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在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对策

2016-10-18沃野

科技视界 2016年22期

沃野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数的稳定增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陆路交通建设的需求,加快道路工程施工,实现各地区的互联互通就成为了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重要工作。但是,在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一直影响着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对道路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造成了影响。因此,本文将探讨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对策。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裂缝;早期剥离;质量控制

0 引言

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大量的使用了沥青混凝土材料,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极易出现裂缝等病害现象,如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必然会影响道路工程的整体使用效果。因此,本文将针对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的病害问题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为改善相关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1 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出现的病害问题

1.1 沥青混凝土道路裂缝问题

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裂缝主要由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构成。

横向裂缝主要是由于基层水泥稳定砂砾中的大颗粒砂砾数量太多、含水量控制出现问题、水泥砂砾搅拌均匀度不够、旧路基层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等原因造成的;纵向裂缝:纵向裂缝主要产生在自来水管道沟位置,主要是由于管沟位置的压实度不足造成的。由于受自来水管线埋深的影响,大部分采用水撼砂的处理方法,但控制方法不当时易发生“漂管”现象,造成水撼砂密度不够,导致日后不均匀沉降,致使路面在管沟边缘部位产生裂缝;网裂:主要是由于道路疲劳耗损严重,出现渔网状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材料搅拌时意外添加了泥灰,使沥青混凝土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其水稳定性下降。也可能是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时未能选择科学的水灰配合比,导致道路抗裂性能下降,产生网裂。也可能是在横纵裂缝出现后未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最终在车辆负荷与雨水的渗透下,演变成网状裂缝。

1.2 沥青混凝土的早期剥离

沥青混凝土早期剥离现象表现为沥青和骨料分开,骨料表面的沥青由于彼此之间丧失了表面粘结力,从而发生脱落、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施工时材料选择出现问题,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其次是外部原因:在通车后车辆负载的影响下,道路承受的压力超过了预期载荷。然后是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骨料的性质以及沥青的粘结度不达标等造成的。也可能是受到了外界气候变化等影响造成的。

2 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对策

2.1 对质量要求分析

沥青混凝土道路建设要满足道路建设五点要求。第一点是承载力要求:沥青混凝土道路必须能够承受设计的在中负荷,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施工,避免载荷过大造成的道路质量问题。第二点是抗疲劳要求:沥青混凝土道路通车后,需要能够承受规定设计的载荷,且在常年的使用中要保证沥青混凝土道路性能不发生改变,从而避免疲劳破损问题的发生。第三点是高稳定性要求:受到高温天气等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会发生融化,这对道路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一旦这种现象发生,在通车后会破坏沥青混凝土内部结构,影响路面的稳定性能,所以施工时必须确保其温度稳定性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第四点是抗裂要求。当天气温度发生较大温差变化的时候,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可能发生热胀冷缩现象,从而使沥青混凝土材料发生变形,演变成道路收缩裂缝。因此有必要提高路面的抗裂效果。所以在施工中要重点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收缩特性及抗拉强度等进行控制,提高其抗裂能力。第五点是防滑要求:道路防滑性能是道路施工建设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中要以耐磨性能耗且具有棱角的集料为施工材料,从而提高路面的防滑性。

2.2 裂缝控制对策

若沥青混凝土裂缝在2毫米之内无需进行修复,若裂缝是2~5毫米之间的纵向裂缝,在处理前需要用刷子清扫缝隙杂质,然后用空气压缩枪清理灰尘,最后在使用乳化沥青进行裂缝修补即可。若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毫米,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米,并对裂缝必须先行填实,沿纵缝铺设抗裂贴,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每隔5米设宽为1.2米的抗裂贴,最后再摊铺上面层。对于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如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若大于2毫米,应该对裂缝缝隙向进行卫生清理,在用空气压缩枪吹尘,最后使用乳化沥青对裂缝进行修补。如果路面出现了错台、裂缝在5毫米以上的横向裂缝,其原因又是由于地基沉降造成的,此时应在横向裂缝两侧50~100厘米的范围沿线开槽,避免裂缝扩大,然后使用乳化沥青进行修补。另外要做好车辆载重的控制,确保道路不会发生疲劳性损伤。若路面发生网裂,此时要及时进行修补。若在修补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不稳定结构夹层,此时要及时铲除该层。若网裂原因是因为结构夹层积水引发的,待夹层清除后,要对路面积水进行快速排除,然后向夹层部分填充混合料。如果路面强度达标,但是沥青混凝土层厚度不足,导致路面裂缝,此时要通过铣削网裂面层的方式,清理裂缝,然后在添加混合料修补。在修补厚度的控制中,应基于设计要求进行,从而确保道路修复后与建设时道路标准的一致性。

2.3 预防早期剥离的施工控制措施

水的表面张力变化以及超大载荷车辆的碾压是使沥青与集料粘结力下降、使沥青与集料剥离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讲,当沥青混凝土与骨料与水发生接触的时候,在载荷的强大碾压下,就会使动水压力对沥青混合料造成强烈冲刷,使二者之间的粘结力迅速降低,最终导致骨料上的沥青混合料剥离。在水与车辆负荷的共同影响下,路面极易发生水损害。此时要做好沥青混凝土早期剥离的预防工作,其中关键就是对水的控制。首先,可以采用遮水法:可以使用砂砾、石灰或者沥青、矿粉的混合料为沥青混凝土层制作一个遮水层,在施工中遮水层的厚度要小于2.5厘米且空滤要小于1%。其次,在沥青混凝土的下部,要选择孔隙率大、热稳定性好的沥青混凝土作为隔水层,通过发挥其空隙率大能够产生毛细管效应的特点,实现水面上升沥青剥离后,沥青骨料粘合度不变的目的,进而提高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最后可以采用排水法: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可以适当的建立渗水井等排水设施。也可以选择渗水、透水性能好的路基材料进行施工,提高道路排水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以及质量控制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面对相关病害对道路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遵守施工工艺要求及施工技术规范、做好裂缝及早期剥离现象的重点控制及预防工作,面对突发问题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才能够更好提高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3(01).

[2]薛晓颖,姜晓明.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2(12).

[3]候智勇.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