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 为人力资源“供给侧改革”助力加油

2016-05-30裴剑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供给侧改革人力资源管理

裴剑平

摘 要:2015年11月的9天内,高层频繁对“供给侧改革”表态,显示出了高层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已经从以前的重视需求管理转向了重视供给管理。我国人力资源供给中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农民工,这一部分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从农村辗转来到城市,但却长期面临着类似于“如何融入城市生活”等非常多的影响其生存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已经进化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能不能管理好、引导好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提升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供给侧改革的成败。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供给侧改革;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31-02

“供给侧”是相对传统的“需求侧”来说的。以前老百姓熟知的投资、消费、出口等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俗称“需求侧”,与此对应的便是“供给侧”。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使之形成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供给,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二十年前,我国消费动力不足,所以要刺激需求。现在有了消费动力,但企业生产的产品却满足不了消费需求,所以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一个最近常被提及也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苹果手机和日本的马桶盖被中国消费者哄抢,这说明我们并不缺乏需求侧的消费能力,而是欠缺供给侧的好产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质现状

(一)身体素质总体偏差

相对于城里人而言,由于收入、饮食和医疗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浙江省劳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就生理功能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体状况至少落后于城市同龄人5~10个百分点。其原因,一是由于长期从事量大、时间长、强度高的体力劳动,长期处于疲劳不堪的状态;二是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长期远离家乡无人监管形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利于身体素质的增强。

(二)心理困扰多,容易心理失衡

与城市同龄人一样,新生代农民工朝气蓬勃,渴望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但却由于念书少,薪水高的工作总是与他们无缘;他们渴望被城里人“看得起”,但总是遭到排挤和刁难,热情和自信常受打击;年轻的他们正处于恋爱的季节,但总找不到情投意合的异性朋友。因此,面对与城市同龄人间巨大的差距,自卑、焦虑、迷茫、失落等多种心理就会困扰他们,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就会因此失衡,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三)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相对淡薄

长期的农村生活,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积淀了许多与城市生活不相协调的观念和习惯。特别是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包括公共秩序意识、公共卫生意识、爱护公物意识等。更严重的是,他们并没想到过要改变自己,依然我行我素。

由于户籍的限制,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单位享受不到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这种差异的存在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道德。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不够敬业、不够诚信、不够自律。

(四)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偏低

统计数据显示:大比例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建筑业、采掘业、餐饮业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外出务工是通过亲友介绍的,没有遵循“先学习后工作”的流程;很多人对自身发展缺乏长远规划,抱着“混口饭吃”的心态,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另外,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也根本不了解。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技能偏低的农民工是难以适应大城市对高级蓝领的需求的。

(五)文化程度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三成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2015年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的需求占比68.2%。然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所占的比例只有30%左右。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正在迅速取代简单体力劳动,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所受教育的程度不能快速提升,未来,70%的农民工们将会被城市淘汰。

二、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管理体制不协调,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各省市财政分灶吃饭的管理体制。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主要输入地政府管理部门认为,当地财政出资的服务对象应该是本地农民工,出资为外来农民工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是他们很不情愿做的事情。

(二)企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且不到位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工作要正常运转,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发动机和生命线。国务院对推进在职职工的素质提升早就有明确规定: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职工的素质提升,要保证经费专项专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的法定义务,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认真履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资金存在着普遍的严重不足且不到位的现象。

(三)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对参与教育培训提升素质热情不高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父辈们的影响,依然受着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思想的束缚,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对参加教育培训热情不高,他们认为参加教育培训对他们现状的改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另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则是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大大影响了他们参加教育培训的热情。据统计,许多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6天。在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于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教育培训,他们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四)一些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质量差,对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作用有限

有些教育培训虽然打着“提高农民工技能和素质”的旗号,但事实上是为了“赚钱”。这些自称针对农民工的培训,内容教条、缺乏针对性,跟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需求脱节,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方法和策略

(一)树立公平对待和接纳农民工的理念

政府和媒体不断宣传和强调要“一视同仁”对待农民工,但存在于城里人思想中的歧视观念依然牢不可破。在大多数城市,长期在此生活的农民工的身份依然是农民,得不到城市居民的“另眼相看”。农民工们不仅要承受“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负担,还要面对“原市民”们的心理对抗和利益排斥。所以,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的首要任务是输入地政府和企业要以平等的心态接纳新生代农民工,将他们作为“新市民”来对待。

(二)理顺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的管理体制

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应该是一项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政府应该牵头建立教育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具体操作上,人社部应该作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牵头和协调部门,负责制定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负责农民工就业前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另外,无论是输入地政府还是输出地政府,农民工教育培训都应该纳入政府的公共服务范畴。

(三)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协同配合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

具体来说,要充分调动各地区成人教育机构、职业院校的积极性,还可以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自主教育培训农民工。通过努力完善各级各类农民工教育培训网络,建设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基地,形成多部门联合、立体式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制。

(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多渠道筹措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资金

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或农民工自费来开展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农民工素质提升的效果可能就要因为资金不足而大打折扣。为此,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由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政策。另外,每个地区还可以制定适合当地的民间资本投资农民工教育培训领域的制度,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门槛。

(五)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

对于积极参加教育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并采用多种形式给予资金补贴。比如,通过报销部分学费、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等方式激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要大力推广“上岗与培训考核结合”的做法,逐步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凭技能和职业资格得到任用提升的激励机制。要将培训和就业相结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之忧。

(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保证素质提升的效果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要坚持在岗培训与离岗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大多数农民工没有太多闲暇时间,所以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在岗培训,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培训方法。而当农民工们失业时,政府部门可以牵头介入对其进行离岗培训,使他们重新获得进入就业市场的通行证。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试行和推广把有限的培训资金以“劳务培训券”的形式直接补贴给那些支付能力低的新生代农民工。

参考文献:

[1] 敦耳.北京:要千方百计助推农民工素质提升[EB/OL].中工网,2015-06-03.

[2] 北京市外地在京企业工会五年打造农民工素质提升平台[N].劳动午报,2014-04-21

[3] 李小棒.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自我提升[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5).

[4] 谭英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素质的路径[N].工人日报,2011-12-20.

[5] 代振华.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0,(4).

[6]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供给侧改革人力资源管理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