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浅析

2016-05-30方薇李盛

科教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道路工程教学改革

方薇 李盛

摘 要 文章针对“道路工程”教学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首先,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1)内容庞杂,课时少;(2)教材内容陈旧;(3)实践教学内容欠缺。然后,结合课程定位与专业特点,提出了对“道路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包括重视工程资料的收集与利用、优化教学内容、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教学改革 工程资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65

Abstract Some improving measures were suggested for practical problems in “Road engineering” teaching. Firstly, three major problem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were presented: (1) comprehensive and massive content with inadequate class hours; (2) obsolete teaching materials; (3) lack of practice teaching. Subsequently, incorporated with course orientation and specialty featur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reform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engineering data,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utiliz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eans, etc..

Key words road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engineering data

“道路工程”是土木工程非道路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与施工、路面设计与施工、道路排水设计和路面养护管理系统五部分内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道路工程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施工方法及材料要求。“道路工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结构物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使其能够遵循本行业现行版本的规范规程、法律法规及手册等进行道路结构物设计。此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力争使学生对道路工程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等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①②③

“道路工程”课程知识面广,叙述性内容多,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广大教师亟需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以便更好地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庞杂,课时少

作为一门非道路系的土木类学生的专业课程,“道路工程”课时量较少。对于非土木类学生而言,替代开设的“高等级公路概论”等课程的课时量就更少了。但鉴于课程本身内容丰富、涉及知识点多,仅有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忙于讲授完所有章节内容,课堂教学仍是以填鸭式单向灌输为主,师生互动较少。④

1.2 教材内容陈旧

近年来,道路工程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版,但教材的改版更新步调却常难以与之保持一致。当前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标准滞后、与现行规范脱节等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新规范中相关知识点的介绍。

1.3 实践教学内容欠缺

由于课时量少、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完善等原因,课程教学期间内,实践内容难以满足需要。对于非道路系学生而言,这种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课程认识仅仅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2 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

2.1 重视工程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工程资料,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⑤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大量工程视频或图片资料(如设计图纸、施工现场等);另一方面,采用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们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这对于锻炼其主动学习能力也大有帮助。教师应广泛搜集、严格挑选适用于该课程教学的工程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路线、路基设计图(平纵横向)与路基排水设计等,包括排水结构设计图如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边坡急流槽等。(2)路基防护工程,尤其是填挖较大的路基边坡防护工程设计图。(3)路面工程设计:①路面横断面布置图;②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③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图。④路面排水设计。(4)桥梁与涵洞设计图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设计图纸这一“工程师的语言”,一方面可将冗杂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这类丰富的图文资料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学生预先熟悉这些图纸资料,对其以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将会大有裨益。

此外,道路工程专业涉及到的各种规范、规程、细则、标准较多,这些既是学生们在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的工具书,又是部分教材章节知识点的来源。一方面,教师应及时追踪新规范的相关内容,对于陈旧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另一方面,也应避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重在讲清讲透基本原理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不论规范如何改头换面,都可以通过自学来加以理解和掌握。以上提到的工具书主要包括:《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等等。

2.2 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通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补充和合理使用,准确地把握“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的最佳结合点。

由于“道路工程”课程内容庞杂,我们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突出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笔者认为“道路工程”应以路线线型设计、路基与挡土墙设计、沥青与水泥路面设计、排水设计、路基路面施工等为教学重点,注重讲课内容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同时为了节省课时,可舍弃一些不必要的理论阐述和公式推导,重点讲解公式理论的模型建构、应用条件和使用方法。⑥

2.3 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时代进步,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图文书籍、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阶段。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语言、黑板、粉笔等,它以语言文字为主载体,以教师为中心。现代教学手段则是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又称为“电化教学”),它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比,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形象性和适应性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效率比传统教学手段要高得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后,在宝贵的课堂时间内,教学内容可以更显丰富和饱满,同时,由于可以大量节省板书、绘图等时间,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转移至学生本身(包括课堂反馈、师生互动等),而非教学内容的简单陈列上。

高校教师尤其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像、声音、文字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直观、丰富、有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对于信息量大、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重大工程介绍等,更应该也更适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在路基路面施工部分的讲授中,笔者会给学生播放相关工程活动的视频,并同步进行必要的讲解。同时,高校院系还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和力量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尽量实现数字资源的网络下载、在线教学与讨论等,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短板。

3 结语

(1)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工程资料,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改善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大量工程视频或图片资料(如设计图纸、施工现场等);另一方面,采用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们自主搜集相关资料。

(2)教师应及时追踪新规范的相关内容,对陈旧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完善,也应避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重在讲清讲透基本原理和方法。

(3)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突出重点,注重讲课内容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应重视现代化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时,还要力争实现数字资源的网络下载、在线教学与讨论等。

注释

① 潘美萍.道路工程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科教导刊,2013(7):117-118.

② 张清峰.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38(7):277-278.

③ 巨锁基,查旭东.“道路工程”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12-113.

④ 张雪华.道路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1999.1(1):24-26.

⑤ 叶巧玲,杜铭,何兆益.文献资料在道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7(S1):100-101.

⑥ 张璠,卞凤兰,赵永利.道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S2):238-240.

⑦ 林兴,黄仁彬.浅谈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必要性[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23-24.

猜你喜欢

道路工程教学改革
浅析道路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
探讨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刍议在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对策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道路工程中运用的GP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