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风险探讨与应对措施

2016-05-30铁馨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理财产品管理措施风险

铁馨

摘 要: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并阐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从而进一步增强消费购买相关理财产品的信心。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6-0063-02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国内的商业银行于20世纪的末期开始逐步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其中招商银行作为先行者,首次突破了之前的个人业务模式,而发行了本外币合一、一卡多户的一卡通,这使得银行的个人理财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在这之后关于个人理财的品种、整体数目以及涉及资金等均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局面。而根据2015年普益财富所发布的理财存续统计中显示,在2015年共有352家银行向社会的个人推出了82 275款个人理财产品,其中的发行量达20万亿元,要较2014年增长25%。而且全年的平均收益率达到4.9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银行所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尤其是一些收益率相对大的个人理财产品是较为火热的。不过另一方面,也有个别的理财产品出现了亏损的局面,使部分的消费者有所警觉。不仅是国内,国外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受到了一定的追捧。在国外也很早出现了关于理财的知识与理论,并且用于引导个人的理财业务,而个别的理论和知识被我国的一些学者引入国内,并在市场的实践中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一)储蓄生命周期理论

198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学者提出的储蓄生命周期理论把人生划分成了三个不同的时期,即未成年阶段、成年阶段以及退休阶段。该理论所关注的是目前的消費支出和家庭的所有收入之间的关联性。当消费的过程中,人们会全面地研究当期收支情况、今后的收支情况和能够用于消费的收入情况,同时也会思考工作的时间长度以及退休的时间长度等方面。通常情况下,未成年阶段以及退休阶段的人们,进行消费的支出要比收入多,而处于成年阶段的人们,消费的支出要小于收入。

(二)资产组合理论

在20世纪的中期,资产组合理论被提出并且很多的学者均认为此理论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最好理论依据。人们当决定如何进行投资组合时,应当关注于对所有证券具有的相应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同时,对组合里不同证券所拥有的联系进行分析。当一些具有紧密联系的证券分开来组合,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整个组合所拥有的潜在风险。

(三)供需理论

我们站在需求的视角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得到如此的迅猛发展,主要是因为消费者不满足于自身的财富与收益,而想依靠理财产品来赢得相对多的收益值。而站在供给的视角来看,银行是理财产品的提供者,其恰是关注到了市场的需求,并对消费者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因此,理财产品正式改变了之前的理财思想,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金融工具不断进步的见证。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分析

所谓的市场风险,指的是银行受到市场价格变化影响,而导致自身经济出现损失情况。目前,银行所涉及的理财产品均与股市、基金等相关领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理财产品的价格也会很大程度地被市场所左右,导致其存在着一定的收益风险,而在其风险中受到利率以及汇率等因素的影响最大。

1.利率风险。由于受到利率的波动影响,会让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和预期收益之间形成差异。而当银行的实际收益减少或者在实际的成本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就会使银行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2.汇率风险。关于外汇的一些理财产品,其价格要严重地受到国际市场和多种因素的作用而波动,会产生一定的外汇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分析

所谓的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资产再转化为现金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难易度,从而影响到资产的价值波动。几乎所有的银行在发行个人理财时,都不可以将产品提前进行兑换,若是一些投资者想要得到这部分资金,而想提前与银行终止合同,只可以采取质押的形式完成。而有个别的能够提前终止合同的理财产品,要是投资人进行了提前的赎回,会导致银行内部的流动资金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股份制的银行来说,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导致银行的实际收益明显减少。

(三)信用风险分析

国内的银行在很长的时期内,让国内消费者拥有很高的信任度。不过,银行所涉及的客户大部分均是低风险偏好人员,导致目前的很多银行一味地确保自己理财产品的收益值,把一些预期收益逐步的概念化。现阶段,信贷资产相关的理财产品成为了市场的主导产品,要是在有人受到不可抗力因素而无法偿还时,就易导致投资人蒙受经济损失。

(四)法律风险分析

所谓的法律风险,指的是银行所面临的各种法律纠纷而带来的经济风险。在所有的风险中,法律风险显得尤为的关键。这是由于法律风险所形成的不利影响具有难以估量的特点。现阶段,国内还禁止商业银行自行开展信托业务,也不允许银行自行对利率进行改动。同时,目前国内的金融产品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所涉及的理财之间不具备相对广的对象,而如果发生相关的法律纠纷,银行会遭遇到被诉讼的可能,同时也会可能被相关监管机构做出经济处罚的决定。

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健全信贷组成,强化风险防范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大多还是采取之前的信贷监控体系,这样就无法很好地对相关人员进行约束,使得不少的坏账出现。同时,由于受到一定的通货膨胀影响,企业的信贷成本居高不下,使自身的经济效益明显减少,使不良信贷发生的比例增加。所以,有必要形成相对健全的信贷体系。银行要不断地强化对于风险的评估工作,科学地管控银行的中期和长期信贷业务,进一步对产能过剩或者存在潜在过剩的企业信贷进行管控与调整。不断改革信贷方式,形成一套信贷高效体系,保证信贷整体质量。

(二)健全业务结构,革新理财产品

银行应当强化对于中间业务的发展,这样将会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与风险的分担。同时,也应当持续地创新对于企业的融资模式,革新自身的理财产品,减少对于资本的依赖程度。

(三)强化内部管控,适应通货膨胀

应当不断地强化银行内部的管控工作,对于银行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监控工作等均要强化,及时发现风险并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把所面临的风险降低到能承受的程度内。还要确保银行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的畅通性,及时找出内部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结语

现阶段,国内的经济处于迅猛增长时期,而且相对健全的个人理财体系则是未来发展的走向。因此,要求银行应当形成相对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并不断地革新理财产品,使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也让消费者拥有购买相关理财产品的信心。

猜你喜欢

理财产品管理措施风险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