒体竞争的管控,引导受众关注方向。取缔那些发布低级趣味的机构,对那些发布不良信息的媒体给予警告等一定的处分。减少夸张抽象的信息包装对受众注意力的占用,把受众的注意力拨到正轨上去。最后,加强高校对大学生上课教室区间的网络信号的管理,限制上课时WiFi信号,和相关通信运营商合作,闲时优惠套餐时间和上课时间务必错开,从而变相的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减少上课期间他们注意力的漂移。
3.2 提升自我控制能力集中注意力
无论怎样,大学生的首要身份还是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互联网传播情境下产生的注意力漂移现象对不少大学生的学业产生了困扰,注意力漂移过后难以找回,往往虚耗注意力而无所得。这就要求我们从影响注意力的多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脱离互联网依赖。控制减少对过量信息的需求,增强对信息良莠的判断能力,舍弃那些没有价值的信息垃圾,减少娱乐化的心态,脱离对互联网过分依赖的执念。
第二,克服多余干扰项。尽量避开影响注意力的干扰因素,如网页上各种链接和弹窗推送的干扰;戒掉一开电脑就登QQ登微博的习惯,关闭软件的后台推送及其他相关的社交软件,把自己需求的信息获取到再处理其他事宜,避免网页推送以及社交需求的干扰把本就稀缺的注意力带偏。
第三,科学计划事项。结合自身制定每日计划或周计划,把待做事项按需求的迫切程度和重要性来排序,让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杂七杂八的信息需求规划造成注意力的浪费。
第四,培养专注的习惯。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觉性和主动性,依靠自己的能力收集整合信息并进行积极的思考,锻炼自己独立完成的能力,避开各类无效信息的冲击和干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3.3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当今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多数是网络,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他们,更容易被网上的那些负面批判的言论吸引,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迷惘混乱甚至严重的会脱离正轨。部分分辩能力不强的学生抗拒不了其他信息的吸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漂移”。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避注意力漂移现象中的负面效应。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上网引导。正确的认识互联网是解决其他事物的首要前提,利用好网络这个强大工具来获取知识巩固自己的认知结构,把重心放在学业上,让网络海量的信息咨询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注意力跟着漂移。然后,加强网络社会定位教育,培养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的清醒认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准确的角色定位。最后,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的上网引导以及社会定位教育,还要加强他们的网络心理教育。开设相关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如课堂展示PPT,以生动的案例对大学生晓以利害,以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心态和行为;设立心理辅导教研室,专门解决网络思想和行为出现的问题,教师方面要加强和学生的联系,及时的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在互联网漂移时代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避免长时间的网络接触行为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注释
① 张雷.泛传播时代的注意力经济[J].今传媒,2005(9).
② 张晓艳,许叶萍.当代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的影响因素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报,2012(4).
③ 吴可嘉.浅谈媒体的注意力竞争[J].新闻世界,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