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如何构建“少教多学”有效课堂
2016-05-30刘春梅
刘春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43-01
语文课程,是初中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意义一直被社会所重视。然而,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在农村初中开展的较差,大多数教师在教材、学材等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选择切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素材,开展以讲读为主的“灌鸭式”教学活动,甚至不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导致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进行整合性教学,以精粗结合,举一反三;以少求多,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我们教师一直思索的问题。“少教多学“课题组的实施指导意见一出,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找到了理论支持。我们都非常乐意在课题组的指导下进行“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少教多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就批判了当时学校的种种弊端,认为它们是儿童才智的屠宰场,只知道死记硬背,传授的全是一些无用的知识,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违背了自然的秩序。
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从此以后,三百多年来,在第一线教书的教师,或专事研究教育的学者、专家一直在苦苦地思索,孜孜地追求,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夸美纽斯的理想变成现实。那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构建“少教多学”的有效课堂呢?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潜能呢?实践证明,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了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才会有显著教学成果。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形成和构建了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文化。“少教多学”是就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而言的。我认为,要做到“少教多学”,其一是要有针对性。首先,必须对学生的超前学习进行检查,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放任自流;另—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材的掌握已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既是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肯定他们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集中学生存在问题的过程,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二是参与性。要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包括:第一,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不应局限于独立思考和练习阶段,而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第二,全体参与,教师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第三,学生参与学,也参与教,不仅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也把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展开师生互教互学活动。
其三是合作性。小组学习作为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全班教学的中介与纽带,其重要性和优越性是明显的。就学生而言,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和遗留的问题能够得到伙伴的充分关注和帮助,不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合作的能力。就教师而言,因为有小组合作学习做基础,所以比较容易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还可以把小组学习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契机,进一步开展组际交流或全班教学,使全班同学共同获益。
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基础;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是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的发展。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潜能观,坚持让课堂教学走向深层,走向心灵,这是“少教多学”课题研究所持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